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系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探讨

2016-12-01朱厚耘

绿色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信息技术

朱厚耘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桂林林业工作站, 福建 邵武 354000)



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系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探讨

朱厚耘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桂林林业工作站, 福建 邵武 354000)

摘要:指出了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以邵武市森林防火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森林防火的新形势,针对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系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森林防火;信息技术;应急处置系统

1引言

在现代森林生产中,建立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森林防火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因此,管理人员在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处理方面,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森林火灾应急处理的高效性。

2森林防火工作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邵武市地处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辖区林业用地面积23.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 %,林地面积有21.4万hm2左右,其中,经济林面积约为4000 hm2,竹林面积约为4万hm2,立竹量7980万株。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5.89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6.2 %,境内有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市)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森林火险Ⅰ级单位。由于邵武市森林资源丰富,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势必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森林防火应急处理系统,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当前邵武市森林防火工作新形式

3.1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3.1.1野外用火的特点发生变化

野外用火点多、面广,而且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管理难度较大。新形势下,野外用火的特点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用火主体的改变。现如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林业个私经营越来越多,用火主体也逐渐转向分散用火。第二,野外用火时间的改变。目前森林种植结构正在不断发生改变,野外用火事件也逐渐转变为常年性用火。第三,用火方式的改变。随着农民耕作习惯逐渐发生变化,随意点火的现象越来越多。

3.1.2气候条件异常多变

受到厄尔尼诺影响,全球性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和持续升温现象频繁发生,引发森林火灾的概率在增大。

3.1.3林分质量结构不合理

全市用材林中,杉木5.58万 hm2,占43.7 %;马尾松5.50万 hm2,占43.1 %;阔叶树1.68万 hm2,占13.2 %。树种结构中,针叶树多,阔叶树少,林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会迅速蔓延。

3.1.4森林火源管理难度大

根据调查研究,邵武市森林火灾源头已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型和非生产型,烧田畔草、烧荒杂、炼山跑火、林区吸烟起火已成为近年来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火源管理形势日趋复杂,防控难度加大。

3.1.5火灾扑救困难

森林火灾短时间内难以扑灭,燃时长,过火面积大。由于林内可燃物负荷过大,形成柴高草密的火患载体,加之农村外出人员多,在家的大多是老弱妇孺,他们的防火意识不强,防火力量不够,一旦遇森林火灾,往往出现“干部打火,群众观火”的局面。由于扑救、报告、增援不及时,导致小火变为大火,小灾酿成大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2森林火灾的形成原因日益复杂

第一,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导致漫山遍野杂草丛生,火灾隐患重重,一些村民森林防火意识差,干农事活的又大多是老人、妇女等,用火随意,控制能力又低,导致森林火灾频频发生。第二,天干物燥是诱发森林火灾的外部原因,林农在生产性用火中防范措施不到位,人为失火引发森林火灾发生。第三,山林利益分配机制失衡造成森林火灾损失扩大。由于山林经营主体不同,导致民众不愿意参与到灭火活动中来。四是求助措施乏力。大部分火灾发生地的村组道路不通,救援力量不能有效发挥功能,扑救设施缺乏科技含量,高技术的扑救工具匮乏,加之大部分火灾肇事者为老人、妇女,法律意识淡薄,反应迟钝,肇事后要么隐情不报,要么私自灭火,致使战机贻误,损失扩大。

4完善森林防火应急处置信息系统

4.1监测预警系统

对火灾问题以及火灾隐患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且建立健全火灾风险隐患数据库,同时还需要建立森林监测预警系统,从而完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当发生火灾时,通过火灾预警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火灾预警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对于重点林区,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综合风险图,并完善空间数据库信息,从而为森林防火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视频监测网络,通过该网络系统,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火灾发生的最新动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有利于完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还可以应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促进森林防火卫星监测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灾害,及早处理火灾问题。另外,在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建设方面,还可以应用政府应急平台,对所有的火灾预警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4.2信息与指挥系统

对国家森林应急平台、地方应急平台以及森林部门应急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从而建设起完整的森林火灾应急管理协调体系,对森林火灾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森林防火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国家级以及省级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对所有的森林防火信息数据实现有效的传输以及数据共享,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应急指挥决策能力,提高火灾处理指令的传递效率。另外,政府应急平台能够有效联通各级政府,有利于完善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急平台,通过先进的应急平台技术对相关软件系统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才能够为森林防火平台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最终实现火灾跟踪调查等功能。

4.3通信系统

在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系统中,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公共和公用通信系统,建立通信网络系统,使得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能够建立起连接。当发生森林火灾时,通过通信系统能够为火灾应急处理队伍提供重要的通信设备,确保火灾处理现场能够与应急指挥中心保持通信联系。另外,还需要完善森林部门专用应急通信系统。通过使用国家公用通信网络,能够有效完善森林防火部门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机构能够火灾现场保持通信畅通。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需要,提高火灾应急信息的沟通能力,完善森林火灾信息系统,从而将灾情信息进行数字化传输。

4.4加强评估能力建设

完善火灾评估机制;规范火灾评估程序;建立健全火灾标准评估体系;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森林防火进行实时监控。

4.5强森林防火和应急处置能力

“3S”技术指的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应用“3S”技术,可以及时掌握森林地形地貌特征、森林防火队伍分布情况、气候气象特征等,从而实现对于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控。另外,通过“3S”技术,建立森林防火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能够合理调度火灾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火灾处理设备等,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灭火任务。

5结语

目前,我国森林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处理系统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另外,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还应该加强宣传研究,提高林业生产者的森林防火意识,丰富其火灾应急处理知识,这样才能促进森林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弟,刘育分.网络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90~290.

[2]税雪梅.试析林区护林防火信息系统构建[J].农家科技旬刊,2015(7):36~36.

[3]刘辉.浅谈森林防火新技术的应用[J].华章,2014(20):175~175.

收稿日期:2016-04-21

作者简介:朱厚耘(197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防火工作。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92-02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