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016-11-30杨梅
杨梅
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生活化初中数学课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让学生接纳知识更自觉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出发,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中联系生活,使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奇观。如 “代数式”一课,在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之后,出示人物:小明和爸爸。小明的身高用a来表示,爸爸的身高比小明的2倍少4厘米,爸爸的身高可以用(2a-4)表示。老师问:现在告诉你小明的身高是87厘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纷纷举手:2×87-4=170厘米。老师继续问:那么如果小明的身高是90厘米,那么爸爸的身高是?这样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提问 “你还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同时解决了“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
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价为25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这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会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也更愿意学习数学。
三、走入现实生活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习更扎实
在数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
面积单位“公顷”,虽然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可它离我们学生很远,就算是成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人马上说出1公顷的实际大小。想想自己小时候学习这一知识,教科书上这样描述:“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遍,没过多久,我就忘记了这一知识。
现在我作为一个老师,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一知识了。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站在操场中间,我先让同学们猜猜操场的面积,有的同学信口开河,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听着孩子随口说出的数据,我对这次带着孩子们来操场上学习“公顷”的做法,再一次作了自我肯定。
开始测量了,操场的长大约长80米,宽约50米,它的面积大约是4000平方米。有了操场面积的概念后,学生就知道1公顷大约是我们操场两个半那么大。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都不由自主“哇”地发出惊讶声:1公顷有这么大呀!
有了1公顷大小的感受,我又让学生猜猜我们东校区的面积,学生估了估,说大约是3公顷左右。很凑巧,校门前正好有关于东校区的介绍:我们东校区建筑面积约为1.25公顷,占地3.1公顷。看了这样的介绍,学生对公顷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总之,只有坚持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特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密切联系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趣味和意义无穷,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