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学生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01王佳宜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0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对策发展

王佳宜(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00)



论高校学生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王佳宜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00)

摘要:学生组织作为校园建设的一支重要团队,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活动、文体娱乐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学生组织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对策

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大学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学习上的成就,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寻找一个能够促使自身发展最大化的平台,学生组织应运而生。高校学生组织作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与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组织团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组织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了促使在校大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来说,高校学生组织的具体形式包括了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其中,学生会是高校学生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生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承载了许多功能,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高校学生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组织内部成员在学习与工作中的矛盾。高校学生组织内部成员大多存在学习和工作上的冲突:一方面大学生面临高强度的课程安排、课后作业和调研任务,学习压力较大;而另一方面学生组织的专项活动安排较多、日常事务繁重,学生难以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因此,协调好学习和工作在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是每个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都会面临的难题。

第二,学生组织内部机制不完善。学生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组织制度不健全、组织文化缺失、组织领导者缺乏执行力等相关问题。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形成固定体系的规章制度就达不到约束和管理的目的,规章制度的缺失会较为严重地降低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组织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降低内部成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三,学生组织的公信力丧失。当前,我国高校中自我管理型学生组织的“官方化”色彩过于浓厚,一方面担任这类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干部主要由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来决定;另一方面这类学生组织的大部分工作内容也由老师来计划、安排和统筹,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这类学生组织根本无法代表学生的利益,而是学校管理部门的办事机构。

第四,缺乏特色品牌活动。当前,学生组织开展活动习惯于“抄袭”,而不是“传承”。熟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前的学生活动缺乏创新性,大多是把上一届或者前几届的活动拿出来“新瓶装旧酒”,根本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来打造品牌特色活动,从而导致学生活动形式逐步“固化”,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

二、完善学生组织发展的对策

高校学生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学生组织的良好运行既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进一步管理,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当完善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综合能力。高校学生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组织的指导部门,应该强化思想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加强基层团组织的示范作用、保证政治功能的同时,还应该扩大团的基层民主,引导团员青年接纳公共理性,习得交往和沟通,学会妥协与合作,尊重和平等对待异己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组织的高效发展。

第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约束力。在学生组织的发展中,内部管理是首要的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有形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规范来约束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工作,使学生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学生组织制度执行方面,要倡导学生组织成员的自我约束意识,要求学生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学生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落实“权责明确”原则。在学生活动的计划和安排中,应当避免出现组织内部工作内容重叠或者缺失的现象,合理分配各项工作,权责明晰,确保学生组织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分工冗杂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四,塑造特色品牌活动。学生组织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组织内部诸如“头脑风暴”和“意愿征集”等方法,创新活动特色,改变固有模式,变革活动内容,形成品牌力量,从而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作用。

第五,提升学生组织公信力。一方面,高校学生组织应当加强“以服务学生为主”的意识,做贴近学生需要的实事;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应增强自我约束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杜绝以权谋私,防止损害学生集体利益的行为出现,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组织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刘宇昊:《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载于《江苏高教》2012年第2期。

[2]刘俊:《高校学生会组织价值回归的目标定位》,载于《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12期。

[3]牛志强、宋秀静:《高校学生会新型建设模式探究》,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56-01

作者简介:王佳宜,女,重庆工商大学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对策发展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走,找对策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