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唐村心意六合拳枪的源流与传承(下)
2016-11-30魏美智
文/魏美智 王 浩
博爱唐村心意六合拳枪的源流与传承(下)
文/魏美智 王 浩
(接上期)
三、唐村心意六合拳枪的传承体系
明清时期唐村有四个武学堂依系千载寺文化建立:群英堂武学、恒心堂武学、心意堂武学、隆兴堂武学。以这四个武学堂为载体,唐村心意六合拳枪经李自奇、李春茂创编之后,立刻在武林广为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体系:
(一)李自奇传承体系。对于李自奇心意六合拳枪的传承,《李氏家谱》明确记载:“崇祯年山西、陕西传拳。”就是说在明崇祯年间李自奇曾经在山西、陕西传播他自己所创编的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该记载与山西、陕西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的传承情况相契合。到目前为止,山西所宣传的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的创始人为姬际可。姬际可的年龄问题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出生于清康熙年间,有的说他出生于明末清初,还有的经过考证认为他是明崇祯年间人。如果他是明崇祯年间出生的,从年龄看他与李自奇在山西传拳的时间节点非常契合,这为研究李自奇的心意六合拳和心意六合枪在山西的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先前也有人说姬际可出生于清康熙年间,那么,姬际可就成了李自奇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在山西传播的再传弟子。这一说法也很有研究的价值。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所谓姬氏得自华山的华山老人所授的秘诀,有可能与李自奇在陕西传拳、传枪也很有交集。
李自奇心意六合拳、枪在村内的传播人主要有:李牟、李允、李参、李栋、李友、李罄、李馨、李怀贡、李怀寅、李怀祯、李怀福、李怀兴、怀德恩、李怀启、李怀模、李怀义、李怀仁、李怀功。
(二)李春茂、董秉乾传播体系。董秉乾传承心意六合枪的记载,主要体现在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作《王堡枪源流序》中。该序记载:"王堡枪始传于吾王氏先祖仲锦公,谱载明季末受枪法于千载寺东三圣祠太极宫道门贤士董老人秉乾。老人仙乡武陟小董人也。据碑载相传,老人生于明万历庚辰,享年九旬有九而卒,仙逝后,葬于王堡村东南域道士坟茔,今墓尚存。老人练就武功绝技,乃拳、枪、棍法。拳,即十三势软手,枪、棍乃六合枪棍。且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何传于王堡者,有其渊源焉。仲锦公与唐村李氏乃系亲缘,常往返唐村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曾拜师于博公道长及李老人春茂大师之高门名贤董老人秉乾。仲锦公与老人最相契,谊情诚厚,董老人常留其舍,促膝长谈,甚为融洽,遂传绝技于公。仲锦公曾精心演练枪、棍、拳绝技,技艺娴熟,世代相传,二传廷臣、大理,三传振、倬,四传铸、明亮、熊渠,五传吾代多人。是时,吾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再拜唐村李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功力摧坚,所向无敌,誉名神枪。"
董秉乾是太极宫道人,他将心意六合拳枪传授给王仲锦。清乾隆年间,王氏的后人王安民将董秉乾传授的枪法整理成谱,对心意六合拳枪的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到了清嘉庆年间,声名更著。清嘉庆十五年,其第九代传人王霖苍佐获嘉县令熊公平宝丰、郏县诸贼,清嘉庆十八年又佐怀庆府知府袁公御滑匪于修武,王霖苍用枪法所建的功业,使王堡枪名声鹊起,当时流传于武林有两句佳话:“枪挑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枪者王堡枪也,拳者太极拳也。嘉庆皇帝闻之,特诏王霖苍进宫授枪,从此在怀庆府只知有王堡枪而不知有心意六合枪矣!
清乾隆年间,枪法大师王安民在李鹤林的指导下将先辈所传的枪谱加以整理,改心意六合枪为王堡枪,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了王堡枪的传承史上的第一次飞跃。自王安民而后,出现了许多为国建功立业的枪法大师。如前述王氏十一世,王堡枪第九代传人王霖苍,枪法绝伦,清嘉庆庚午年(十五年)佐获嘉县令熊公平宝丰、郏县诸贼,癸酉年(十八年)佐怀庆府知府袁公御滑匪于修武。其弟王景苍也和王霖苍一起参加了清嘉庆癸酉年(十八年)佐本府(怀庆府)知府袁公御滑匪于修武的战斗。王氏第八代王得炳传枪法于陈家沟陈洞(乳名),王堡枪第十代传人王椿年及其子王世臣,枪法绝伦,于清咸丰十一年随钦差大臣督办河南军务团练,毛公在归德(即今之安阳市)镇剿匪有功,赏六品顶戴。王堡枪第十代传人王万选于清咸丰二年随孙提督在湖南剿匪出力,赏六品顶戴。王堡枪第十代传人王克兴枪法绝伦,清同治八年佐河南巡抚兼提督李有功而获赏千总优先补用,赏戴兰翎。代人王克恭枪法绝伦,于清同治元年佐钦差督办河南团练大臣毛公擒毫刘功,赏戴兰翎。
除了上面说的有了功名的之外,还有许多枪法大师,如清嘉庆年间的王顺文、王得文、王者玉,清咸丰年间的王金年、王玉年、王桂新,清光绪年间的王学纯、王学复、王学明、王化生、王克攀、王璋、王树标、王恒心、王三顾等。清末民初及至现在精通王堡枪法的还有王兆瑞、王树桐、王树林、王树良、王树珍、王长胜、王长粹、王长禄、王长明、王志义、王景德、王景略等。
1.心意六合枪(王堡枪)在王堡村的传播
王堡枪在王氏长门的传承为:王仲锦传第二代王廷臣,三代王大理,四代王振,五代王倬,六代王铸,七代王熊渠、王爱渠,八代王顺文、王得文、王得炳,九代王椿年、王金年、王玉年,十代王世臣,十一代王丽生、王化生、王恒心,十二代王三其、王三元。
王堡枪在二门的传承(王安民支属的传播另加记载)。
王堡枪在三门的八代以前传承不详,第八代王者玉,九代王柞昌,十代王克兴王克恭、王克攀、王桂新,第十一代王鸣鸾,第十二代王兆瑞。
2.王堡枪在博爱县的传承
王堡村出身的拳师在本县教枪、拳的人很多,教出的弟子也很多。目前,仍保留王堡枪的地域有九府坟、上庄、西中道、吕店、上期城、柏山、义沟、七方、西庄、赵庄、赵郭、坞庄、北里等数十个村庄。师承关系清楚,有明确记载的有十一代王学复传九府坟(庄)的刘世聪、刘世明弟兄。刘世聪、刘世明为嫡亲弟兄,二人十分热爱王堡枪,学枪学至痴迷程度,自学王堡枪之后,弟兄二人就不上床睡觉,两人各睡在长板凳上,因板凳太窄,二人只要有一人掉下来,就唤醒对方开始继续操练枪法,三夏三秋农活大忙季节,也从没有放松过。每天傍晚二人从田地干活回来,端起饭碗夹个馍,边吃边往王堡走,九府坟距王堡村约8公里,二人边走边吃,什么时候吃完饭就往路边的野草丛中把碗一放,继续往前赶。深夜,在王堡学完枪之后,回来时再将碗带回来。天天如此,无冬无夏,终于学得一手好枪法。在博爱县还流传刘世明打出一个金牌徒弟的故事。民国年间,刘世明在吕店设场传授王堡枪。吕店村的王秉文练得一身好功夫,见刘世明在教王堡枪,心里有些不太服气,说道:“世明哥,听说你的枪法很厉害,能不能让小弟见识见识?”刘世明正在脱衣服,听了王秉文的话,反而将大氅穿在身上说:“好吧,你不是没见过我的凤凰三点头吗?今天让你见识见识!”二人持枪开始比试,未出一个回合,刘世明的枪尖便直逼王秉文的心窝,王秉文躲无可躲,只好纵身“挂画”挂到墙上,才躲过刘世明的枪尖。从墙上下来后,王秉文便拜刘世明为师,深造枪法。一九二八年全国第一次国术擂台赛在南京举行,王秉文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参加了比赛。比赛中他谦虚谨慎,沉着应战,一举夺得全国国术擂台赛的中等奖第十二名。据说,那次比赛还是宋美玲亲手为他们颁的奖呢。博爱县参加南京打擂的还有王堡村的王三其(岐)、唐村的李振兴等三十六人。
义沟村的王堡枪是王三其所传,王三其先后在义沟传枪法、无极拳、十三势软手等武功近30年,先后传郝玉和、郝金魁、郝维功、梁兆祥、李周(乳名)、郝红贞、赵培青、郝金杰等人,之后,郝红贞又传郝春平、郝小东、郝庄、张庆等人。
九府坟的王堡枪系王学复所传。王学复传刘世聪、刘世明,刘世聪、刘世明传刘心正、胡振太、胡振川、刘大振、刘心德等,又传刘体瑞,刘体瑞传胡子安、刘世文、王跃进、侯陆元、王墨启、王小创、张领头、赵小忠等,孙家誉传吕炳申、李清利、孙小线等。“文化革命”后的一个正月十五,王堡枪第一次登台露面,演练者是刘体瑞的女儿刘凤云、刘凤洁,孙子刘启成,那次表演,成为王堡枪没有失传的历史见证。
3.王堡枪在焦作地区的传播
王堡枪在焦作市以及修武、武陟、沁阳、温县、济源等都有传播。
焦作市上白作的王堡枪是王堡村王万选所传。王万选传博爱西庄吴华林,吴华林于清咸丰年间传至上白作的李隆延(李正府的祖父)、李克富,李隆延、李克富传李维彬、李维芝。李维彬传李正府。
4.王堡枪在陈家沟、赵堡的传播
王堡枪在陈家沟的传播有明确记载的始于清嘉庆年间。时年,陈家沟的陈洞曾到王堡学习王堡枪。据徐震所著的《太极拳考信录》记载:陈家沟文修堂本有枪法自序一篇,篇末有后学王得炳谨志,后一行题乾隆乙未梅月之前一日重录,又后一行署道光癸未桂月张文谟号开周重抄。此后即为枪棍法若干页其后又记一行云: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倍村得来。此后又一行云:张开周重抄谨志……吾尝以此问陈子明,君曰:此非陈家沟习外来武义之证呼?子明曰:王堡即上文之王倍村,堡倍习近,故此讹为倍。其枪陈沟亦习之。另据《和式太极拳谱》记载,赵堡镇刘世鹏先生存有陈鑫手写的两本拳谱。陈鑫抄本的拳谱纤细记载有:“枪法自序腿法、身法、枪棍字解缠捉棍总目缠捉棍直接小使手总目小使手直解大使手总目大使手直解等。”这都是王堡枪谱的内容。这个事实说明,王堡枪和陈家沟的太极拳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交流。一代太极宗师李景炎也在王堡学过枪法。他的老师是王堡枪的第十二代传人王璋。王璋枪法绝伦,授徒千人。李景炎是王璋弟子中的佼佼者。
5.王堡枪在外省的传播
王堡枪在河北、山东等地都有传播。据博爱的赵庄村的人说,在解放前,每天夜里村里都有年轻人练王堡枪。一天,一位山东客商到了赵庄,看到年轻人练枪法,内心技痒,不由得上前指出年轻人枪法的毛病。赵庄人看到该人功夫不错,自知不敌,赶忙到七方村找老师救场。七方的一位赵姓老师到后,即与山东客商比试枪法。那山东客商不小心把赵姓师傅腋下的衣服挂破,赵姓老师心中不太自在,便上步一个劈缠,将山东客商缠到路边的粪坑里。山东人不服,相约当月下旬再来比试较技。当月下旬,山东客商依约前来,并找来他的师傅助阵。那山东老师来到赵庄,经与赵姓老师交流,得知两家学的都是王堡枪,为同门,便握手言和。这个事实证明,王堡枪在外地都有流传。
(三)李克复传承体系
李克复是唐村李氏李从谆支系的第九代,自幼习武,年轻时就成为著名的武术家。千载寺曾有一通《武魁·李克复传碑》,简要记载了李克复的事迹:李公克复,字巍,名魁,万历癸酉生诞龙辰。六岁习武,拜枪圣门,悟灵聪慧,造枪心意、八母神韵、六合缠技,十八成名,功夫无敌。河内武庠,授枪皖晋,豫东传把,武甚慕焉。
李克复造枪心意、八母神韵、六合缠技的重要师承者为安徽人程冲斗。程冲斗(1561—?),明代著名武术家。字宗猷,又字伯嘉,号新都耕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人。少年时四出远游,访师求艺,刀、枪、棍、弩诸方面,皆有较高造诣。他在《长枪图说》中说,他的枪法得自河南李克复传授,得八母枪、六合枪之传。程冲斗后来又到少林寺进行武术交流活动,将心意六合枪拳传播到少林寺。
李克复心意六合拳枪在唐村传李伦、李仲、李俊、李信、李仲、李友、李笈等。由李仲再传枪拳于李元钦、李元臣、李占鳌、李元善、李元明、李元清、李世鳌、李元祯、李元祥、李怀理、李怀典、李怀琛、李如松(字标)、李如椿、李如圆、李如相(奋武校尉)、李如椿,李如松再传枪拳于李鹤林、李福禄、李福贵、李国宝、李国隆、李国金、李琪昌、李国兴、李守贵、李守义、李守业、李森林、李在林、李柏林、李杨林、李顺林。
(四)李友传承体系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开字佑,号友,配吴氏,行二,生二子,长怀启,次怀元字生明。生于万历二十九年,崇祯十三年被诱入闯贼营为将。十七年李信遭杀后,其生死不明,身无所终。早年千载寺习拳,文武双修。据济源勋掌原氏家谱记载和济源勋掌民间传说,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后,李友身负重伤,逃到济源勋掌避难。伤好后,在济源传授神拳。据勋掌武术名家酒小郎所藏《神拳拳谱》记载,济源神拳应该是李友根据自己所学唐村通臂拳、心意六合拳改造而创作的。其理论主要有:神拳身法,九要论,交手法,勇战心意枪法,勇战心意枪总法,练气秘诀,下炼金丹法,气法,刀法势,八势进人法,吴公棒,吕公八打势,神沙棒,太极动静,金刚手,六合心意拳,黑虎拳歌,神拳歌,二路洪拳歌,二路炮锤,十二回短打,清风刀法,华山老人密授调气图说,用功四十九字,各手式,十八大栾枪歌,小栾枪,双锏。
九要论是心意六合拳枪的重要理论。从神拳身法、九要论看,济源神拳确实是李友所传,原因如下:
第一,该本《九要论》之前的文字是他本《九要论》不载之秘密。该本所载的身法、手法、技法是其他本所没有的。其中的八字诀“滑、利、渡、切、沉、坠、钻、腾”,与其他心意拳谱所载之八字诀有很大不同。又如,“站如猛虎,用如飞禽。抬手不要空抬,法(发)手要从腰上来。内有三焦。三元、三齐、头属上焦;腰属中焦,是枢机之一;腿属下焦,有鬼眼穴。内磊拦马,外磊脚心,不跪不翻之要元。拦马磊胯眼”,其中有关“内磊拦马,外磊脚心,不跪不翻之要元。拦马磊胯眼”等都与其他本的记载有很大区别。
第二,从整体内容上透露出心意、太极同源的秘密。这篇有关拳术身法、手法的论述,不仅有心意拳的内容,也有太极拳的有关内容。比如配四隅、三停、三平、三圆、三齐等内容,与太极拳的身法、手法要求基本相同。
第三,从文字中透露出地域文化的秘密。这篇文字中有几个特殊的字眼是非常独特的,别的地域所没有的。一如:肋肢。肋,肋骨也,也称肋巴骨。将其称为“肋肢”的,在怀庆府独有,唯博爱县的人如此称呼。现在博爱县所在的地域,过去统称清化。清化人员构成大致有三种:一是土著的清化人,二是从山西洪洞过来的移民,三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刘邦带领的江苏、安徽一代老弱残兵战后安置在清化的。因此,三种语言交叉,互相影响,互相融化,又形成了独特的清化语言。这些语言与同是怀庆府的周边县区也有很大差别。如水,发音为“肥”;书,发音为“夫”;母亲称呼为“焖”;夜晚,称为“黑来”等等。
“肋肢”。“何为肋?肋骨也,而俗语所谓肋肢”一句中的“肋肢”,就是一句博爱的地方方言。在博爱方言中,肋骨不称为肋骨,而称为肋肢,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谷栾”。“胯开满,则胯元(圆);肩滚足,则肩元(圆)。发手相顾,着意两个指尖,欲发一,将发一条线。法(发)出如箭快。法(发)到如雨点。此乃法(发)手之元也”一段中的“欲发一”的“”二字,《康熙字典》、《辞源》、《辞海》都不载此字。这是根据博爱的方言杜撰出来的两个字。但是,这在博爱方言里的意思却是十分清楚的。它的意思是收、收回的意思。该句的整体意思为:在发手时,两手要相顾,着意于两个指尖,使两手指尖成为一条线,欲发的时候只有先将两只手缩回来(回来),发出的时候才能如箭一样快。
“三楂”。楂在“腰动俱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用三楂半至脚心,不丁不八,十指平少,从容和缓,平头正脸”句中的“所用三楂半至脚心”的“楂”字,是一个别字。该字应为字,其意思为从大拇指尖到中指之间的距离为一。这是博爱地方用来量距离的简便的方法。论,而不论尺寸。
“深”。“头属上焦、头一深伏将军“中的”深“字博爱土语读作chen,平声,意与伸字相同。伸,博爱土语也读chen,平声。伸展的意思。
第四,从版本上透露出《九要论》源流的秘密。酒小郎所持的《神权拳谱》,是神拳拳谱的最完整、文字最准确的版本。
地域文化是排他性的。这些博爱所特有的文字,隐藏着《九要论》的作者的排他性秘密。就是说《九要论》的作者必须是博爱人,或者是在博爱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的人。
(五)李鹤林传承体系
有记载的李鹤林传播体系主要有四支:
一是王安民支属。据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作的《王堡枪源流序》可以看出,王安民是师从李鹤林并进一步学习深造了心意六合拳枪的。这对心意六合枪后来被称为王堡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鹤林武功文德在当时堪称一流,正是有了李鹤林的传授,王安民才能够将先祖王仲锦所传的枪法整理加工为枪谱,这对后来心意六合拳枪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王堡枪在二门五代以前传承不详,第七代为王安民,师承李鹤林。第八代之后的传播为:八代王国桢,九代王霖苍、王景苍,十代王万庆、王万选,十一代王学纯、王学复、王(佚名),十二代王琚、王、王璋、王琬,十三代王树桐、王树桢、王树勤、王树标、王树霖、王树良、王树珍,十四代王长佑、王长粹、王长六、王长胜、王长明,十五代王景略、王景德。
二是苌乃周支属。苌乃周(1724—1783)字洛臣,号纯诚,又名苌三。河南汜水(今荥阳)人,祖籍四川。明代指挥使苌宋忠之后。自幼酷爱文、武之学,先以文显,为科考贡生,后习枪捶之术。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武科获隽杰士第三名。乃周一生勤于授徒传艺,门徒数百人,著作有《苌氏武技书》。王安民《王堡枪源流序》明确指出苌乃周是王安民的师兄,他与苌乃周共同师事于李鹤林。从苌乃周著作中的有关太极的论述可以证明苌乃周确实是曾经师事于李鹤林。苌乃周所学的“桓侯八枪”与李友传到济源勋章的枪法是一致的。
三是王宗岳支属。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曾经在唐村教书。在此期间,师事于李鹤林学习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枪法,著作有《阴符枪谱》。有好事者将王宗岳的《阴符枪谱》与唐村心意六合枪谱进行了详细对照,发现所谓《阴符枪谱》即是李鹤林所传的心意六合枪的缩略本。
四是唐村支属。李鹤林传拳枪于李永达、李永适、李如祝(字建钺)、李国相(武举)、李大林、李国林、李万全、李万潮、李万生、李万海、李万池、李超全、李超顺、李超福、李纯清、李仕清、李聚清、李长春、李长德、李全清、李春清、李秋清、李冬、李协清、李林清、李万清、李载清、李和清、李奉清、李德清、李明清、李蓬清、李芳清、李臣清、李河清、李同清、李有德、李素清、李广清、李君清、李有同、李有库、李有六、李有敬、李有乾、李有道、李永浩、李永清、李永兴、李永成、李永常、李永世、李永平、李永合、李永和、李永龄、李永奎、李永聪、李永发、李永昌、李永忠、李永义。
李鹤林的儿子李永达传六合枪法,拳法于李维贤、李维现、李维功、李德茂、李恒茂、李大来、李敬来、李恭来、李温来、李朝来、李遂来、李进来、李合来、李知来、李同来、李凤来、李太来、李杰来、李德元、李应元、李嘉广、李嘉云、李嘉香、李嘉连、李嘉智、李嘉义、李嘉鼎、李嘉全、李嘉德、李嘉言、李嘉名、李嘉阴、李嘉瑛、李嘉瑞、李嘉番、李嘉臻、李嘉际。
李鹤林的儿子李永适传六合枪法拳法于李嘉兰、李嘉芳、李嘉壁、李嘉琦、李嘉福、李嘉谷、李嘉坤、李嘉绩、李嘉宽、李嘉祥、李嘉会、李嘉琦、李嘉福、李嘉谷、李嘉坤、李嘉绩、李嘉宽、李嘉祥、李嘉会、李嘉功、李嘉忠、李嘉年、李嘉金、李嘉武、李嘉龙、李嘉怀。李嘉文、李鹤林的孙子李嘉臻、李嘉际传六合枪拳于闫翠峰(大清翰林)、李全来、李凤岐、李全顺、李花元、李全兴、李全勤、李年、李俊富、李俊建、李俊彦、李景彦、王法炳、李俊德、李振兴、李广恒、李金水、李金升、李金光、李金玉、李金兰、李金光、李金典、李立堂、李立升、李梅溪、李兰溪、李连溪、李晴溪、李同溪、李澄溪、李沂溪、李云溪、李广福、李广椿、李广文、李广和、李广荣、李广畜、李广成、李广党、李广智、李广华、李广道、李广美、李广彩、李广元、李广禄、李广居、李广誉、李广舟丶李广存、李广云、李广温、李广先、李广信丶李广善、李广龙、李广兴、李广湖、李广源丶李广翰、李广龙、李振兴、李广恒,广桓又传六合枪于李振芝、李应和、李应关、李应瑞、李应松、李应桐、李应榆、李应椿、李应松、李应福、李应林、李郁生、李福生、李玉佩、李海云、李继云、李福云、李霆云、李景云、李太成、李太和、李太荣、李太恒、李太兴、李太合、李太义、李太山、李太长、李太礼、李云峰、李月峰、李群峰、李太福、李太典、李太郁、李太勋、李太然、李太栓、李太升、李太荣、李太有、李太万、李太盛、李太海、李太林、李太忠、李太雁、李太有、李太万、李太盛、李成明、李成祥、李成功、李俊祥。
四、唐村心意六合拳枪的现状与前瞻
(一)唐村心意六合拳枪在武林中的地位的变化
在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注意枪法。因为枪是行军作战重要的实用武器。因而无论在军队还是在民间,枪都比较受到重视,练习的人都比较多,出现的枪术高手、枪术大师比较多。唐村心意六合拳枪创于明末,兴盛于清,衰于清末与民国之后。清朝末年,清政府对外谄媚,对内镇压民众,使王堡枪的传人们打消了用自己的枪法为国建功立业的想法,转而成为为富裕之家看家护院的家丁,或者成为民间守家自卫的武装。随着热兵器的发展,心意六合拳枪用于作战的作用逐渐消退,作为民间武术艺术的作用逐渐增强。每年的正月十五,王堡枪作为民间表演,吸引着许多观众,逐渐成为一种观赏艺术。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之后,国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康,枪的实用价值逐渐降低。所以学枪法的人逐年减少。
(二)枪法与人民的生活与健康关系正在发生改变
枪的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不像拳那样便捷,可以随时随地练习,可以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这也是枪术习练者在民间减少的重要原因。
(三)枪法名师少,逐渐沦落为表演艺术
就目前博爱县心意六合拳枪的传播来看,真正的名师名手不多。心意六合枪枪术动作二百多个,现在很多枪法的习练者停留在十六缠的学习阶段。真正可以称得上名师名手的就只有李正府,其从小练枪,称得上有功夫的。李正府86岁,还可以单手挑得起丈二长的大枪,其功夫很多被称为武术家的人所不及。
(全文完)
(编辑/张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