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身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策略探讨
2016-11-30张秋英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张秋英(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大学生健身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策略探讨
张秋英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摘 要: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全面健身工程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但是,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健身动机,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中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健身动机的构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健身动机的相关因素,最后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健身动机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 健身动机 培养 激发 策略
从概念来讲,动机指促使个体从事某项活动、做出某种行动的心理动因和内在动力。动机对个体思想和行为有激发、引导和强化作用,个体内在动机会影响个体的外在行为及行为结果。大学生体育锻炼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大学生健身动机,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健身习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 大学生健身动机及其内在结构
顾名思义,大学生健身动机就是促使大学生参与到健身运动中进行体育锻炼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大学生健身动机可以激发大学生健身需求,对大学生健身行为起到定位、调节、强化和维持作用。大学生健身动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在形成过程重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具体来说,大学生健身动机要以大学生身体活动需要为基础,会受到外部环境刺激、人为诱因的影响,其外在表现形式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健身意识、做出健身行为。如在场地环境好、器材充足的情况下,在老师和同学影响下,大学生更易产生健身需求,一旦其健身需求与外界环境和条件诱因相匹配,或者外界诱因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做出健身行为,自发参与健身运动。大学生健身动机有主导动机和辅助行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社会性动机和个体性动机之分。其中,内部动机、间接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主导,外部动机、直接动机、个体性动机是动力。只有各种动机有效结合,大学生才能在主导动机驱使下参与到健身锻炼中,才能从运动中获取乐趣、快感与满足。
2 大学生健身动机影响因素
2.1 心理需要和自我决定
个体心理需要和自我决定具有行为激发和引导作用。如在大学生心理需要明显,并且个体行为意识可以成功自控的情况下,大学生健身动机就会保持下去,并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如果大学生心理需求不明显,行为意识自控能力差,其健身动机很容易被一些外部动机轻易取代。可以说,不管大学生能力如何,如果他们是在某种压力控制下参与的健身活动,而不是出于心理需要,不是自我决定的后果,那么,大学生的健身热情不会很高,他们重复参与健身运动的可能也很小。
2.2 外界刺激和影响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的目的非常多样,如有的人是出于社交需要,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有的人则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但就健身动机来说,如果仅有心理需要还不够,没有外界刺激,个体的健身动机也难以形成。换而言之,外界刺激是健身动机形成的重要条件,外界刺激主要分两种:一是物质刺激;二是精神刺激。奖金、荣誉、奖品、服装等有形物品引发的诱因,都属于外界刺激的范畴。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验,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满足感、独立感,都属于精神方面的刺激。大学生如果能根据自身健身需求选择负荷适当的运动项目和正确的运动方式,并感受到来自家长、老师和伙伴的积极评价,那么,他们的健身动机就会被有效激发。
2.3 行为效果
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并且,此次行为的结果和效果,将会影响下次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具体到大学生健身方面,大学生健身行为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其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改善行为效果,可以激发个体参与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健身动机的形成。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制定健身规划,鼓励大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参加健身运动后身心发生的变化,如参加运动后体重是否保持良好,睡眠质量如何,损伤程度等,并指导大学生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不良效果,强化积极效果,以提高大学生参加健身运动的热情。
3 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健身动机的策略
3.1 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内在健身需要
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各个体会在内在需要驱使下做出某些行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高校是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本营。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但是,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爱和尊重。也就是说,每个大学生都肩负着知识学习的重任,但是,他们更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理解和接受。鉴于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重点对学生进行自信、进取、竞争意识培养,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关怀,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大胆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以俱乐部式教学、趣味游戏、对抗性比赛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3.2 利用各种手段强化诱因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教学结果并不一定能恰好满足学生健身动机形成需求,当刺激不足,体育锻炼存在一定困难时,学生健身动机可能会逐渐减弱并归于平静。这个时候,采取各种强化手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诱因激发学生健身动机,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强化大学生健身动机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将大学生考核与体育锻炼结果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当然,学校也可以给那些在社会性体育赛事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以奖励,还可以通过体育场馆建设与开放、体育设施完善、文体活动组织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健身动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诱因强化程度适度、得当,尽量避免不恰当的奖励或惩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以免伤害学生自尊,造成不良后果。
3.3 挖掘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行动及,也是促使个体积极从事某项活动的主要动力。要想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健身动机,高校及教师要根据大学生追求完美、渴望获得他人认同的心理,挖掘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譬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运动与成才、运动成就理念,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成功标准”和“体育成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然后通过观摩、典型示范等形式鼓励学生转变自我评价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对比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最后,通过体育实践教学、体育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强化其成就动机,进而激发其健身动机。
3.4 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反馈和肯定性评价,会使成就动机持续增强。因此,在学生健身过程中,仅仅强调学生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某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是有效的。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发展自己,通过语言激励、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激励学生参与锻炼,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表现,发现学生闪光点,并给予学生锻炼行为、进步情况以积极肯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参与健身的成就感,以帮助他们养成健身习惯,提高其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新英.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100-101.
[2]胡加.论大学生健身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育与职业,2008 (15):180-181.
[3]陶勇,代春玲.对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健身行为习惯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84-86,99.
[4]唐进安.增强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习惯和爱好[J].考试周刊,2009(24):167-168.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105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