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2016-11-30胡晓青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改革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图式理论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联系找到适合当下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模式,以期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言图式;内容图式;英语听力;改革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逐渐发展成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且在四种基础语言技能中,听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来说,听说应用能力尤显重要。但是目前的高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实际听力理解水平很低,这也是直接影响开口难的关键因素。听力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试图把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图式与听力阅读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图式包括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语言是传递信息的根本,语言图式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只有建立相应的语言图式才能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才能调动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象图式的基础,对外语学习十分重要。内容图式就是背景知识,即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语言的学习不仅指语言本身,也结合了该民族的文化,所以外语教学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文化在学生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语言图式还是内容图式对听力都有明显的影响。以往认为听力理解是消极被动的过程,但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听解过程需要听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为这一发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听力理解是听者的已有知识(语言知识,背景知识)与外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此过程为激活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巩固所得图式,运用互动的模式和技巧完成听力理解。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处理模式单一;缺少运用图式知识提高听力理解的意识;并忽略了相应的技巧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应用图式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

因此,我们必须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从认知的角度建立起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依据图式理论可以将听力理解总结为两大点:①激活图式有助于听力理解;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根据这两点,再结合听力过程中的三步我们可以运用图式来指导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听前阶段,激活已有的图式,确立听力期望。听前阶段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培养预测能力,具体是指听前根据给出的文字信息猜测即将听到的内容,根据语言图式分析文字,结合内容图式在脑海中构筑背景信息。这样在脑海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印象后便可以对听到的内容驾轻就熟,有的放始,有效的听到信息关键点。

听力过程中,先整体后细节,强化图式。听中阶段指导学生积极使用听力技巧并运用互动的模式处理信息;在听的过程也要不断运用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对信息进行重组、筛选、理解。在听的过程中只有在脑海中对听到的内容不断的进行信息的补充、内容的重组以及延伸,才能更准确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听内容。

听后阶段,听说读写相结合,巩固并建立新的图式。听后阶段进行扩展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根据所听的内容可以给学生们一系列的相关的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选择题,可以更多的问答、复述或者填空等等。用多样的练习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及时的回忆记忆所学内容,这样便能将所听内容牢固记忆。

教学实践表明,图式是影响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听力策略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上;学生听力理解的发挥还受到听力测试题型的影响。因此我们强调语言图式与内容图式对听力教学的作用,强调学生们在图式理论指导下听力理解过程中建立听力理解“信息链”的重要作用,以及“激活媒质”对听力理解的引导作用,强调语言图式与内容图式贯穿下的听力教学与训练来提高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崔雅萍.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5):52.

[2]汪利和.外语学习中的迁移有效条件的生成[J].铁道学院学报,1999(3).

[3]姜莉.浅谈迁移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基础英语教改论坛[C].长

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4]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

[5]王文宇.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教学,1999(1).

[6]董佩佩.试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7]周仕宝.母语负迁移与写作的中式英语[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1).

[8]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4(2).

[9]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4.

[10]黄子东.话题熟悉程度、语言水平和问题类型对EFL听力理解的影响:一项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实验研究

[11].现代外语,1998,(4):18-43.

[12]LiuShaozhong,Liao Fengrong.Studies of 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in inter.

languagepragmatics[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作者简介:

胡晓青(1983.12.15~),女,汉,湖南长沙,博士在读,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改革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 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趣味英语听力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