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42》中关于白修德记者形象的伦理学思考
2016-11-30王颖
王 颖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电影《1942》中关于白修德记者形象的伦理学思考
王 颖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1942》是冯小刚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的灾难片,影片除去两条主线,也重现了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白修德艰难采访此次灾荒的真实过程。本文根据影片内容结合品德结构理论及其他伦理学原理分析了影片中白修德的记者形象,以期为记者职业道德、新闻伦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1942》;白修德;新闻伦理;品德结构
《1942》是由冯小刚执导的2012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灾难电影。影片以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大饥荒为背景,既展现了以主演张国立为代表的难民逃荒的悲惨过程,也透出了当时国民党对民众的冷漠和腐败加剧了这场灾难。同时,由于影片中美国记者白修德这一人物的安排,也引发了新闻界关于新闻伦理的一系列讨论。在新闻报道特别是灾难报道中,记者的报道责任与新闻伦理往往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大多体现在记者不懈追求真相与保全自身、记者义务与人道主义救援之间、记者作为事件记录者与参与者的角色之间等。在电影《1942》中,通过白修德的个人抉择给新闻人作出了标杆, 体现了白修德高尚的职业品德。
1 追求真相与保全自身的冲突
记者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实际上就是对客观性报道的坚持,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最为基本且重要的要求。而现实中特别是在灾难报道中,记者对真相的追求往往伴随保全自身的冲突。这在影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面对河南旱灾时,白修德没有相信中国政府官员给出的理由而选择独自去灾区采访,这让他失去了政客们对他的信任和接纳。另一方面体现在白修德置个人的生命安全而不顾,到达河南跟随着逃荒的人们一路面对着饥饿、寒冷和时不时来自日本兵的空袭,在枪林弹雨中拍照记录。
品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认知”“情感”“意志”3种构成,品德作为一种心理,伦理学中将品德结构分为个人道德认知、个人道德情感和个人道德意志3种结构①。个人道德是个人道德行为的指导,即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认识,就不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及其品德。白修德正是在对真相的追求和对人的责任这一道德认知的指导下,只身进入灾区,在其道德意志的的努力下克服困难进行采访,是一种道德实践。而白氏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无私利他的道德行为,在其个人与河南3 000万受灾人民利益之间,他选择了保全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其目的只是想告知人们真相而非获得普利策奖。从结果来看,白氏冒着生命危险所作的报道推动了政府的救灾行动。其所作的牺牲利大于害,结果净余额为善,因此是道德的是善的。此外,伦理学认为“贵生”是道德的一种,其真谛在于视自己生命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但在非常情况下,贵生利己则被认为是不道德,如果影片中的白修德害怕牺牲自我而放弃深入灾区追求真相,河南的灾情很可能会被就此掩盖而导致更大的伤害。所以白氏不顾生命危险的“伤生利他”行为实质上是道德的、善的。
2 记者责任与人道救援的冲突
这一冲突无论在新闻界还是在整个社会中,都是被讨论最多的新闻伦理议题。甚至在去年大热的韩剧《匹诺曹》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探讨,即在新闻采访中到底应该先对受害者进行人道救援还是先尽记者的采访之责。电影中白氏的抉择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即选择坚持新闻采访。体现在影片中白氏与同行的逃荒者和正在接受采访的政府官员突遇空袭,炮弹像雨点般从天而下,人们纷纷逃命,而白氏不顾性命不断举起相机拍摄,记录着遍地的尸体和敌军的狂轰滥炸,一个人胳膊被炸飞,他看了一眼顾不上帮忙选择继续拍照记录。
西方伦理学界中流行“电车”理想实验,该实验是说一辆飞驰而来的电车,如果不驶向左面的轨道压死一个人,就必定要驶向右面的轨道压死五个人。电车的司机应该驶向哪一条轨道?答案很明显是驶向左面的轨道压死一个人②。白氏的做法正是选择了通过记录逃荒人民的惨状和敌军的残忍将这一真相告知世人,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包括白氏所拍的著名的“狗吃人”的照片,不乏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这对受众的心理是一种残酷的挑战,会给受众带来恐惧和不适,甚至是对逝者的不尊重。然而正是这副照片推动了国民党政府对饥荒的关注和救济。白氏虽然是记者,但他跟随逃荒者一路走来是逃荒的亲历者,他的心情同所有经历逃荒、战争的人一样悲痛,也处于某种需要宣泄的状态,但他仍然没有放下相机,而是在拍摄完毕后用手中的枪朝着天空中敌军的飞机连续开枪表达愤怒。因此,白氏之抉择也应是大多新闻人的抉择,即选择最小损害而避免更大损害,选择最大利益而牺牲最小利益,从而使得“最大利益净余额”为善,白氏之抉择看似不符合伦理要求,甚至被认为是不道德,但因其结果净余额为善,因此,白氏选择是道德的,是必要恶。
3 记者作为记录者与参与者角色的冲突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这样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他指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相互交往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于新闻记者的角色讨论,早在拉斯维尔的《社会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就有论述,即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环境监视。学界也普遍认同“记者是事件的记录者,而非参与者”。
电影《1942》中也展现了记者白修德在作为记录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义务在当时大饥荒中的特殊情境下的冲突。影片中白氏不仅仅将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新闻发往美国,而更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责任,在政客之间斡旋,找遍高官最后通过于右任见到宋庆龄,克服重重困难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白修德说河南有人吃人的现象,而蒋介石反驳说:人吃人的事在中国不可能发生。最后白氏以真实的“狗吃人”照片使蒋不得不承认灾情的严重,启动国家救灾等救济程序。白氏的做法看似已逾越记者的职责,脱离了自身的职业本位,参与到事件发生的进程中,充当了为民伸冤的“包公记者”。佩斯塔那将良心定义为:“依据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对于自己的行为的道德性质的自我意识。”白氏之所以介入事件力求中国政府展开救灾正是出于自身的道德规范并且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使他不再单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去行动。其次,实质上新闻工作者最终目的都是要服务社会、公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白氏之所以高尚便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行为正是实现了新闻业的伦理和价值追求。
4 结论
现实中,新闻采访与新闻伦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而《1942》中通过白修德这一记者形象代替新闻从业者做出抉择,即恪守新闻伦理,献身于公共利益。“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白修德记者的作为值得新闻从业者学习,特别是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公民记者的涌现也使得新闻人增强道德责任感,把道德他律化为道德自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坚守自身的职业品格,以扮演好新闻工作者的角色。
注释
①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5.
②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2.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德锋.华语电影《1942》呈现的新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J].新闻春秋,2014(1).
[4]古福.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G2
A
1674-6708(2016)171-0047-01
王颖,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