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施教
2016-11-29李新华王代娣
李新华+王代娣
妙计施教 沉默 “责问家长”
当学生不顾别人的反对,任意影响别人的时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当学生犯错总是把责任推卸给家长的时候,老师与家长沟通配合,“责骂”家长让孩子受到影响,承担歉疚和自责,从而改正错误。
作为一名教师,整天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相处本非难事,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的家庭环境使孩子们的教育复杂起来,对他们必须巧使妙计、因材施教。有几件事想起来就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
一、沉默
开学第一节课,我拿着书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却是小强和小松正在打架。见我进来,同学们的目光一齐射向我,他俩也停止了打架。小松乖乖坐下,拿出课本;小强双手叉腰,昂着头,瞪着眼看着我。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小强的“底细”——调皮捣蛋,老师们大多拿他没办法。看着他不驯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冷处理。于是,我向他摆了摆手,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径直走上讲台,说:“同学们,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他迷惑地看看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下课后,我对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神飘向旁边。
下午到校,我走进教室,依然没找他,只是面向他,深深地看了一眼,他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
站队放学了,我把目光转向他,还是没说什么。他身子扭了几扭,非常不自在了。
我回到办公室不久,他就来到办公室,主动承认了错误,我们又谈了很久……
从那以后,他很少在课堂上惹事。
二、谁再说一遍
我正在整理学生的学籍,小栋来告小冰、小儒不知什么原因打起来了。我让他们俩到我办公室。
两个人一进办公室便各自大声地诉说着自己的情理及委屈。我看了他们一眼,没吱声。两个人嚷嚷了一阵,停下了。我抬头问他们:“你们刚才说的啥,我没听清,谁再说一遍?”两个人又大声地诉说起来。嚷嚷了一阵,两个人又停下来不说了。我抬头问他们:“你们刚才说是谁找的事?我没听清,谁再说一遍?”两个人又说起来,不过这一次的声音明显减弱。等两个人停下嚷嚷,我问他们:“到底是谁找的事?我没听清,谁再说一遍?”这一次两个人都是张了张嘴没出声。我问:“怎么了?谁说?”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我让小冰先说,然后低头整理起学籍来。小冰嘟嘟哝哝说了一遍,我说:“哎呀,我整理学籍了,没听明白,麻烦你再说一遍。”小冰又嘟哝了一遍。他说的过程中,我接了一个电话,接完电话,我说:“哎呀,你看我还是没听明白。小冰?”小冰说:“让小儒说吧。”小儒啰啰嗦嗦地说完,我皱着眉头,揉着太阳穴说:“我今天怎么还听不明白了呢?小儒?”小儒刚想说,小冰说了:“老师,我们都有错。”“嗯?真的?你错在哪里?”小冰说:“我不该骂小儒小死驴。”“还有吗?”“不该把小儒的鞋扔了。”“小儒,你呢?”“我……我……”小儒支吾着。“看样子,小儒没错,都是小冰的错。是不?小儒?”“也……也不是……我不该踢小冰。”“哦?”“不该在同学给我拾回鞋后,继续追上小冰打他。”“你们都有错?”两个人都点头说:“都有错。”“现在你们想怎么办?”小冰说:“小儒,对不起,我不该骂你,不该扔你的鞋。”小儒说:“我也对不起你,我不该追着打你。”“就这样了?”“今后我们不打架了。”小冰说。小儒也连忙点头。还没等我说什么,小冰腆着个脸说:“老师,我们知道错了。真知道错了!”
三、“又没给你弄坏,这么小气”
小刚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一下课,小刚就打开同桌的文具盒,摆弄同桌的新自动笔,同桌马上阻止,怕他把自己的笔弄坏了。一转眼他又跑到另一个同学那里看其他的东西了。他一会儿拿了这个同学的尺子,一会儿又动了另一个同学的瓶子,总不消停。可是别人一说他,他就不停地嘟囔:“又没给你弄坏,这么小气。”这让大家感到非常反感。
我找来几个同学,悄悄交代了几句。
从那天开始,不是小佳给他动文具盒,就是小宇拿他的橡皮,再不就是小远拿他的帽子……他烦的时候,同学接着说:“又没给你弄坏,这么小气。”
他来找我告状,我就问:“他拿走你的东西不还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给你弄坏了吗?”他说没有,于是我说:“又没给你弄坏,别这么小气。”
不出三天,他就草鸡了,来找我。
我问他知道大家乱动他东西的原因吗?他有什么感受?他说了他的感受,并且决心再也不乱动同学的东西了。
四、“问责”家长
“老师,小方去小卖部了!”找来一问,他马上说:“我去买笔了。”同学作证他不光买笔,还买了玩具,他马上保证再也不去了。
第二天,又有同学来告:“老师,小方去小卖部了!”叫来一问,他马上说:“我去买本子了,真的。”同学作证他不光买本子,还买了玩具,他马上保证再也不去了。
第三天又是这一通。当着小方的面,我电话联系了他的家长,家长答应配合教育。
第四天,同学又从小卖部找回了他。我问他哪来的钱,他说:“妈妈给的钱,妈妈允许我上小卖部,妈妈说我只要不买辣条买什么都行。”我点点头:“哦,这件事就不能怪你了,应该怪妈妈。”随后我便让他回教室了。
随后我给小方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请她接小方时到我办公室一趟,有件事沟通一下。
傍晚,小方妈妈匆匆来到学校,我把这几天的事和她做了沟通,知道小方撒谎了。我们决定合演一出戏,教育小方。
我把小方叫到办公室。拿出这几天他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他妈妈说:“你瞧你儿子干的好事儿!”小方妈妈说:“你这是从哪里拿的钱买的?”没等小方回答我说:“你还问小方,小方早说了,你给的钱。”小方妈妈马上说:“我给他零花钱不是让他买乱七八糟东西的。我让他买……”我截住小方妈妈的话说:“你不是说上小卖部只要不买辣条买什么都行嘛。”小方妈妈还想说什么,我截住她:“你知道不,你这么做有多大的危害!小方乱花钱,责任却在你身上。毕竟,若没有你的纵容,小方根本就没有乱花钱的机会;小方乱花钱就会滋长不良注意力。当别的同学在比学习,比思想表现时,他的注意力在吃‘三无食品、玩玩具,在比吃比喝比穿上。你现在不把小方乱花钱当回事。总觉得,小方乱花钱没什么,待到小方大了懂事了,自然就变好了。这实在是你的一厢情愿。当乱花钱成为一种习惯后,小方又怎么可能自觉改变?再说了,你这样纵容小方,对我们班的影响很不好,有的同学跟着上小卖部;另外,别班的老师和同学对咱们班的评价很不好!学校对咱们班都提出批评了。昨天我给你打电话,你说要教育小方,不让他上小卖部,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期间,我多次故意不让小方妈妈说话,一口气说了许多。而小方的脸色也随之变化了:从开始的抬着头无所谓地看着妈妈和我,到后来的抬着头两眼在我和她妈妈中间转,再到后来的低着头两眼乱转,一直到他妈妈抓过他来,说了一句:“小方,你竟然撒谎骗老师和妈妈。我……”他哭了。
从那天起,小方再不随便上小卖部。
教育无小事,教育不简单,老师们需要学一点“兵法”,无论施用哪种“兵法”,都应该问清原因,因人施教;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必须提前沟通好,相互配合,从而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