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压力容器检验优化方案的分析

2016-11-30吕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优化

吕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对压力容器检验优化方案的分析

吕杰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压力容器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在化肥化工、水利水电等多种行业中,压力容器都作为重要的生产和工作设备,在众多企业、工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压力容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并对其检验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才能保障其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从而确保相关企业、工厂的工作稳定进行。本文着重从压力容器危险性缺陷以及优化检验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分析相关优化方式的进行。

【关键词】压力容器 检验 优化

针对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查,我们通过长期以往的工作经验可以得到,压力容器因漏检而造成的压力容器在大于临界缺陷状态下的运行几率有所升高,这就造成了相关企业、工厂无法准确保障压力容器的结构及运行安全。一旦发生因压力容器检查漏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工作量和工作成本会大大增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压力容器的检查方式进行优化提升,从而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更好操作,保障企业的良好、稳定发展。

1 压力容器危险性缺陷分析

压力容器不同于其它设备,它所承载的工作压力相比较而言是十分苛刻的,在温度和压强都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它的安全设计比其它设备的要求更高。按照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性质分类,压力容器的检验主要分为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的检验中,压力容器的检验都是在保障有产品安全性能监督下进行的,对于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容器的检验,安全性能的监督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能够满足工作的质量和强度要求,从而保证设备长期正常运转。

在压力容器的两个主要检验层次中,缺陷漏检是压力容器发生重大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随着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压力容器的无损检验技术等高端科技手段有了极大发展,但不同检测人员对于同一容器缺陷的检测结果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象说明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案仍然存在较大缺陷,如果仍然对其检验方案不及时采取优化措施,实际检测问题中的误差将会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从而影响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分工比较明确,岗位工、维修工、仪表工等各个单位部门都需要进行各自的全面检查,环环相扣,从而保证压力容器的问题不被认为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安全检验分析主要包括检查壳体和封头的表面、焊道及邻近热影响区、法兰盘表面、装置腐蚀情况等多个方面,对于机械损伤、电弧灼伤等局部问题的检查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一旦忽视这些小部位的安全检验,压力容器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受力不均匀、内部表面被腐蚀甚至引起裂缝、泄露等现象,从而使维修工作更加复杂,人员及企业、工厂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压力容器的检验结果受到容器材料、周围环境温度及压强、裂纹位置和取向以及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在缺陷检测的可靠性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使得检验方法在理论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实效性,通过进一步的方案完善降低企业工作成本,提高容器运行效率。

2 压力容器优化检验方案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我们发现在因压力容器缺陷漏检等问题引起的重大事故中,近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检测方法的失效造成的。我们将通过相关事故与资料的分析对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的优化进行阐述,使得压力容器的检验更加合理、有效,从而确保企业及工作人员的高效、安全的工作效率。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得到,以危险性缺陷为检测目标得出检验方法的优化顺序为:宏观检验(VT)、测厚、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等。只有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将有效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检验中。要注意的是,在压力容器进行全面检验之前,要准备好一切有关压力容器检验的相关资料以及运行和维修的记录。在优化检验的过程中,对于容器的每个细部都应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必须要清理干净,而母材的表面应当露出金属本体并对其进行渗透测验和磁粉操作。

在检验孔打开以后,要特别注意检验工作的安全进行,必须清除所有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等有害气体,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必须协同操作,只有在安全监护下进行检验,才能更好的保障容器的检验成果。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优化检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使用中出现焊接接头泄露、焊缝表面裂纹、错变量和棱角度超过制造标准要求等现象,应当立刻对容器进行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抽查,必要时应当进行相互复验。利用极大似然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对检查对象的以往数据建立起来的缺陷数据库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对磁粉、超声波和射线等检测方法进行组合,灵活运用在压力容器的科技检验中。通过最佳独立检验次数的确定和无损检测方案的运行,有效提升无损检验能力,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将容器的漏检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内,确保容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3 结语

通过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及性能测验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压力容器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检验的重要性。在优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考虑其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多个因素,相关企业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警惕,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措施,加强对压力容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增强对其修理和改造的监督检验,进一步整改和完善压力容器的工作流程。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企业能够不断探索出更加优化的容器检验方案,使得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预防和管理,从而极大地减少容器事故对人员、设备、企业及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最终对国家、社会及人民产生有利影响,促进我国相关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维鹏.无损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综合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8).

[2]傅惠民,马学荣.压力容器寿命控制方法[J].机械强度,2004(5): 506-509.

[3]王资院,李群松.压力容器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吕隆锦,等.在用压力容器诊断技术[M].合肥压力容器杂志社, 1990.

猜你喜欢

压力容器检验优化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