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清明插柳看我国传统生态观

2016-12-01吴晓雪

绿色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万物态度价值

吴晓雪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从清明插柳看我国传统生态观

吴晓雪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指出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节气有多种风俗活动,其中以清明插柳为一特色,体现了传统思想中人对自然的态度。阐述了清明插柳与生态的关系,分析了现代生态观中存在的问题,对当今人们处理与自然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利益纷争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式。

清明;插柳;传统生态观

1 引言

清明插柳是清明节气的风俗活动之一,开始于唐朝,宋代尤为兴盛。人们在门前折柳、插柳,妇女们多以柳条作帽圈用来点缀。“柳”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惜别之情,人们认为佩戴柳条可辟邪祛病。我国传统生态观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相应和谐,这种观念反映在清明插柳的风俗上,表达了人们敬畏自然、效仿自然,想要与自然对话的态度,对当今人们进一步考虑自然权利、树立尊重自然的态度有积极的启示。

2 清明插柳与生态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气,细雨霏霏,人们通过多种习俗活动怀念先人,表示后人不忘先祖精神,寄托哀思。同时,清明正值春日和暖、草木抽芽之际,在思念故人的伤感过后,人们会携着一家老幼,踏着春光,欣赏自然的勃勃生机。我国传统的清明习俗有很多,像放风筝、踢蹴鞠、斗鸡、荡秋千、插柳等。其中以清明插柳最为流传。清明插柳源于唐代,宋代尤为普遍。清明节气,人们在门前折柳、插柳,头戴柳条做成的帽圈,妇女多以柳条为配饰点缀。陆游诗有云:“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陆游《春日》)就反映了当时家家插柳、人人戴柳的情形。

“柳”作为清明时节的代表性自然景物,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象征意味。“柳”与“留”谐音,意在挽留、不舍的意思。古时人们常在离别之际,折柳寄相思,“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人们送友人、亲人至灞陵桥,每年桥边的杨柳,都见证了一对对伤感别离。除了离别伤感的情绪,“柳”作为春天的符号,清明时节杨柳抽芽,也被人们看作新生。折柳赠亲人,或折柳作为点缀,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愿漂泊在外的亲人有新的开始。“柳”作为传统文化意象的代表,清明插柳反映了传统生态观中流露出的敬畏自然、效仿自然、对话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清明插柳表达出敬畏自然的态度。柳枝插地可活,生命力顽强。佛教思想里有人们折杨柳枝,“以杨柳枝拂除病者,以水洒诸病人,病者悉得身体清凉,百病除愈”的说法,观音以柳枝渡万物,修柳枝药法,能够消除众生的疾病。因此,受到传统佛教思想的影响,作为自然景物的柳树被赋予了至高的意义。清明时节,潮湿暖和,是疾病和疫情的高发时期,加上古时医疗水平能解决的病症有限,柳树作为传统佛教思想里的“圣物”,被人们认为可以驱邪祛病。在还未深入探究的自然面前,人们表现出了敬畏,清明折柳、戴柳就是人们将柳树作为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的表现。

(2)清明插柳表达出效仿自然的态度。在我国传统生态观中,自然的地位是至上的。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归于统一。传统生态观认为人们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提倡人们应该向自然学习,包括人的德行与社会的秩序,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答案。道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天下莫柔弱于水…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不仅把人最高的德行—善比作自然界中的水,而且教导人们应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人也应当拥有不争的美德。因此,古人发现柳枝随地就能活,在清明时节折柳相赠,就是希望远离故土的亲人、友人能像柳枝,在异乡能尽快落地生根。

(3)清明插柳表达出对话自然的态度。传统生态观中认为,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的相处,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是做到“天人一致”,人们应当按照自然的规律来生产、生活,春耕秋收,“清明处处插垂柳”(宋伯仁《清明插柳》);二是实现“天人感应”,即自然界与人相互感应、相互映照,这样才能与天地相应,实现个体的身心舒畅。由于古时农耕劳作对自然探索的有限性,加上宗教思想尤其是佛教思想的影响,传统生态观中,人们把自然看作神秘、至上的存在,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是通过人们内心的道德修养表现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们也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尊重万物是人们爱的德行的体现。人们折柳插柳,也绝非是破坏自然,而是人们发现柳条植地可活的特性,以清明植柳传递与自然平等对话的态度。柳作为清明时节喻示季节交替的典型植物,成为人们实现与自然对话的中介,人们不仅仅是享受自然提供的物质生活,还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与自然的沟通交流。

3 现代生态观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人们对自然的进一步开发、改造,清明插柳的传统习俗也逐渐失去了与自然身心合一的态度,而面临要么被遗忘,要么沦为破坏自然行为的尴尬境遇。传统生态观把自然看作至上的存在,顺“天道”而行“人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通过自身智慧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这让人们原本对自然的敬畏、效仿的态度产生偏差,往往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毫无顾忌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人与自然的发展失衡,产生了一些问题。

(1)忽视自然价值。对自然价值的忽视是现代人们对自然态度的首要问题。自然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价值?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说“我们尊重整个大地,不仅是因为它有用,而且是因为它是活的生命存在体”。所以自然是有自己的价值的,自然的价值是它本身具有的,而不是人类规定的。我国传统生态观中也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儒家认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自然万物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不应该只因为自身欲求,看到有鱼有鸟就一网打尽。儒家看到了自然万物的发展的秩序,仁爱的观点不仅承认了自然的价值,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则直接把自然万物看作道的本原,预见自然的价值。虽然传统生态观看到自然的内在价值,但现代社会发展却忽视了自然价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夺、索取,利奥波德买下的沙乡农场,就是威斯康辛河畔遭人类遗弃的废地。人们轻视自然,进而想要控制、利用自然,那么自然的价值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2)阻碍人与自然协调。即人们因为对于自身利益、欲望的追求,蒙蔽了与自然对话的态度,因而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事实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在主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是否应该考虑与自然发展的同步性?答案是肯定的。我国传统生态思想,各学派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性,“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的戚戚相关,禅宗思想中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景德传灯录》卷第28)的说法,自然万物与人应是平等、统一的,人可以因善念修成圣人,自然万物同样具有佛性。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主流,唯人的主观意志去判断自然的价值,把自然的存在仅看成满足人的需要,这显然不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真正意图。清明插柳习俗正在逐渐失去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本意,而因为人的主观意念附上功利的色彩,当人与自然无法实现沟通交流,双方的整体性、协同性就会产生偏差。

4 传统生态观的新思考

“清明处处插垂柳,院宇深深绿翠藏”,清明插柳作为传统习俗,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表达了传统生态思想中对自然的敬畏、效仿及对话自然的基本态度。无论是儒、道、佛家的自然生态思想,都看到了自然重要性的存在,把自然与人归于有机的统一体。自然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然而人们在探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往往只流于表面形式。人们接受自然提供的水、阳光、空气、作物,理所当然地向自然索取,毫无顾忌地开发、利用自然,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强行分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的平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互相伤害。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会上就提到人对自然的态度,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话语失衡能否从传统生态自然观中找到解决之道,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要重视自然价值。传统生态观把人与自然看作紧密的统一体,把自然看作是人的一部分,人们对自然有“爱”、“仁义”和“善”,认识到与自然的呼应,才能在个体道德心境发展上产生新的感悟。人们应该认识到,自然对人来说,不是工具。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进程,人们尊重自然,愿意向自然学习,就会发现自然的价值。近代仿生学最能回答这个问题,苍蝇是人们避之不及的生物,但苍蝇的复眼能同时观察上千个切面形象,人们因此发明“蝇眼透镜”。然而自然无声,它不会为自己申诉,人们砍伐一棵树,树不会因为痛苦而控告砍它的人,人们过度开采自然,自然也难站在道德审判庭上。所以,人们应当认识、承认、重视自然价值,正确看待自然的地位,“待自然如己”,是否就能体会到这棵树的痛苦,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

(2)建立人与自然对话机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万物皆有佛性”是传统生态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从自然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既然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的道德体系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也是可能的。古时由于生产科技的局限,人们与自然的对话只是通过像清明插柳这样的中介形式得以实现,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步实现了直面自然,与自然本身直接对话。传统生态思想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看作是道德上最终的“善”的完成。其实自然本就是先于人的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感受到自身的有限,人们都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就如同自然接受人们的改造,默默提供人们生存的物质资源一样。人与自然应该努力建立彼此的动态平衡,人们应该意识到,在道德面前,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读,应该从传统生态思想中汲取启迪。人与自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控制与被控制,双方的利益衡量不该带有过分的人的私心。人们对于自然,想去掌控全局,却往往受挫,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决定的。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预测人与自然的发展趋势,又因为自然无法自由倾诉,决定了人们要

收稿日期:2016-08-30 作者简介:罗斯怡(1991—),女,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承担道德中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实现与自然感应、对话机制,为人与自然长远发展多些考虑。

[1]李建珊.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浅析[J].晋阳学刊,2010(3).

[2]廖士毅.梨花风气正清明[J].北京档案,2011(4).

[3]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2016-09-19 作者简介:吴晓雪(1993—),女,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K892

A

1674-9944(2016)19-0120-03

猜你喜欢

万物态度价值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