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6-11-30李文跃程志山

景德镇陶瓷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景德镇

李文跃 程志山

摘要:瓷板画以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艺术效果,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陶瓷收藏与市场的广泛青睐。瓷板画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将拥有广阔的艺术市场空间。

关键词:景德镇 瓷板画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研究

瓷板画又称瓷画,发端于瓷都景德镇,由景德镇制瓷技艺发展演绎而来,是中国陶瓷绘画技艺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绘画式样,它是在坯胎平板或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烧制而成的陶瓷艺术品。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在中国传统陶瓷彩绘方法基础上摆脱陶瓷器物纯工艺性装饰设计为主要特征的工艺美术表现向独立绘画历史性转变,瓷板画集中国绘画艺术与传统陶瓷工艺于一身,既承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是艺术与生活、民族绘画艺术和陶瓷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典范。

一、景德镇瓷板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1、明朝时期的瓷板画艺术 在几千年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因受到陶瓷板烧制工艺的限制,瓷板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较其它传统陈设瓷较晚。随着烧瓷技术和陶瓷彩绘技艺的快速发展,直到明朝中后期瓷板画才以瓷板屏风的样式出现。《明神宗实录》中有明确记载:万历十三年(1584年)四月“使持御史疏至阁传烧造瓷器内有屏风、烛台、棋盘、花屏已造成者采进。未烧成者可停止……”。从瓷绘艺术的技法来看,明代瓷板画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几种技法,但瓷板画作品远没有器皿类等陈设瓷和生活瓷多,它们往往是镶嵌于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具之上的附属物。到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随着家具、文房用器上镶嵌瓷板画的流行,产量不断增加,从而为独立绘画形式的瓷板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清朝时期的瓷板画艺术 雍正时期瓷板画的生产工艺日趋精进,除胎质纯净、釉色晶莹外,器表更加平整,开拓性地制造出了粉彩瓷板画。乾隆时期由于社会安定、皇帝对瓷器的嗜好及社会的时尚,景德镇制瓷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官窑所产瓷器均精益求精。

乾隆朝瓷板得到广泛应用,烧造品种繁多。除同于康、雍时镶嵌在床、几、桌、椅等器物之上外,更多镶于插屏、挂屏、多扇围屏,瓷板画以青花、粉彩为多。乾隆朝还风行漆地瓷板画,这种瓷板画与螺钿的制作工艺相类似,即用瓷板画作纹饰,再镶嵌于漆板上。

嘉庆以后陶瓷生产每况愈下,但瓷板画依然受人崇尚,品种却是更多,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横条、扇形等形式无一不有,且瓷板画面积逐渐增大。此时虽然瓷画纹饰日趋繁缛华丽,但生动不足,之后咸丰、同治时期而兴起的浅绛彩又使清末瓷板画在绘画形式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清朝同治、光绪时期,程门、王少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安画派文人画家先后来到景德镇画瓷,他们不拘于景德镇传统青花、粉彩瓷等装饰工艺性、程式化、图案化装饰的限定,致力于陶瓷装饰的绘画性研究变革与探索创新,他们借鉴和吸收中国画的韵致,加以改良传统陶瓷的工艺特征,讲究绘画者思想与个性变化,讲究笔墨意蕴,他们在粉彩基础上尝试将中国画浅绛彩的绘画技艺运用到瓷板画上进行绘画创作,创立了瓷上浅绛彩以“以瓷代纸,以画入瓷”的纯绘画性表现形式的瓷画艺术,首开景德镇瓷上绘画艺术性表现的先河。从而形成独特鲜明的瓷板画绘画艺术。

清朝末年,烧瓷技术又得到改进,能烧制出较大面积的瓷板,有的长达100厘米,绘画效果如同纸娟上作画一样,四块成套,八块成堂,此后瓷板画便成了社会有识之士与富裕人家之中的悬挂之物与争相收藏的陶瓷艺术品。随着瓷板的制作烧成工艺不断成熟完善,瓷板开始逐渐独立于陶瓷其它器型之外,成为一种独特的瓷画艺术表现形式。清代瓷板画绘画表现形式比明代更为丰富,从文献和现存实物资料来看,出现青花、浅绛彩、五彩绘画性表现并驾齐驱的局面。

3、民国时期的瓷板画 瓷板画在民国时期尤为盛行,深受社会各界与收藏者的喜爱,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以瓷板画相互赠送或装饰住宅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新粉彩瓷画艺术家在浅绛彩瓷画家之后改良创新了新粉彩瓷画,又一次把陶瓷的装饰艺术向陶瓷绘画艺术性发展推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景德镇瓷画家纷纷自设画室或通过瓷庄红店接受瓷板画订货,按瓷板画面、内容不同收费,有些按照客商要求做成四块或八块,由不同内容的画面配成一套。艺人相互配画成套,以满足藏家需要,其中以“珠山八友”配画成套瓷画作品最受欢迎。

除了“珠山八友”外,还有一些陶瓷艺人,他们之中有不少人的绘瓷技艺不在“珠山八友”之下,很受客商收藏家欢迎。他们的作品以粉彩瓷板画为主,画面多种多样,山水、花鸟、人物、虫草无所不精,极大地丰富了瓷板画的绘画艺术,为瓷板画的发展拓展了极大的空间。由于文人画家的身份修养及娴熟的绘画技法与艺术水平,他们创立的新粉彩瓷画,很快在景德镇瓷艺界取得了主导地位,这种“以瓷代纸、以画入瓷的瓷画艺术表现形式自清代同治年间诞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民国瓷板画的繁荣兴盛并达到艺术高峰,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4、20世纪前期及当代的瓷板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陶瓷制作有了较大变化。有名气的艺人都集中在陶瓷美术合作社内工作,技艺上的交流渠道更为通畅,创作了不少带有时代气息的瓷画作品。随着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等单位的相继成立,更给艺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烧窑技术与工艺的变革使瓷板画面积增大,有的尺寸可达100厘米之长,山水画更是气势磅礴,人物画形象逼真,花鸟画多姿多彩,瓷板画创作达到了又一个新境界。时至2 0世纪五六十年代,景德镇的瓷画家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深入现实生活,以自然造化为师,融合古今,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一批主题明确、寓意深刻、讴歌新社会的瓷板画作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概念化、图案化、图说式的传统题材内容去芜存精,从而促成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材质与风格的变化。瓷画家们情真意切,热血沸腾,为花鸟写照,为人物传神,写高山气质,展丽水风情。而今日,瓷板画形式多样,博采众长,不断出新,各种艺术观念与风格并存,乃时代之新面貌。

二、景德镇瓷板画艺术的艺术价值

1、现代瓷板画艺术的人文价值 程金城在《中国陶瓷艺术论》一书中说:“陶瓷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承的载体。陶瓷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展着人类前进的足迹,通过一个个的、一代代的陶瓷器物,把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意蕴‘固化并世代相承,这种历史的链条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陶瓷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形态,悠久的历史使她也承载着深厚悠远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瓷板上主要是以绘画的形式流露出来的。傅抱石就曾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瓷板画是陶瓷艺术绘画表现中最接近于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任何一个从事瓷板画绘画创作的艺术工作者都必须清楚自己担负的历史责任,不是只停留在瓷板画对中国画、油画等其他技法上的借鉴,而是应该从整个民族文化复兴,从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角度上出发,使瓷板画艺术创作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2、现代瓷板画艺术的艺术价值 现代瓷板画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新材质、新材料的探索运用,它不仅完成了从实用功能审美到精神文化的审美表现,而且瓷画艺术家的艺术思想抒发使瓷画有了新的艺术内涵,这种民族文化自主创新的瓷画艺术,不仅具有易于保存、永不退色的生命活力、而且还具有绘画性与陶瓷工艺特质。其瓷质、肌理效果、笔法、笔触、艺术形式美是其它任何绘画形式无法达到的。这种创新探索可比肩于中国画与油画,从而把瓷画艺术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瓷板画艺术有着蓬勃发展的生命。

瓷板画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富美学内涵的艺术形式。当代陶瓷艺术家不断运用新材料新工艺,与时俱进,创造出诸如《黄山云海》《此曲只应天上有》《夜游赤壁》《锦绣中华》《曲阜三孔》《丝绸之路》等一大批有思想,有主题的纯艺术瓷画作品,当代江西景德镇瓷画其特有的陶瓷材料、陶瓷艺术语言特色既能表达出中国绘画境界意境的特点,又兼备了西方绘画所强调张扬的艺术个性、追求形式美感的表现能力。江西景德镇瓷画要发展,要着力研究提升瓷画在艺术定位、陶瓷材料、陶瓷语言特色、理论教学等方面的独特性,当代瓷画已具备形成独立艺术门类的所有条件,江西瓷画跻身中国主流艺术,将进一步巩固景德镇的世界瓷都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增添一个崭新的门类,意义非凡。

3、现代瓷板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陶瓷有两大部分,一个是陶,另一个是瓷。两者都要经过8 0 0~1 2 0 0℃的高温烘制才能结为一体。瓷的材质白净、自然,其风格“平淡”、“平凡”,不矫饰、不哗宠,天生一副“素肌玉骨之象”,隐隐传达出一种阴柔淡雅的美。陶瓷经过高温烤制以后,密度要比普通陶器高很多,所以其坚硬程度是普通陶器所不能比拟的。陶瓷质地坚硬,颇有一种男性的雄强之势。这样看来,陶瓷中陶与瓷的密不可分似乎还传达出一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哲学意味。那就是既有激扬、蹈厉、雄强、张扬的一面,也有柔韧、含蓄、平和、静穆的一面。另外瓷“类玉”、“类冰”的特质甚至能传达出一种儒学的普世理念。所以,陶瓷文化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形态。瓷板画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思维的拓展与延伸。

三、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2 0世纪8 0年代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国家更是出台了诸多有关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创意产业将出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产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市场空间聚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簇群化”发展,特别是在2010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与瓷板画均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后,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对于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景德镇瓷板画作为陶瓷艺术门类中的一种绘画形式,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来看,还需要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推动。

1、做好瓷画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但作为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重要门类的瓷板画,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空间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组织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统一协作的强有力的管理部门,作为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的远景规划还没有形成。因此,要发展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尽快建立全市性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机构,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和指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的“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组建“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景德镇中国瓷画院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等机构,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文化教育学者对涉及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课题、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除此之外,还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的远景规划,为瓷板画艺术的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2、加强对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管理服务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有创意的载体来承载。从政府层面上讲,一定要制定比较长远的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去实施;从市场运作上来看,要讲求实际,注重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宏观的产业政策引导,使企业成为创意产业的运作主体,从易到难,由简而繁。一是加强对陶瓷艺术家的宣传,建立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瓷画艺术交流平台、景德镇瓷画研究院,推动陶瓷艺术家追求更高水准的艺术造诣,促进瓷画艺术大发展。二是营造科学有序的陶瓷行业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远景规划。三是还要建立健全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是陶瓷文化创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承认和保护,也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在制定好瓷板画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还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瓷板画文化实体资源性开发与保护监督体系,包括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规划系统监督、社会公众与媒体监督、经济手段监督和制约。四是着力培育一个政府主导、依法依规、健康有序的陶瓷艺术品交易市场,建立瓷板画艺人诚信档案。引导业主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着力培养景德镇本土瓷板画中介机构,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增强竞争优势。

3、做好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 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在创意。景德镇从事瓷板画艺术创作的人很多,但是其中高端创意人才缺少,更没有专门的瓷板画高端管理和营销人员。但是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人才呢?在这方面,一要创新人才政策,引入全面的创意产业相关的培训,特别在高端人才短缺不能短期解决的情况下,观念的更新往往带来创意的萌生,而不是仅仅将传统产业变换一个名字;引入高端创意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项目吸引人,用景德镇这个品牌吸引人;完善基础设施平台,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使用、激励和引进机制。

4、实施瓷板画文化创意品牌的大市场格局 实施瓷板画品牌经营战略,挖掘、提升并进一步发挥瓷板画品牌价值。特别是在做好瓷板画艺术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积极培育瓷板画名牌产品,加大瓷板画品牌企业和艺术家的奖励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品牌授权使用认证体系,加强景德镇瓷板画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景德镇”牌知名商标,增强品牌效应。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并同其它陶瓷艺术门类一起建立起瓷画艺术大繁荣大市场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燕.瓷板上的画韵——南昌瓷板画.钱贵成编.赣鄱遗风续编[C].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8

[ 2 ]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J].2010. Vol.206(6):116-117

[3]子墨.绚素兼备德艺双馨——冯杰先生瓷板画艺术导读.瓷苑画风[J]

[4]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7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M ]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8]刘杨,郑年胜.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