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仰,不忘初心,打好每个党员的思想底色

2016-11-29崔荣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信仰党员

崔荣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9-000-02

摘 要 基层党支部、特别是党员队伍“没出问题”、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先进党支部,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取得党建新突破,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困惑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我们针对本支部党员队伍的构成特点和工作实际,在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党员 信仰 思想

一、误区和困惑

一直以来,我们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某些认识误区,以为基层党组织只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管好党员队伍,每个党员都能脚踏实地、干干净净地做好本职工作,管住手管住口,保证不出问题,基层党的建设就“到头”了。而这正是我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具有可考核性的党建模式,除此以外,我们就没什么可做了。

这种误区导致两个困惑:第一,以“不出问题”为标准,我们的工作似乎已经很圆满了,但是,党建工作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第二,“不出问题”的合格党员和守法公民的区别是什么?

党员的先进性在于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理想就是现代化”,作为特大型建筑企业,我们所从事的正是现代化事业,而且无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当然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工作的。工作中经常和巨额资金打交道,我们没出过任何问题,因而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好了,我们只要保持就行了。

因为自豪而自满,甚至沾沾自喜,一度成为党员队伍普遍的思想苗头,这种倾向也影响到了党支部本身,以为我们的党建工作“还可以”,无需更进一步。

带着这些困惑,支部一班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反复查找差距,分析思想根源,探讨提升途径。经过学习和讨论,我们认为:虽然绝大多数党员的日常行为基本符合党章要求,但最大的差距在于理想信念,在于信仰。党支部书记张端幸同志建议把这个看法提交全体党员讨论,很快形成了共识:党员与其他公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想信念,在于信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准,就应当抓好信仰建设,打好每个党员的思想底色。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每个党员都牢记在心。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和我们党的阶段性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我们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关系?许多党员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思想上还缺乏应有的清醒和自觉,还算不上一个“有觉悟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信仰型政党,而不是选举的工具,党员对党的信仰不自觉、不坚定,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又怎能始终成为合格的党员呢?

找准了差距,便有了努力方向。然而,要在信仰建设上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绝非易事,而且,其成效高低也很难考评,搞不好将劳而无功。但我们还是决心尝试。建党之初,党的创始人都能理解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今天,大多数党员的受教育程度远非老一辈创始人可比,如果我们反倒理解不了共产主义,实在有愧先贤,不可思议。所以,重建信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遵循认识规律,创新学教形式

高学历、年轻化、党员分散,是本支部党员队伍的突出特点,绝大多数同志文化素质高,年轻活跃,思想敏锐,理解力强,这正是我们尝试信仰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信心所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学教形式,采用平等讨论、共同提高的互动方式。但是,当我们定期围绕“什么是信仰?信仰对人生有何意义?”的主题组织讨论时,几乎进行不下去,大家觉得虚无缥缈,无话可说。我们请党建专家来辅导,结果也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成效甚微。我们陷入困惑,一度打算放弃。但我们坚信,思想建设是党建的根本,而信仰建设又是思想建设的根本。我们的思路是对的,问题在于如何选好切入点。

兴趣点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只有从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入手,才能展开讨论,深化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成人教育也是如此。那么,人们共同关注的是什么呢?工作、收入、住房、婚姻等等,是眼下年轻人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大家工作是稳定的,收入不菲,经济上无需忧虑,美中不足的是工作流动性强,经常与家人分居两地甚至多地,但大家也都习惯了。那么,他们的困惑到底是什么呢?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人生目标模糊,内心世界空虚,是许多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普遍存在的隐性危机。尽管如此,但大家却很少谈人生、谈未来,更遑论理想和信仰。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原理中去寻找。支部一班人率先学习有关原著,通过讨论,我们逐步悟出了一个道理:一百多年前,《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够征服全世界无产阶级?那是因为《宣言》回答了无产阶级的命运问题;建党之初,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华大地迅速传播?也是因为它回答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问题。命运,是个人和人类的根本问题,只有抓住命运,才能确立信仰,这是信仰建设的规律。要真正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就必须把握共产主义与现实问题的深刻关联。

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大家果然对“命运”这个话题有兴趣,讨论起来也很热烈,但往往就命运论命运,越说越玄乎,而且跳不出个人的狭隘视野,更与共产主义信仰挂不上钩。我们组织大家重温党的十八大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于是豁然开朗!

我们的体会是:平等讨论,是解决认识问题、推进思想建设的最有效的方式。

三、让大道理观照个人命运,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深刻,就能说服人;所谓深刻,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抓住根本,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是使党的信仰和指导思想扎根党员心灵深处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现实还有没有解释力呢?回答是肯定的。

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关于人类命运的学说,所以,我们党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和“解放全人类”的目标一脉相承的,而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放全人类。 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所有这些挑战,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原理才能真正解释并彻底解决。起初大家认为这个论断只是“大话”“空话”,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觉得未免牵强。我们请有关专家围绕这个论断进行深入讲解,其中一段名言使我们脑洞大开。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课后,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对这段名言进行反复朗诵,加深理解,大家觉得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眼下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根源仍然在于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而且还在激化;“历史之谜”就是人类命运之谜,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答人类命运。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理论具有如此深刻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而它又是那么浅近易懂。

同志们思想开窍了,我们便紧抓不放,顺势引导,把共产主义信仰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观照人生,让信仰入脑入心。个人命运永远和人类命运密切联系,人生的困惑归根到底是人类危机的折射。在全球化时代,一旦人类大难临头,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真正关心个人命运,就必然关注人类命运,就必然信仰共产主义。这些逻辑关系很快就理顺了。

共产主义是美好的,但它能不能实现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按照历史规律办事,就将无往而不胜。共产主义既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它就一定会成为现实。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就是要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这两大矛盾能否解决呢?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就一定能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为,科学发展将使人类能够“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全面发展将使每个人都成为健全的人,人们将“按照人的关系和他的邻居相处,不必担心别人会用暴力来破坏他的幸福”, 社会关系将变得高度和谐。而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正是我们党的现行方针政策,也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以往我们没有理解这一点,没有自觉的意识。这就是有无信仰的区别。

现在,我支部所有党员都已熟记马克思的上述名言,有的同志还主动搜索经典作家有关共产主义的其他论述,并联系中国梦、改革开放、三个代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融会贯通,内外兼修,自觉地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在思想上志存高远,真正获得了人生的方向感和价值感。

党员思想境界的升华,迅速影响到其他职工,他们主动向党员看齐,与党员交心,做党员朋友。目前,很多非党员职工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信仰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