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富源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2016-12-01陈开飞富源县煤炭工业局云南曲靖6555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安全煤炭

陈开飞(富源县煤炭工业局,云南曲靖 6555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富源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陈开飞
(富源县煤炭工业局,云南曲靖 655500)

【摘要】云南省富源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县。富源煤炭经济与全国一道经历了“黄金十年”的最辉煌时期,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富源县县域经济实力一度跃居全省第13位,西部百强县第45位。但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减速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炭经济严重受挫,县域经济“断崖式”下滑,煤炭企业面临严重危机。富源煤炭经济如何发展,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如何提高,煤炭企业如何走出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煤炭 产业 升级 安全

1 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入滇第一关”和“滇黔锁钥”之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县,全县境内有煤面积1088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的32.5%。2012年全县煤炭产量2300万吨,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曲靖市的二分之一,煤炭资源总储量191亿吨,现已探明储量82.46亿吨,其中储量42.98亿吨的老厂无烟煤片区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富源境内煤炭资源种类多且煤质优良,有无烟煤、主焦煤、气煤、肥煤等7个煤种,富源煤炭灰份低、含硫低、含磷低、发热量高、回收率高。

2003年以后,富源煤炭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是加大整合力度,促进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市场的推动和政府的引导下,煤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并聚集了华能、华鑫、东南矿业、云南煤化工、云维、昆钢等大集团的进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压缩煤矿个数,提高煤矿产能,富源煤炭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路子。二是加大安全投入,促进煤矿企业规范化发展。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后,尤其是2003年以后,煤矿企业加大了投入,全面推进标准化矿井建设。到2012年,全县有119个煤矿128对生产矿井全部规范建成煤矿生产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部实现壁式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采煤、刮板运输机运输。三是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促进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2003年以后,各级党委政府把煤炭工作提高到所有工作的最高度,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创新机制,乡镇成立煤炭分局,提升为副科级分局并上划县局垂直管理(分局长、支部书记为副科职级),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力量建设。四是加大煤炭产业链延伸工作力度,促进煤炭经济健康发展。2003年至2012年期间,全县原煤产量从717万吨增加到2300万吨;全县煤炭产值从15.7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全县发电量从2.37亿度增加到136.6亿度;全县生产总值从28.65亿元增加到15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33:35:32转变为18:57:25;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86亿元增加到 35.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 1.39亿元增加到12.45亿元。

2 富源煤炭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困难

2012年下半年以后,又特别是2014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减速、煤炭产能过剩、煤炭市场低迷、价格下跌,加之环境污染治理、下游电企钢企拉动需求乏力、煤矿整合关闭停产、火电机组停机备用等多重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富源煤炭经济严重受挫,煤炭行业整体步入“寒冬”。主要表现:

一是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且严重滞销,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当前煤炭价格与过去“黄金十年”最好的市场相比,下降幅度均在50%左右,企业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如果管理不善,成本不能有效控制,企业正常出煤反而亏本。如今的煤炭不仅“无价”而且“无市”,在“黄金十年”是预付款项排队等煤,而当前是煤炭堆积成山而无人问津,2013年底,全县累计原煤库存约1000万吨、洗精煤库存约90万吨、焦炭库存约40万吨。市场低迷和利润减少对煤炭企业运转无疑增加了难度,由于资金短缺,导致煤炭企业运转十分困难,直接威胁到煤炭企业的生存。2015年底,全县煤矿数量已经整合优化保留为103对(含生产矿井88对,新建矿井15对)。符合生产条件并通过验收的只有40对,2015年正常生产的矿井不足30对。由于市场不景气,大部分企业只能压缩产量或暂停生产,有的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或标准化改扩建,已有60%以上的煤矿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有30%以上的煤矿连工人工资都无法保障。二是煤电经济支撑乏力,县域经济严重受挫。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122亿元,增长9%;二产增加值37亿元,增长4%;三产增加值52亿元,增长11.3%。远低于“黄金十年”间的19.6%、26.8%、16.6%的平均增速;地方财政收入9.1亿元,增长3%,远低于过去27.8%的平均增速。2014年煤炭产量仅有1027万吨,2015年煤炭产量1193万吨,发电量完成60.3亿度,同比下降38.77%,仅占最高峰年份的35%左右。

3 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煤炭“黄金十年”里,所有的一切几乎都围绕着“挖煤卖煤”来展开,根本意义上没有实现产业链的延长,经济转型和煤炭产业升级也最终都没有实质性落地。所以在此波“寒潮”来袭之前,大部分煤炭企业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煤炭行业整体受到波及,有的煤矿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有的煤矿债务纠纷和矿村矛盾突出,有的煤矿微利或亏损运行,勉强维持。究其原因,除了全球、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供需逆转等外部原因外,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1)富源煤炭市场竞争力弱。一是煤炭产品单一。只形成最原始、最初级、最单一的原煤产品,最基本的煤洗、煤焦利用程度较低,多元化的煤炭产品基本空白。二是生产成本较高。富源煤炭地质构造复杂,赋存条件较差,80%以上的煤矿属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90%以上的煤矿开采的煤层具有爆炸性和自然倾向性,开采成本较高,加之高额的税费、劳动力成本、管理不善的运行成本和地方特色的高消费等,使吨煤刚性生产成本高之又高, 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2)富源煤企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是资金短缺。富源90%以上的煤炭企业是靠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作为运行资本,企业所产生的利润绝大部分用于不断扩大规模的生产再投入,也有相当部分用于老板车房和吃喝玩乐等一次性消费,基本没有资金积累。面对煤炭危机,使煤炭企业资金链条断裂,抗风险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二是技术落后。富源煤炭开采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虽有一定的提升,但依然处于落后水平,基本不可能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抵抗危机。三是人才匮乏。富源煤炭企业的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没有太多专业性人才,即便后期经过相关培训、实践锻炼和社会影响,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始终停留在粗浅层面,把运气、经验作为最硬的看家本领,在煤炭“寒冬”的危机面前,没有科学、有效、具体的应对办法措施。四是信息缺陷。煤炭由“盛夏”转入“寒冬”,其之前是有信号的,但大多煤炭企业没有专项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信息收集处理、预测预警,只会埋头挖煤,不会抬头看市,这种信息缺陷,导致抗风险能力明显减弱。五是管理混乱。富源煤炭企业是由过去的小煤矿一路发展起来,大部分煤矿属家族企业,其管理模式是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没有具体的运行体系和管理机制,一切唯“法人”是从,不具有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仍然存在诸多隐患。

4 准确研判经济发展形势,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结构上的选择极为有限。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提出多项降低煤炭消费的具体措施,但从长期而言,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煤炭目前满足了我国近60%的一次能源需求和78%的电力需求,即使在雾霾治理压力下,每年可以把煤炭替代1%,煤炭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需求总量将在48亿吨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占60%左右,结合云南省和曲靖市的实际情况,煤炭消费占的比例还更高一些,这说明煤炭在能源供应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难以替代。

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周期分析,目前煤炭行业的状况将会持续5-10年的时间,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中国的煤炭资源开发已经属过度开发,必须控量、提质、增效。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说明煤炭产业发展将面临新的革命,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越来越细。面对挑战,煤炭企业自身和政府都应该积极行动,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采取长远经营思路,调整心态,满怀信心,加快推进煤炭产业升级,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1)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建设大型企业集团。富源煤炭产业的发展,必须借鉴先行地区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取得的成功经验,以资源资产为纽带,以科学产能为指导,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加大推进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完善小煤矿退出机制,切实减少煤矿数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序、高效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2)推进煤矿生产技术改造,建设标准示范矿井。树立关小建大、弃弱扶强的发展思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规范建设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等“煤矿六大系统”和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重点,根据新要求、新标准,加大力度推进煤矿生产技术改造,按照国家标准化矿井建设一次性到位。

(3)推进煤炭产品加工转化,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原煤生产为基础,大力推进煤炭产品加工转化,优化产业价值,降低水耗、煤耗和生产成本,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煤炭产品附加值,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富源实际,加快建设煤-焦-电- 铝-建材等多种模式的循环经济园区。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并推进煤炭瓦斯、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煤矿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实现原煤100%内部消化、100%加工转化。

(4)推进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建设煤炭物流园区。以煤炭供应链为基础,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增强煤炭物流的市场集中度,提高煤炭物流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整顿煤炭流通秩序。借助麒麟、宣威、贵州盘县等地的资源优势,以富源火车站、贵州威舍火车站为平台,在中安、黄泥河建成2个现代煤炭物流园区,并具备争取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建设项目的条件。

(5)推进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强化依法办矿、依法管矿意识,规范煤炭生产秩序,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强化职工培训,夯实安全基础,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5 结语

总之,煤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肯定地说,煤炭行业将告别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煤炭企业已经到了优胜劣汰的发展阶段。当然,压力和动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唯有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唯有促进安全生产,富源煤炭才能在此次危机中破茧重生,健康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三年来,政府和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主动适应新常态,观念在不断更新,思路在不断调整,政策在不断落实。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富源煤炭产业一定能顺利地进行转型升级,借机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富源煤炭行业一定能走出困境和低谷,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富源县统计局.《2012年富源县统计年鉴》《2013年富源县统计年鉴》《2014年富源县统计年鉴》各册的第三部分99-125页.

[2]富源县统计局.《富源县2015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5年第12期4-6页.

[3]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富源县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说明书》.第19,34页,第78-82页.

作者简介:陈开飞(1974—),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在云南省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煤炭安全监管。

猜你喜欢

产业安全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