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阿拉木图:千年古城刮起中国风
2016-11-30刘自良
◇ 文 图|本刊记者 刘自良
“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阿拉木图:千年古城刮起中国风
Experience China in Kazakhstan Alma-Ata: Wind blows from China to the One-thousand-year old Ancient City
◇ 文 图|本刊记者 刘自良
2016年8月26日至9月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牵头组织,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四省市新闻办承办的“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历史文化名城阿拉木图举行。6天时间里,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奉上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盛筵,在哈萨克斯坦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
“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系列活动包括开幕仪式、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设立中国馆、中国智造展、《丝路情长》综艺晚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中国图片展、“熊猫走世界”旅游推介会等活动。重庆承办了系列活动中的“中国馆”及“中国智造展”。
中国书房揭开神秘面纱 重庆元素精彩呈现
在哈国家图书馆建立传统韵味与现代技术相交融的“中国馆”是本次活动的一场重头戏。中国馆开馆仪式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崔玉英在致辞中说,阿拉木图“中国馆”整体布置具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智能化管理,馆内不仅有介绍中国政治、经济、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等各领域的优秀图书和精彩影视片,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使当地民众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认知中国。
中国馆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建设,采用半开放式展厅结构,“绿色、智能、现代”三大元素贯穿始终,呈现一个现代的、智能集成化的、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中国式书房,古典的琴棋书画实物与现代的智能化场景交融,为哈萨克斯坦人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感受、体验和认知中国的机会。
走进中国馆,我们可以感受到青烟飘渺沉香回味,二泉映月耀中华,高山流水觅知音。科技与文化相融,古典与现代齐飞。中国文化体验区、中国图书展阅区、智能生活体验区交相辉映,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等中国元素贯穿始终,悠悠的古琴声,红红的中国结,纸制的铜梁龙,以及夏布画上的吊角楼,让一批又一批阿拉木图市民在此驻足。
中国馆现有3012种7267册图书及119种995册影中国音像出版物,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重庆市、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捐赠。图书涉及中国历史、教育、汉语、经济等内容及当代中国主题纸质出版物,使用一体机阅览的电子出版物及其他影视片光盘,包括中、俄、哈3种语言版本。还可欣赏到重庆画家侯耘的油画作品《巴渝十二景》以及具有浓郁巴渝特色的吊角楼夏布画。与此同时,展馆内借力先进的VR技术、物联网光环境技术及低碳节能技术等打造的智能生活体验区,以小见大,折射智慧城市。
哈萨克斯坦著名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兼汉学家阿乌艾佐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中国馆”的建立,为哈民众近距离感知中国打开了一个窗口,哈中两国应继续扩大人文合作。他认为,哈萨克斯坦民众渴望了解中国,中方这次赠送给中国馆的图书和音像制品肯定会受到当地读者的欢迎。对于那些打算到中国留学的年轻人以及同中国人做生意的哈萨克斯坦商人来说,“中国馆”的建立很有必要。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阿拉木图市民,有的翻阅图书,有的对馆内的各类文创产品兴趣盎然。一位年轻女子正在一笔一画练习书法,她叫季诺伊达,是一名经济系的大二学生。她对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早已熟稔,但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此次季诺伊达见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重新燃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情:“虽然中文很难,但我希望总有一天,自己能够阅读这里的中文原版图书。”
“重庆智造”人气爆棚
作为“感知中国”系列重点活动之一的“‘智·生活’—中国智造展”,以“智·生活”为切入点,“绿色、智能、现代”三大元素贯穿始终,分为“智造工业展”“智联生活展”“智慧城市展”三个主题展区,共有50家中国企业及科研单位近百项产品、技术参展。在这个展览中,“重庆智造”组团亮相,石墨烯、蓝宝石、铝合金等新材料产业以及笔记本电脑制造、电子信息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精彩呈现。
最大的惊喜来自“VR夜游重庆”,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重庆山城的夜色美景,这是一段航拍的全景视频,可以俯瞰美丽山城晚上的繁忙街道和灯光。阿拉木图当地市民波特木(音)体验完后,竖起了大拇指。他说,自己对始于重庆、途经哈萨克斯坦的渝新欧国际班列有所知晓,但此前对这趟班列所运输的重庆造电子信息产品并不了解。这次亲自体验后才知道,在距离阿拉木图东南数千公里之外的重庆,竟然能生产出国际水平的产品,可与欧洲发达国家产品媲美。
渝企在哈成为“香饽饽”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重庆智造展人气爆棚,渝企在哈成为了香馍馍。8月29日上午,阿拉木图KAZZH0L酒店,重庆代表团与哈萨克斯坦一家公司的商务谈判如期举行。令人意外的是,中方刚刚介绍完拟投资项目,当场被哈方邀请签订战略合作协定。短短5天时间,“重庆智造”天天有新的合作意向,屡屡签订战略合作协定。据签订协定的重庆企业介绍,如果在未来1至2年这些战略合作得到落实,涉及投资或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是“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中国智造展取得的可喜成果。
除了“重庆智造”产品深受欢迎,展场搭建所使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也受到当地人青睐。重庆黑盒文化公司用环保纸板代替传统展具,借鉴中国古建筑的榫卯技术,为展场提供了全部展板、展具、会标以及桌椅凳,让人耳目一新。当了解到这种材料可重复使用、成本只有木板的一半、施工时间可节约三分之二时,阿拉木图会展商纳得(音)当场表达了代理销售的合作意向。
中外媒体关注 部长点赞
此次活动引起中外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以及重庆、四川、河南、湖北等省级主流媒体,《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共青团真理报》《哈萨克斯坦实业报》、哈巴尔电视台、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哈通社)等当地主流媒体都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哈文化体育部领导认为,“中国馆”的建成有利于增进哈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对中国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的认识。“非常好,很有特色。”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参观完中国馆和中国智造展后,如此评价。她认为,重庆把文化外宣延伸至经贸交流,赋予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更强的实效性。
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也给哈萨克斯坦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当地民众表示,尽管中哈两国是邻国,但相互了解仍显不足,举办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希望中哈双方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与经济共舞,借助“感知中国”平台积极开展经济外宣,也促使了一批“重庆智造”走向国际市场。为充分用好中国馆,重庆方面已经和哈方达成协定,“中国馆”将成为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的常设场馆,不但会常年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还将成为常年展示“重庆智造”的重要平台和阵地,以此持续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特别是“重庆智造”的影响,促进双方文化和经贸合作。
链接:
“感知中国”活动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品牌活动,自1999年以来已访问法国、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缅甸等五大洲近40个国家。“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系首次走进中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