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乐平与他的漫画精神

2016-12-01牛梓蓉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毛漫画

牛梓蓉(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张乐平与他的漫画精神

牛梓蓉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以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闻名于世,一生贡献于绘画事业,尤其在漫画上更彰显他的非凡造诣,了解漫画同时更需感受画家的漫画精神,他穷尽一生为艺术献身,深具爱国情怀,批判社会腐朽,是值得我们敬重爱戴的优秀艺术家。

关键词:漫画;张乐平;三毛

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对三毛爸爸张乐平已不再熟悉,坐落在浙江海盐的张乐平纪念馆稍显冷清,在新生一代的意识里,唯独还留有印象的,也只是长着三根毛和小圆鼻头的三毛形象。其实,在有所了解张乐平先生后,定会对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更为敬赞。

一、自幼与漫画结缘

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绘画,从始至终,没有大的转折、变动。不同于鲁迅的弃医从文,也没有像黄宾虹的衰年变法,而是坚守他的绘画事业,以这种平凡的方式描写着自己的人生。说其不平凡,是在于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他笔下塑造的三毛,伴随他经历了从流浪到从军,再到解放,最后踏着坚实的步伐迈向新社会。学雷锋、爱科学,是每一阶段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的贡献,如同一位战场杀敌陷阵的勇士,这也是其所言的“三毛精神”。

并不是富家条件出生的他,从小便显露出其对绘画的高度热爱。有心灵手巧母亲的熏陶和其老师的认可,为他在绘画中萌发的新芽增养添肥,再加上他本身自带的倔强与傲骨,让他在种种困难和艰苦条件下,从未间断他的绘画事业。在学童生涯巧用老板的煤纸作画,夏天防蚊虫,将腿放入酒桶中,受到老板的毒打;不满画师只收学费不教画的行为,去街边画小商贩和被受欺负的小乞丐,再次将好不容得来的绘画机会失去,这便是他三毛形象的由来,传达的都是自己的经历。画家与生俱来的傲气,也被活灵活现的赋予在三毛的身上。

二、抗战中流露漫画精神

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国漫画协会成立,为这群崇尚漫画的艺术青年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中,汪子美所绘《漫画界重阳登高图》将发起这次展览会的筹备委员:张乐平,丁聪,叶浅予,张光宇,特伟,梁白波,汪子美,胡考,黄苗子等十九位漫画家以漫画人物形象展现,这些活跃在漫画界第一线的精英画家真正诠释了对于全国漫画协会成立的必要性。

张乐平不仅是位优秀的漫画家,同样在组织能力上也是一把好手。抗战期间,由他带领的漫画队辗转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九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也并没有磨灭他对绘画的坚持和对抗战的信念。

张乐平的一生不仅仅只在漫画创作上有所造诣。从早年的壁画,以及之后的素描、速写、水彩画、国画、插图等方面都取得不小成就。一九八三年六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张乐平画展”众多画坛友人华君武、叶浅予等纷纷前来祝贺。并以三毛为题作画,这次在张乐平纪念馆中,馆内设计有一整面墙,挂满朋友眼中的张乐平,以不同的漫画形式表现画家和三毛,很有纪念意义。

当今时代,日本漫画在中国销量极高,而中国本土的漫画在整个领域中达不到合适的高度。其实国人早已经忘记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三毛形象,但它一直以来是中国漫画界的骄傲。但总不乏现如今青少年崇洋媚外的心理,抛弃本土品牌,去海外高价购回。其实转换角度思考,这并不是消费者的不明智,而真正生产商们在国内产品的开发生产制作方面,并没有全方位的投入,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要努力的地方太多,再次更不得不佩服张乐平对于漫画事业的付出,而得到的回报是完全不抵其牺牲的。国人所缺少的,是这老一辈艺术家、革命家的精神,若没有像张乐平这样的漫画家在抗日救国时期对人民的极大鼓舞,战争的艰辛也许会更上一筹,其实张乐平完全可以在战争局部胜利的时期,带领妻儿暂保安定,可是他却选择始终奋斗在前线,哪里抗战就去哪里作画;张乐平完全可以高价将自己的画稿卖给海外各种收藏家,可他却将自己的心血捐赠于国家;他也完全可以在自己病魔的摧残下,手抖到无法作画时,拒绝接受展览或协会的作画请求,但是他对画画的热情,就连疾病也是无法阻挠的。他是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视每一位孩子都如亲生,怎能让人不为之怀念?怎能让一代代青年人为之遗忘呢?

三、画作中感悟社会百态

《风情上海Meory张乐平画笔下的30年代》这本书,收录很多那个时代的上海,在三毛还没有从画家笔下成熟前的社会风情,一图一文。文章由丁言昭所编,配图讲解很是生动。如在表现1935年一代无声片影星阮玲玉自杀一事,影视界和出版商为此事件大为炒作,更是借阮玲玉大发横财。三八节那天,阮玲玉含冤死去,在遗书中,她感叹:“人言可畏啊!”张乐平漫画中书堆里站着一高一低两奸商,手握钱包,怀抱元宝,一副奸笑的嘴脸。在漫画下方,作者这样写到:“在社会上,万般都是做生意。阮玲玉自杀了?可怜啊:这薄命的电影明星,你真值得同情!好,我们来纪念一下吧,拍戏、出版《阮玲玉的一生》……于是同情的报酬来了,那是跄琅跄琅的大洋钱。真理在哭,做生意的人却嘻嘻地笑了。”整部书揭示了当时的上海,人与人的冷酷无情,人心悲凉,人情冷漠。可怜更可悲的社会底层人群,无知无能的社会中产阶级,还有奸诈而没有人情味的那些所谓的有钱人。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是分三六九等的,要不然,富人该去欺负谁?普通人又该巴结谁呢?张乐平将所目睹的历历事件绘着于纸,二十多岁的年纪已有这等技艺,也是他天赋和热情的展现,但更多的,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感悟和经历,这也正是他创作三毛灵感的来源。

成长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那批漫画家,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魄力,一种精神,如同活在某种信念意志力的笼罩中。现如今我们不难得出这种信念就是对于绘画的迫切渴望,将作品视为精神食粮。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代青年人所缺失的。以真善美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我认为张乐平做到了,他用热情谱写出辉煌的漫画事业,在感受他浓浓的三毛精神的同时,更多的是以此勉励。二十一世纪,在前辈们一步步铺垫下的新时代,仅以前人所栽树荫乘凉,而不做后人的种树者,那可言太过悲怜了。

参考文献:

[1]张乐平.我的漫画生活[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01.

[2]张乐平.上海Memory张乐平画下的30年代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王英.三毛之父——平明画家张乐平[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

[5]杨春燕.平民画家——张乐平研究[J]名作欣赏,2014(8):172-174.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10-01

作者简介:牛梓蓉,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史学理论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三毛漫画
我与《三毛流浪记》
犟牛“三毛”
远方
三毛:沙漠寻梦情未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娓娓道来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