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的教育创新
2016-11-30赵晓梅
赵晓梅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转变教育创新理念、探索有效的教育创新方法、拓展教育创新内容,开展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对改变当前思想品德课枯燥、沉闷、呆板的教学现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育创新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通常表现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教育观念陈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稳步推进的大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必然要求教师深入探究教育创新,改变当前思想品德课枯燥、沉闷、呆板的教学现状,真正发挥出思想品德课的导向作用。
一、转变教育创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迫切需要我们纠正传统思想品德课过于追求考试成绩、片面强调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观念上的更新、角色上的互换、行为上的转变,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究、获取、形成知识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其中的道理、从而达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把每个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困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思想品德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更要引导他们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心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因为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学生认知的本领,更在于保护、激励和唤醒学生内心的期待和蕴藏的潜能。
初中生正处于由蒙昧时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时期的好奇心转化的过程,这是保护、发展好奇心的关键阶段。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坚决革除“枪打出头鸟”的错误心理。要勇敢的走出对敢于冒尖者被视为“冒失”,打破常规者被看作“异类”,富有个性者被当成“不成熟”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必须承认,先天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往往起着补偿,强化和调节作用,古人的实践已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例如“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而在思想品德课上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是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最佳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规则与制度的约束作用,在课堂管理中大胆的放开学生的手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包括自我管理,教学,评价等各项活动中来,我们只需要全盘计划,适时指导,检查与评价。这样做,一则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二则形成学生的自觉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二、拓展教育创新内容
初中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这些缺陷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加以矫正。例如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如七年级有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困境、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个性;八年级有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九年级有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等内容。我们只要加以梳理、发掘和拓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典型案例,评析榜样人物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当然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人生规划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初中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性的认识自己,摆正人生位置,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能更好的明确学习目标,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探索有效的教育创新方法
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突出问题,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目标。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内化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
还可以通过加强思想品德课与生活的联系,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思想品德课接地气。例如把生活案例搬进课堂体验教学内容的场景;结合教学实际,带着问题进入社区、农村、工厂走访、调查、参观等。大刀阔斧的打破教学“惯性”,从学生的视角,说学生理解的语言,做学生喜欢的活动,答学生关注的问题。课堂上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说教训导;多一些鲜活实例,少一些空话套话,让学生有兴趣、看得懂、听得进,产生共鸣。
四、开展教育创新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基石,在此活动中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转化,内化情感,坚定信念,指导行动。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善、美的精心提炼来充实学生的思想,突出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使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理解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我们把开启真理之门的钥匙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负责。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一定会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郭增学,创新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体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1期.
[2]邱志维,汕尾市城区凤翔学校,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思路探寻[N],汕尾日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