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①
2016-11-30刘玲雷小明
刘玲 雷小明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玉溪 653100)
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①
刘玲 雷小明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玉溪 653100)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该文以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方案,旨在为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玉溪市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创造条件。
玉溪 社区体育服务 构建 研究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1]。玉溪作为云南省的经济强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仍然相对滞后。因此,该文从分析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入手,分析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构建方案。通过构建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推动玉溪市群众体育的发展,从而推动玉溪市全民健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玉溪市红塔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玉溪市红塔区10个社区的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服务者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该文随机选取玉溪市城区的10个社区(泷水潭社区、中卫社区、红塔社区、紫艺社区、瓦窑社区、教育社区、玉州小区、广场社区、右所社区、北苑社区)为调查样本,由科研小组成员到社区,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3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开展现状
2.1.1玉溪市城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经调研得知,玉溪市城区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33%,偶尔锻炼的人数占46%,不锻炼的人数占21%,而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中多数为老年人。由此可见,玉溪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较差,社区体育活动开展不佳。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兴趣爱好、美体塑形及社会交往。居民选择的锻炼项目为广场舞、健身路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陀螺等。此外,玉溪市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域,部分居民选择少数民族传统项目进行锻炼,如:陀螺、少数民族舞蹈、空竹等。玉溪市城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70%以上为自发组织;由体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办组织的体育活动仅有不足1/3。概言之,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工作较为欠缺,组织赛事较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低。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无人组织、缺乏指导、没时间、不喜欢运动、没有氛围、无法坚持、身体好,无需锻炼等,其中前三项为主要原因,选择人数达88.14%。
2.1.2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及经费来源现状
调研得知,玉溪市城区90%以上的社区无体育组织管理专职人员,多为文艺组织者兼管,且很少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因此,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目前呈现零星散乱状态,还未形成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此外,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紧张,除居民自费组织外,85%的经费来源为政府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2.1.3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及社区体育指导员现状
对玉溪市城区的10个社区的健身场地设施进行调研发现,拥有最基本健身设施(健身路径)的社区仅有6个;拥有球类练习场(篮球场)的社区仅有5个,场地材质均为水泥地面;拥有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练习场的社区仅有3个,场地材质为室外简易球台和球场;此外还有3个社区无任何健身设施。对玉溪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情况进行调研发现,10个社区中仅有1个社区聘有专职社区体育指导员;3个社区聘有兼职体育指导员;其他6个社区没有社区体育指导员。且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执业资格等级均为初级(即国家3级)。概言之,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场地设施匮乏,社区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低、不均衡。
2.2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调研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1)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陈旧、缺乏。玉溪市城区多数社区场地设施不健全,且设施陈旧、简陋,部分老社区的健身场地器材经久未修,大多器材不能使用。(2)社区体育服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经费来源基本靠政府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经费数额也是杯水车薪[2]。(3)社区体育组织管理零星、散乱。玉溪市城区90%的社区没有专职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人员,部分社区虽设有兼职组织管理人员,但多为非体育专业人员,组织管理能力有限。(4)社区体育指导员服务体系不完善。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指导员十分缺乏,有一半以上的社区没有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且所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职业资格较低,职后继续教育也十分缺乏。(5)社区体育服务态度不积极。由于场地设施缺乏、活动经费不足及组织管理的懈怠,使得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的服务态度不积极,使得多数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流于形式。(6)社区健身理念宣传不足。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居民宣传体育方面的知识很少,有些社区甚至没有宣传过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居民锻炼意识淡薄,锻炼氛围不佳[3]。
2.3构建玉溪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方案
2.3.1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管理系统
首先,设置专门的体育服务管理系统,引进体育专业管理人才,制定社区体育活动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及月计划等工作计划方案;其次,体育服务工作设置专职专人,分工明确,权责到人,确保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建立并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考核制度、表彰奖励制度,逐步实现社区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3.2健全社区场地设施构建,拓宽社区体育服务经费来源渠道
玉溪市城区社区体育服务系统应通过申请政府拨款、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商业资助等渠道筹集资金购置和更新社区健身场地器材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设施和环境。此外,还要通过组织竞赛,吸取商家赞助等多种方式拓宽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同时也扩大健身锻炼的宣传力度和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3.3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培训、管理及工作评价体系
体育人才资源是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需注重社区体育人才的开发利用,培养、培训以及专兼职人员的体育服务队伍建设[4]。首先,从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入手,增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注册人数,并吸引志愿者、健身爱好者、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其次,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执业资格证等级结构;再次,改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增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更新培训模式,分类、分级、分阶段培训,并丰富培训方式和内容;最后,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体育行政部分为主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主体的组织管理机构,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覆盖面和提高服务质量;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的等级、培训、注册登记、服务考核及表彰奖励等制度。
2.3.4突出地方民族特色项目
玉溪作为是历届民运会的项目大市,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玉溪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要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创设地域社区民族特色标志。首先,通过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设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其次,通过在体育竞赛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或表演,增加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针对地区体育服务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地方民族特色项目培训,通过社区体育指导员推动社区民族特色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1]裴立新.天津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报,2003,20(1):13-17.
[2]涂运玉.赣南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41-43.
[3]张琼.上海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
[4]赵晓瑜.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体育多元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G812.4
A
2095-2813(2016)09(b)-01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53
刘玲(1986,10—),女,汉,山东临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雷小明(1983,5—),男,汉,湖南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