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环保措施制定要点探讨
2016-12-01鲍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鲍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环保措施制定要点探讨
鲍建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景区多为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区,在重新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游客对旅游内容和项目需求的不断变化,景区资源破坏、生态脆弱、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极有必要对此类问题采取合理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本文对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环保措施制定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对指导景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保措施
旅游景区大多涉及到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区,而且很多老景区都没有合法的环境保护的批复手续,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游客对旅游内容和项目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景点的数量、内容和类型都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重组,这就需要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1]。这类景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其他行业的环评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方面,更需适应景区的特点,下面就这方面的要点进行探讨。
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影响,按照HJ/T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的规定,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是:
(1)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2)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3)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依据上述原则,结合景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拟建景区项目对其影响的特点,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该对施工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提高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加强管理。严禁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和食用蛇、蛙等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2)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废水排入周边水体,减少施工期废水对周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
(3)严禁在工程施工期间开山放炮,以避免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4)拟建项目运营后,道路的修筑和景区旅游开发,绿化造林和山水林鸟构成新景观,加上人类活动的增加,会给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必须加强管理,减少污染。景区内须配备相应的垃圾收集设施,防止破坏新的景观。
(5)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应处理好多样性保护与安全防疫的关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类),在拟建项目建成后,将向其他地区转移,其密度将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周围其他地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毒蛇咬伤防治和防疫工作。
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施工期和运营期;责任单位为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为景区林业管理局(陆生动物)、水利电力局(水生动物)和环保局。
2 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拟建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范围内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则严禁砍伐,应采取避让、设置护栏以及挂牌保护等措施,保护其生境。
2.2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及恢复措施
(1)对现有林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不得砍伐现有林地的任何树木作生产或生活用;不得在有林地内设置施工用的临时场地和临时生活设施;禁止在林带附近挖土取石,不得在林地内堆放施工器材,原辅材料和建筑、原辅材料和建筑用的临时道路要距离林地1米以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爱护树木,爱护鸟类。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责任单位为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监管部门是林区林管局。
(2)施工中的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等大型设备由进场道路进入施工区时,若运行不慎可能会对沿途的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在这类大型设备进入施工区时,应派专人沿途指挥,提醒司机小心驾驶,避免碾压植被和破坏珍稀植物的生境;在施工现场施工时,也应派专人现场指挥,避免碾压植被和破坏林地。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责任单位为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监管部门是林区林管局。
(3)在施工区、临时居住区及周围山上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生火范围、巡回检查、搞好消防队伍及设施的建设等,以预防森林火灾。同时,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防火工作责任书,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责任单位是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监督部门为林区政府。
(4)对项目影响区实行封山育林。对树种组成合理,生长良好,郁闭度0.3~0.5的天然次生林和长势良好的疏林地,以及目前每公顷有幼树1500株以上的山地或每公顷散生母树60株以上的灌木林,实行封山育林,其方式以全面封禁为主,使其尽快恢复森林植被。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运营期;责任单位是林区林业管理局。
(5)项目临时性的占地可以通过复垦进行补偿,永久性的占地要采用异地种植方法进行相应的绿化面积补偿。拟建项目重点的生态恢复地点有步游道两侧和景区游客中心周边。对施工期生产生活区及场区等进行绿化时,应选择生长快、树形美观,能反映地方特色的
············
乡土树种,以不规划、不等距、三五成组、多树种搭配种植为宜,可配植一定数量的花、灌木、果树。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运营期;责任单位为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为林区农业局和林业管理局。
3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3.1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如个人卫生、粪便和生活污水),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尽量减少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水质及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保护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责任单位是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为环保局。
3.2对鱼类的保护措施
(1)强化渔政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严禁在保护区内捕鱼;加大对毒、电、炸等毁灭性的捕捞方式的处罚力度。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责任单位是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为环保局。
(2)严格保护受纳水体等周边水体内现有鱼类资源,做好鱼类资源监测工作。
此措施的实施阶段为拟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责任单位是建设单位;监管部门为环保局。
4 景观保护措施
(1)景区内建筑物的建筑风格遵循地方自然生成建筑格调,力求做到造型优美、色彩和谐、空间轮廓线丰富,与自然山体环境相协调,力求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景观相融性评价分级达到景观指标要求[2]。对工程征地范围内景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尽量维持景点周围原有布置。
(2)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征地范围内造成的植被破坏尽快采取必要的恢复及补救措施,并注意相和谐,破坏什么植被就补救什么植被。
(3)绿化应注意乔木、灌木、草本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层次结构。按照生态服务功能确定的绿当量,种植一株乔木或大灌木相当于浓密草地。因此在有限的面积内扩大乔、灌木的比例,可以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当植物群落结构上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时,植物群落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乔木占所有绿化投影面积的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达50%(叠置率为130%)。
5 结语
(1)景区所在地多为各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所以在环评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2)对野生珍惜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应重点关注施工期间的保护。(3)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重点落实在不能能看法珍惜和国家保护的植物。(4)对水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避免将污水和出后的废水排入收纳水体中。
参考文献:
[1]罗明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J].学术探索,2008,01:34-39.
[2]付恒阳.旅游对景区生态的负面影响及景区生态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