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016-11-30张殷博
张殷博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张殷博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科技、移动媒体和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把人们的工作生活推进了大数据时代。新闻行业的工作模式也无可避免的发生着改变,可视化数字阅读成为现代新闻传播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适应人们高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运用和发掘大数据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新鲜血液,突破传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瓶颈,拓宽可视化新闻传播的范围和路径,更好地推动新闻媒体传播的发展和创新,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大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创新路径
信息技术为新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媒介以及方式,人们开始利用手中、路边的等移动媒体设备对新闻信息进行“速食”、浅阅读,在更短的时间内阅读到更多的新闻核心信息。社会的高速运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数字化处理,都要求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可视化大数据新闻传播也就顺时顺势而生了。
1 从当今大数据时代看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主要特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数据新闻和可视化传播这两个概念,它们的产生是时代发展进步和新闻媒体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共同作用衍生出的结果。大数据时代新闻制作对数据的运用尤为被重视,通过强大的数据库,新闻工作者对其内的数据进行系统而科学分解辨析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报道的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根源性问题进行深度探求,最终做出未来趋势预测,进而借助可视化的交互传播媒介,将有价值、可靠的新闻信息吸引新闻观众,来达到创新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效果。这种大数据的新闻传播主流背景下,新闻数据化的衍变形式,使得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传播经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可视化传播等步骤得以实现。这些步骤的实现,是大数据可视化新闻所具有的公共价值、互动性和宣传效应,带给观众以丰富缤纷的新闻信息。
较之于讲求精准性的传统新闻,数据新闻以可视化和预测性两个功能见长。传统新闻报道中,数据是新闻工作者增强新闻内容以及思想精准度和可信度的重要论点和依据。而就当代的数据新闻来说,所不同的是,一方面它对新闻事件的提前性发展趋势预测是通过庞大的数据加以分析的方式,进而对事件进行提前性的走向和发展趋势的预测,从而可以更好地给浅显的记者数据采集指明方向,抢占报道的先机;另一方面,数据新闻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转变了传统文字叙述为主的报道传播方式,而是将数据转化为花样新鲜、喜闻乐见的可视化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现,给予观众更多、更独立的参与新体验。
2 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传播所存在的不完美
2.1 就处理上,数据有着其不精确的缺憾
我国数据新闻传播、制作都尚处于发展水平的早期,这难免对新闻数据的处理上存在偏差,进一步带来对新闻事件本身预测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偏离,最终也给前线新闻挖掘工作者带来错误的引导,导致之后的新闻信息偏离了正确的跟进、挖掘方向而错失先机,这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偏差性的数据,直接会影响到其对外部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难以很好的吸引观众,激起他们的热情、思考、参与和互动。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媒体在其制作和可视化传播方面,严谨是关键,数据处理要快、准、精,这也是我国未来新闻行业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2.2 新闻信息获取和传播时效性缺乏是又一缺憾
大数据可视化新闻传播是个多方面联动的运行模式,而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在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发展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直接导致我国新闻的可视化传播在信息获取的时间上、信息的最新时效性上缺乏。而新闻行业中,尤其对于现代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效性的重要性,直接牵扯着新闻媒体行业的生存以及长远性的可持续发展。
2.3 大数据时代下可视化新闻传播的内容实用性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进步,要求新闻传播在内容上还要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体现服务群众的特性。而现实是,我国在数据时代下,在新闻节目中未形成相对规范统一的行业节目制作标准,这也从根本上给新闻节目的质量带来了质疑和考验,质高收效良的新闻节目量少,而贴近大众、服务生活的、可以更好引起观众共鸣的实用性内容显然更是偏少,且观众认可度不高,宣传效果上欠佳。这是由于新闻媒体对上述两个概念内涵认识的不足,对所制作的新闻节目与社会和民众生活脱节所致。
3 创新路径选择下的新闻可视化传播策略
3.1 信息图的运用
就现代大数据可视化的新闻传播中,信息图的运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模式,将庞大单一的文字传递的信息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可视化信息图展示给观众,让他们在同样的时间能够阅读到更多的新闻信息,同时还能更加轻松地掌握新闻内容的核心内容,瞬间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形势下,知名的门户网站也迎合浮躁的大众需求和心理,相继推出有自身特色的数据新闻专栏,如英国《卫报》的阿拉伯之春、百度预测等。这些专栏以图片传递信息作为主要特色,直观简洁、轻松明了的通过图片传达意思,给观众新的阅读体验。
3.2 动态图的运用
动态图运用于诸如财经一类的新闻报道,是由财经新闻自身所具有的数字和图表为主的报道形式和特点所决定的,而这些数字、图表对一般新闻关注者是不易于理解的。人们经济理财渠道的多元化,加大了对理财新闻信息的关注。注入股市等诸多投资理财行业,利用动态的图标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帮助人们一目了然地把握所关注的经济领域的数据现状以及发展态势,同时财经新闻也借此突破了在报道上过于抽象、繁杂、学术、准确的简单语言报道的实际束缚。日常新闻传播中,具备可视化动态图标能够将数据的抽象含义以直观动态的形式呈现数据一定时期来的波动发展趋势,这样给不同阶层、知识水平的观众带来每个人都可以看得懂的新闻报道,增强了财经新闻的宣传效果,关注相应报道的观众也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清晰感。
3.3 交互地图的运用
在经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样的今天,天气状况、自然灾害、市政建设、污染事件、地震海啸、群体事件等,成为了人们不可获取的重要而基本不可或缺的新闻信息,而这些无疑要与一定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相关联。这些涉及地理空间的数据报道,只运用文字加地图的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难以达到应有的理想传播效果,也不能清晰的感受事情的发展情况对于空间地理数据的报道,通过文字和静态地图来描述远远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观众也无法从中感受到事情的发展势态,这时,交互地图如果运用于新闻报到,将报道的地理、空间、坐标等数据信息在地图上报道,便能化繁为简,观众同时也自行通过点击查询的互动形式,就可以在交互地图上看到所展示的具体位置以及立体逼真的现实场景,带给观众以最具体真实的事情现状以及发展态势体验。同样,汶川地震发生后,记者在现场通过交互地图的报道方式,就可以准确地进行报道,展示每一刻现场的救援情况,发展态势,那么就能更好地帮助灾区外了解情况的观众和等待参加救援的志愿者做出更加快捷、准确、清晰的支援行动。又如,在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霾污染上,各地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通过交互地图与新闻记者甚至政府部门的互动,把当地污染企业的现状分布准确进行报道,在防止不必要的大气污染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上述可知,信息、新媒体和大数据的交互作用,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成为未来新闻媒体行业进行新闻制作、传播的主要形式。尽管其可视化传播方面还存在着上述亟待创新改进的问题,但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数据必将为新闻可视化传播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观众的需求。新闻传媒行业也需要在这一大趋势下不断改进可视化传播模式,更好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代性、服务性和效用性,吸引新读者关注、参与和互动到大数据化的可视化新闻传播中来,推动整个新闻媒体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1]董茜.学术期刊可视化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为例[J].科技传播,2016(18):36-37,127.
[2]马保真.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
[3]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32-36.
[4]王晶.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科技传播,2016(10):168-169.
[5]王传宝,滕瀚.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可视化”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4(3):3-5.
[6]宋素红.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完胜[J].中国记者,2014(8).
[7]胡艳.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5):745-749.
G2
A
1674-6708(2016)177-0015-02
张殷博,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