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城市形象及其塑造
2016-11-30谢建英格尔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设计室青海格尔木816000
谢建英(格尔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设计室,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格尔木城市形象及其塑造
谢建英
(格尔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设计室,青海格尔木816000)
摘要:如何将格尔木城市现有资源予以充分整合,让整个城市形象变得更具凝聚力、更具个性、更加完善,已经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格尔木的城市形象,其次,从格尔木城市发展定位的确定入手,深入探讨了塑造格尔木城市形象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格尔木;城市形象;措施
格尔木是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以资源开发为主,其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青海省各界人士的关注。随着格尔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基本实现了“城市环境现代化”、“功能分区现代化”、“产业布局现代化”。本文就格尔木城市形象及其塑造进行探讨。
1 当前格尔木的城市形象分析
(1)城市文化特征
本土文化为辅,外来文化为主;属于现代城市、新建城市、兵城。
(2)自然环境特征
明媚的阳光,青灰色的昆仑,绿色的植被、草原,白云蓝天,黄褐色的沙漠、戈壁。
(3)地方文化特征
代表圣洁的雪域文化,代表豪放、粗犷的高原文化,代表浑厚的昆仑文化。
2 格尔木城市特色的塑造
2.1 格尔木城市发展定位的确定
随着格尔木交通枢纽地位的日益呈现,格尔木已经成为了青海联系西藏的重要环节,格尔木将会实现特色农业、物资集散、石油天然气、旅游资源、高原生物资源、藏北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结合格尔木市的实际情况,城市发展定位可以作如下定位:
(1)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
格尔木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特别是贵金属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全国居于前列,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尔木必将会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带动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经济发展。
(2)青海西部资源开发及特色产业基地
格尔木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50余种矿藏,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铷、铯、锂、钾、碘、镁、钠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第一,并且还具有宜开采、品位高的显著特点。除此之外,格尔木还有总面积为5856km2的察尔汗盐湖,是全球最大的内陆沉积盐湖,湖区中的可容性盐类资源预计有600多亿t,平均沉积厚度达到30m~40m,另外格尔木还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此外,格尔木还有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那就是格尔木市具备多种药材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牧业、农业、工业同时发展的城市,再加上其具有交通枢纽的作用,必将会成为青海西部资源开发及特色产业基地。
(3)青海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
西至新疆维族自治区的和田地区,北至甘肃省敦煌市,东至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藏族自治区拉萨市,格尔木地处于这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心。随着通信条件、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再加上逐步开发柴达木盆地资源,格尔木必将会成为青海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
(4)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地
格尔木的城市职能中必须要包括对长江源头、可可西里、格尔木河流域、托拉海、那棱格勒河流域、柴达木盆地、盐湖等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监测、科研。
2.2 塑造格尔木城市形象的具体措施
(1)利用城市规划手段来控制城市环境景观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着“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形象平淡无味、特色匮乏。因此,格尔木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格尔木自身特点出发,从标志性建筑物、建筑色配、艺术风格、建筑形体、空间尺度、群体组合等方面入手,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具有格尔木特色的城市面貌。
(2)露水——格尔木河水引入城区绿化带
格尔木市由于具有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海拔高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引用格尔木河水来漫灌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城市绿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带状特点,这是内地城市点式绿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格尔木可以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以带状绿化做文章,将色、声和形赋予给“水”,让格尔木河水活起来,让绿化带变得绿草茵茵、小溪潺潺、有生命力,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隽永、和谐的画面。
(3)显山(昆仑山)
格尔木市城区的南缘有一座名山——昆仑山,昆仑山由于海拔较高,常年积雪,甚至在炎热的六月依然白雪皑皑,昆仑山连绵逶迤的山峰与格尔木城市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了丰富的天际线。格尔木应该在塑造格尔木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尽量不建设高层建筑,充分利用昆仑山的景来营造城市的风景线,让格尔木的城市更美,让格尔木的山更高。
参考文献
[1]桂渝芳,熊周文,苏百荣.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战略研究——以湖北荆门市打造中国农谷品牌为例[J].社科纵横,2012,23(12):143-145.
[2]赵非,王志勇,张辉,贾加林,李文忠,曲晓明.创建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打造属于世界的品牌城市——承德“品牌城市打造”研究(之一)[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8(02):102-105.
[3]吕振奎,范贤灿.泉州城市品牌建设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视角的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7(03):167-17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