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究①
2016-11-30王璇
王璇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9)
关于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究①
王璇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9)
体育类高职院校针对的学生群体是体育系的学生,体育专业教学是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改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创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将职业实用性融入其中,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就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 体育 教育 发展 改革
1 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1.1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性体育教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第一,专业性体育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们的教学目标存在不明确性。据调查显示,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过于陈旧,大都沿用以往的教学目标,缺乏新的思维,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第二,缺少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到目前为止,国家依然没有颁布与体育类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大纲,这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致使这样的教学大纲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第三,体育教学中的针对性差。目前大部分的体育类高职院校缺乏院校的教学特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第四,专业性的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不健全。体育类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思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成绩的提高。第五,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合理。在对学生们的评价过程中,学校过于重视学生们的书面成绩,而忽略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们全面的体育运动技能。
1.2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方面,老师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体育类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忽略了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良好指导,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制约,更不利于保证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短,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也是体育教学问题中的一大成因。大部分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体育教学模式不够完善,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使体育教学形式呈现出乏味,死板的状态,导致学生们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最后,体育教师缺乏教育特色。大部分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模式缺少新思路,不能够给学生们专业性的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长期发展。
2 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方向
2.1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转变教育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新思路,开展教育新思维,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不同的发展培养计划,增强学生们的专业性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树立终身体育学习观念,让学生们即使是在结束了自己的体育生涯后,依然坚持对体育的无限热爱。第二,应该以《纲要》为主导,开拓教学目标。在以《纲要》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特色,将体育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开展具有特色化和理论化的体育教学课程。第三,积极调整教学大纲的固有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凸显体育类学校的职业特色,紧跟时代的发展,将时代性与可行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课程的改革提供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将健身、娱乐和体育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课程改革的开展。第四,调整体育教学结构,开展特色教学。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应该开展特色教学,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2.2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于满足学生们的就业需求。教师要树立有就业特色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主导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要积极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开展特色课堂,为学生们就业后的生活环境提供一系列的充分指导,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得。同时将就业指导知识引入到课堂当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体验就业后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
2.3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体育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体育教育与兴趣培养,开展体育竞赛,激发学生们的体育精神。从实际出发,开展符合体育类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们进行最专业的教学指导,同时也要与3加强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实效性策略
学生就业需求密切相连,培养学生们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对身体健康的满足。增加课题种类,多开设竞技体育性的专业课程,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的技能培训,丰富课题资源,将软件设施与硬件教育相结合,实现教学改革的最大价值。增加对体育设施的经济投入,建立健全体育设备,为学生们的实践学习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教材与网络相结合,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们提供网络学习途径,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体育文化知识,带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们的课程学习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1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就业需求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要求,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与普通体育教学相结合,在基本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针对不同专业性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满足学生们就业的全方位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专门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部分,理论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实践学习则是帮助学生们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们懂得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起到积极的休息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们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积极扩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领域,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设施上给予学生们最大的保障,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们的课余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
3.2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实效性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满足体育教育发展。对学生们而言,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针对学生们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塑造全方位的优秀体育人才。就社会而言,有益于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体育类高职院校以为社会输送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为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和知名度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时也为专业的体育教学发展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促使体育类高职院校能够更多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全方位的人才。
[1]王晖,曹素琴,徐欣.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改革[J].成人教育,2012,32(1):111-112.
[2]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1).
[3]胡靖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
[4]王玉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
G807.4
A
2095-2813(2016)09(b)-011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10
王璇(1989,5—),女,汉,河北安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