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①

2016-11-30覃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湖南省少数民族

覃英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①

覃英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现阶段,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提升,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其保护与传承也备受关注。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但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体育文化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需尽快得到保护、传承。该文就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分析。

湖南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保护与传承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而在湖南省,少数民族就有51个,分布在湘西、张家界、常德等多个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具备着自身特有的文化,继承了多种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同时也实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目前,我国专家学者还在针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以确保其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及传承。

1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1]。这些文化融合了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包含独特的精神价值,显示中华民族独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目前在我国备受关注,由于相关法律机制的缺失等,目前在其保护和传承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而湖南省的少数民族众多,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保护及传承工作也具有较大的难度。

当前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跳马、梯玛跳神、接龙舞、八宝铜铃舞、椎牛祭等,各个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有10余个,仅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有20余个,可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湖南省为了实现对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多次召开了相关探讨会,并采取众多措施,但是由于普及面不足等原因,导致其保护及传承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2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

2.1 人们重视度不足

当前时代发展快速,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往往会被新事物吸引目光,而逐渐遗忘了传统的东西,不自觉地疏远传统事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如此。例如:在休闲生活中,由于互联网、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的普及下,人们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电子游戏上,在对赛事的关注,也更偏向于人们普遍关注的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上,除了少数民族节日,基本不会对传统体育项目多加关注,平日里也不会开展相关项目的竞赛、训练等,导致传统体育项目无法得到良好的传承。

2.2 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

我国一向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问题十分关注,近年来,也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继承政策。但是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中,仍存在相关法律政策不全面的问题,且政策的落实上也并不到位,无法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提供可支撑依据。再加上湖南省本身针对性政策的缺失,也使其在这一文化的保护及继承上面临着重大的困难。

2.3 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将主要关注点放在经济水平的提升上,相对而言忽略了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这便导致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事物不经意的遗失。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导致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无法再得到继承和发展。

3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实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及传承,应首先提升人们对其的保护及传承意识,增强人们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了解。因而,湖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运用媒体的力量,向人们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宣扬其中蕴含的不断突破自身极限、追求至善至美、超越自我等精神,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欲望,意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继承的重要性,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同时,当前人们乐于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十分喜爱旅游,湖南省可以借助旅游事业,加强对湖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外部宣传,拓展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熟知、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例如:推出少数民族山寨旅游项目,邀请游客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在满足游客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湖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

另外,当前网络及信息技术应用普遍,湖南省应尽快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并注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网络的途径,向人们宣传传统体育文化,普及传统体育知识,从而提升宣传效率、拓展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

3.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我国应尽快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继承方面的法律政策,加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加强法律政策的落实,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湖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继承政策,积极鼓励各项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继承有关的活动。

例如: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从场地到器材都给予一定的规范完善,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机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国际舞台奠定基础。如,湖南省在湘西便建立了相关的训练基地。将“秋千、高脚马”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重点推广项目,并获得了良好效果[2]。

3.3 注重继承人的培养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继承人,因而,我国应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尤其是要提升青少年学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这一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持续的保护及传承。

例如: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贯穿于各个阶段的语文、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中,并结合湖南省自身情况,为学生介绍该省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从最初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到喜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最终成为主动保护及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同时,各大、中、小学应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3]。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实现现代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互补,补充学生的少数民族体育知识及技能。并在学校运动会中,设置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政府部门也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方法、器材、规则等进行完善,从而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竞赛及继承人培养体系,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对我国文化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人们重视度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应尽快采取相应对策,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力度及继承人的培养,从而实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及继承。

[1]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2(8):16-24.

[2]鲁平俊,丁先琼,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4(11):16-26.

[3]张亚莉,张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7):183-184.

G807.01

A

2095-2813(2016)11(a)-017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74

①湖南省民宗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HNMY-045)。

覃英(1977—),女,湖南慈利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体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湖南省少数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