以新疆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
2016-12-01姜媛媛
姜媛媛
摘 要: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科目之一,在学生价值引导及个性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民族振兴意义深远。本文主要以新疆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以期为少数民族思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
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基础与现实客观上要求我们做好少数民族高校的思政教学引导。而新时期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也对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挑战。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强民族的团结与融合,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致性,必须积极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
1.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特殊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程度加深,国际交流联系日趋密切,这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民族分裂势力及宗教极端分子开展文化侵略及暴力袭击提供了可能。错误的社会思潮很容易腐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难度,当地高校思政教学形势严峻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
2.当前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与课程组织缺乏针对性,对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关怀不够。从我国新疆高校思政教学调查来看,普遍实施并执行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不仅仅是对民族学生差异的忽略,更是对“民考汉”学生与“民考民”学生特殊性关注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在开展少数民族思政教学时往往引经据典,力图实现教学理论的层层阐述与解读,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差,对汉语文化内涵把握欠缺,很难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既定课程的学习。思政教学课程内容与课程组织都脱离了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性,学生思政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吃力,思政教学实效性差。
(2)教育手段与教学形式陈旧落后,难以真正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学习热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趋强烈,社会参与热情与兴趣明显提升,基于自身独立思考与亲身实践得出答案成为他们思政学习的倾向趋势。但我国少数民族思政教学往往采取课堂授课、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口耳相传、板书展示等传统教学手段,对学生个体性关注不足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此外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明显,教师更关注学生成绩的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培养,错误的教学引导使得部分学生将思政学习与考试合格等同起来,难以真正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
3.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1)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思政教学应与普通高校思政教学区别开来,充分发掘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当地的文化思政资源,实现德育基础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弘扬与宣传。其中“善德”是新疆少数民族比较推崇的伦理道德之一,是当地优秀德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时理应基于“善德”的优良传统,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增强当地思政教学针对性的同时做好当地德育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增强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实现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推进。
(2)生活实践指导高校思政教学,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传统思政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与时代格格不入,很难真正调动起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参与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思政实践教学的比例,以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实践的加强必然要求降低思政理论教学难度,立足少数民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德育基础,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思政的认知与体验,从而真正做到思政理论向思政实践的转化。
综上所述,思政教学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以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加强特殊性的关注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小平,努尔古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基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视角[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4):77—80.
[2]夏朝晖,李智敏.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1):10—13.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