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2016-11-29谷学英
谷学英
自主性学习,是指抛开教师的教学而由孩子们自己所产生的一种学习上的欲望,从而带动学习求知的行动。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异常积极,能够把注意力提高到最佳程度,也能自觉地克服困难意志,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效率不能单独靠模仿和记忆,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优化。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使学生的思维智慧得到发展,更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开放性和参与性行为,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目的。那么,如何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充分培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学生能够理想的学习,也会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状态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受着压抑,很难使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中,更无从谈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氛围。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要和学生结交朋友,使孩子们能够在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空间里遨游。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课堂充满浓浓的深情,学生置身宽松、愉悦、安全的氛围之中,他们会无拘无束,无所不敢,无所不能,参与的欲望、表现的激情自然会释放出来。我们教师要在学习环境中首先设置合理而科学的问题,没有问题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中,以此能够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比如,我们在执教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就叫孩子们准备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接着就让学生们操作一下,可以让他们摆摆、拼拼、移移、剪剪、看看等行为,通过这些做法弄成过去学习的平面图形。孩子们自己的亲自动手,同时教师的引导点拨,就自然会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计算方法。有的孩子把三角形摆成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的孩子用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三角形;还有的孩子把一个三角形切割成补成长方形。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很快进入到自主学习中,并且在学习中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二、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要让学生会学习,能学习,这就是涉及到学生能否有较好的学习方法问题,当学生能够掌握好学习方法,他们就如鱼得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反之,他们很难去学习,就更谈不上自主了。因此,我们要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到要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有一下一些:
质疑的方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胜过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质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能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也会促进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参与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让学生能够有大胆的精神,培养他们敢于发言,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讨论,做学习的主人的积极性。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电脑网络,等等不同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所谓的自信心,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和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们可以抓好学生的好胜心理,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通过这一点就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不能讽刺打击,这样会熄灭学生的创新火花。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进入教科研的状态中,积极主动地研究教材,研究新课标,立足学生的起点,坚持改革教学方法,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