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工具”与“人文”相辅相成

2016-11-29金莉莉陈可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石壕吏工具性语文课程

金莉莉 陈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人文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重“工具”轻“人文”,新课改的实践中又有矫枉过正的倾向:重“人文”轻“工具”。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在教学中要并重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必须用两条腿走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从三个环节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解读双重性质,内化学习目标;关注主体主导,牵手“语文”“对话”;改变作业形式,开展探究学习。

语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下列几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非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语文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更新,新的课程观念正在逐渐被认同和接受。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充满朝气的课改春风的沐浴下,课堂已成为学生自主遨游的天空。以牺牲工具性来张扬人文性,“语文”渐渐虚空,这将使孩子贻患无穷。现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重新审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让语文课还原“语文”本色,让“工具”与“人文”相辅相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服务。

一、解读语文双重性质,内化学习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给学生设置的目标是:(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2)通过表演和点评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3)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4)朗读背诵《石壕吏》。其中(1)(4)目标重在工具性上,(2)(3)目标重在人文性上。目标的统一,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有章可依。

二、关注“主体”“主导”,牵手“语文”“对话”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现在的课堂学生主体作用突现了,但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的主体性由于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教师的“失导”而走向脆弱、抽象、虚假、盲目。有些“教学对话”放任让学生大讲“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结果也失落了“知识建构”(在这里,主要是阅读知识、技能、策略、态度)的原本意义。只有同样重视研究本来应该占据“阅读对话”主导的另一方,这样教师才不至于甘当学生“伙伴”而忘记了自己“教”的专业角色。

新课程强调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如何在对话中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尊重学生是否意味着放弃评价?能不能一味让学生天马行空,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对话中必须体现出来,首先在对话的组织和推进中,教师对对话的内容,对话的时机掌握主动权;其次在对话过程中,在学生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对话向更宽更深处进行。

三、改变作业形式,开展研究学习

传统的语文作业都是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注音、释义、抄写、造句、阅读训练等都偏重于实践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语文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语文的外延无限广阔。语文教师要在作业的设置上,融“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

第一,利用语文新课程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探究性题目,这些题目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生命,生命》文后第二题是:将这篇课文跟下面一篇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作业的性质是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

第二,利用教材选文的延伸迁移。新课程新大纲要求学生阅读量为400万字,而我们的学生能主动达到此目标的寥寥无几。在学习名家名作的过程中,虽然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但广泛的涉猎尤显重要。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浏览《朝花夕拾》,了解少年鲁迅的生活与情趣;学了《孔乙己》,可泛读《呐喊》,明白不止是孔乙己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学了《背影》,可翻阅《冬天》《绿》《荷塘月色》《悼亡妻》,走进朱自清的内心,感受他平淡朴素文字下深蕴的情感。

第三,设置综合性探究活动。这是学生语文学习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既要利用教材中的综合活动主题,又可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并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的作业为改写《石壕吏》,阅读“三吏”“三别”及《兵车行》,学生完成作业必须有自己和文本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作业二通过同主题的类比阅读,可加深加宽和原文本的对话,反过来和原文本的对话又促进个体和新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求知过程并未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反而走进一个全新的对话世界;同时,又由于语言文字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对话的再次进行。

如果说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飞翔,那么“工具性”“人文性”就是那一双翅膀。失去翅膀对飞翔意味着什么,每一个语文教师比谁都清楚。愿我们让这一对翅膀都一样的矫健,这样,他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2]姚大平.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

[3]佚名.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胜.

[4]钱梦龙.导读核心理念的当代解读.

[5]林润生.深入认识学科,正确把握语文教改方向——论《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把握.

猜你喜欢

石壕吏工具性语文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石壕吏》教学案例的反思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