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回顾
2016-11-29吴欣徐水洪
吴欣 徐水洪
摘要:广州市莲塘名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其一期改造工程是贯彻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14个市级示范点之一)和“三旧”改造的首批示范点。以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为例,从规划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方面,探索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地方建筑、生活风情、自然环境为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莲塘;古村落;改造提升;美丽乡村
莲塘名村,原名香山窿,隶属广州市黄埔区(原萝岗区)九龙镇,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中西部,与帽峰山的东北部相邻。周边与燕塘村、重岗村、枫下村等地相接壤。前有清澈的帽峰山水溪流人流溪河,中有蜿蜒的九太公路贯穿而过,后有玄武山自然保护森林公园,四周山岭长满翠绿的白兰花树,玉兰花香飘四季,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的丘陵地区。
1.莲塘名村改造前现状
莲塘名村建村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全村以耕地、山体、园地以及水域为主,其余为生活用地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南宋时期当地陈氏祖先在此定居,至今保留了许多悠久且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现存有时四陈公祠、鸿祜家塾、友恭书室等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以及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食堂。每年,侨居海外及港澳的陈氏子孙都会回来祭祖,一些游客也慕名前来参观。但由于村落年代久远、经济基础差,许多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损毁较严重,部分古屋老化,污水缺乏系统排放,村民各自圈地种植、无序建设,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使莲塘名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展示给公众,村容村貌亟需整治。
2.美丽乡村实施背景
古村古镇是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它们个性鲜明,保留着当地或者一定时期较为重要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精华和成就,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民俗民风,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和足迹。但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的传统古村落正面临破坏甚至已没落。
十八大以来政府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广州市提出走特色、新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深化落实“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现代美丽乡村建设,建造独具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的都市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11年12月,莲塘名村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名村建设项目之一。2012年3月莲塘名村成为广州市市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之一。2013年9月,原萝岗区通过《莲塘美丽乡村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以美丽乡村建设统筹结合旧村整体改造,按照“全村域统筹、一体化发展”理念,采取“政府引导、村民自主、企业参与”的方式,传承岭南乡村地域文化,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持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下的“农业产业化、农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最终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幸福莲塘”。
3.改造的基本理念
以延续岭南建筑文化脉络、传承村落文脉为原则,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充分尊重和保持莲塘古村独特的岭南古村落肌理,深入挖掘岭南古村落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借吉祥文化——“莲”为设计立意。以山水景观、历史建筑和河涌池塘为载体,巧妙利用古树名木、自然资源、植物景石来衬景,凸显岭南地区浓郁的文化特色,打造莲塘名村“莲影塘香”的文化旅游名片(图1~2)。
4.改造方法
4.1整合古村资源,营造融合氛围
充分发挥莲塘名村的选址优势,以玄武山、时四陈公祠、莲塘为主轴线,以修复时四陈公祠为中心,向北于玄武山公园修建亭廊和绿道;向南修建演出平台并拓展延伸,建风水文化广场连接省道九太公路,串联东西池塘,扩大水系并遍植莲Nelumbo nbcifera;依托优美的河段曲线,在东侧建“九曲通幽”亲水栈道,栈道曲折蜿蜒于水面;西侧建仿古拱桥及洗衣台,并巧于借景,保留原有古老大榕树Ficus microcarpa,修建榕树小广场,营造一幅气质隽永、极具岭南乡土园林气质的美景(图3~4)。
4.2整治闲置地、提升景观整体性
因原村落闲置地零散,常年无人管理而杂草丛生,本工程在保留莲塘名村原有清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及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村民的文化传统,提升“莲”文化,通过整合利用原有闲杂地块,建园道、配小品、改造植物绿化,达到改造水网、营造景观的效果,打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莲塘古村新貌,为村民增添休闲活动的场所。
4.3“修旧如旧”续岭南乡村古朴韵味
此次改造,在修复时四陈公祠、人民公社食堂以及新建戏台、亭廊、洗衣台、拱桥、平台道路、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时,考虑了村中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保留了莲塘名村的岭南特色与古朴韵味,尽力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局面。
4.3.1建筑形式
新建的戏台、亭廊采用镬耳山墙与硬山坡屋顶结合,比例恰当,与原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持一致,体现岭南建筑风格。
4.3.2建筑色彩
采用青灰色墙面、黛色瓦屋面,与原有古建保持一致,构成整体浅灰色的基调。
4.3.3建筑材料
为保持黛色瓦面、青灰色砖砌墙面、暗红色木门窗、大红地砖室内地台、条形磨石铺装广场、红砂岩石材拱桥等与原村落一致的风格,尽可能从各地收集旧材,以体现岭南乡村古朴的韵味。
4.3.4苗木选材
选材以乡土树种为主,如荔枝Litehiehinensis、龙眼Dimocarpuslongan、樟Cinnamomum eamphora、紫荆、榕树、山杜英、青皮竹等,结合莲、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粗齿冷水花Pilea sinofasciata、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等水生植物,营造出以水生花卉为主题,富有田园野趣、虫鸟共鸣的植物景观。endprint
4.4改污水管网,建池塘净化水系
由于村民无序修建房屋、排放污水,导致村内卫生情况较差。本次改造在新建排污系统管网时将污水系统接入市政管道,同时在池塘边建造跌级生物过滤池,利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池水,既净化了水质,保护了生态,又营造了水景。
5.工艺和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特点
5.1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中的三大基本形式之一,古代的石拱桥多为传统工艺砌筑的圬工结构桥。圬工结构桥优点诸多,但缺点也不少,如抗拉抗弯强度低、抗震能力差、施工周期长、自重大等。此次在莲塘上修建的红砂岩双拱桥结合了现代钢筋混凝土与传统石作砌筑两项技术,其中桥主体结构及基础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现代建造技术,外以古旧红砂岩饰之。两者优势互补,克服了圬工结构的弱点,不仅使桥的抗震性、抗拉性更好,整体性更牢固,更经久耐用,还节省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而古旧的红砂岩外观使拱桥显得格外端庄古朴(图5)。
5.2莲塘水体净化
在莲塘里种植荷花、风车草等水生植物,能为水体输氧、增加水体活性、降解水中有害物质;水中自然繁殖的一些昆虫、鱼类因吞食水体中沉积的有机颗粒作为营养物质同化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颗粒;在池塘边建有一座跌级水体过滤池,池中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并种植根系发达、净化效果高的水生植物,通过循环系统将塘水抽至跌级过滤池后又流回池塘,从而实现水体不断循环。跌级过滤池就如同一个小型地表经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利用植物和土壤胶体吸附性能截留和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池水、保持清澈的效果,形成的水体跌级式流动,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水景效果(图6)。
5.3防治铺装石材表面返碱
返碱是镶贴石材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成因是石材底部的碱性物质在水的媒介下与石材中的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碱盐水溶液。如果石材底部和石材表面存在温差,碱盐的水溶液必然通过石材的毛孔外渗到石材表面,待水分挥发后结晶(结晶物呈白色粉末状)残留于石材表面,时间稍长会继续腐蚀石材表面,导致石材掉皮、脱落。因此在施工中凡与水体接触的饰面石材,均需在石材背面涂刷国产保石洁SG-4专业粘合剂,石缝间也采用与石材颜色相近的大理石胶封住,有效防止石材返碱。
5.4古树复壮技术的运用
位于池塘旁桥头小广场的一株近800年树龄的古老榕树,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得树容失色,生长衰弱:长期缺乏养护;当地村民将其视为神树,在树头旁烧香跪拜,令古榕树常年处于烟熏火烤的环境;树头周边铺装过多,树头土壤裸露面积少,土壤板结,不利养分渗入和根系呼吸;树干曾经受伤长期不愈合,外露木质受雨水浸渍,逐渐腐烂,已形成较大的树洞。
施工中采取了多种复壮技术措施:
1)拆除树头过多的铺装,扩大树头土壤裸露面积,松土和换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2)剔除树洞腐木,用水泥和小砾石混合物填充封闭以防止积水和腐朽继续蔓延;
3)灌水、施肥,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开沟,适量填埋有机肥;
4)以混凝土柱支撑古树垂下的枝条;
5)通过村委教育村民,禁止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烧香,并设警示牌。
经过处理,古榕树再次焕发了生机,逐浙恢复健康,至今生长正常(图7)。
5.5景石表面处理
园林工程常在绿地丛中置以景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工程多以河石来衬景,然而河石在潮湿环境下易长藻类,日久就显得不光鲜。硫酸铜是最便宜的杀藻剂,用来涂刷景石,维护景观效果。
6.结语
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完成了祠堂翻修,新建戏台、拱桥、洗衣台、亭廊、路灯,扩建莲塘,绿化栽植等一系列环境治理工作,使得该村已初步恢复古村落的肌理形态与环境风貌,继续传承和演绎极具岭南特色的村落文化,并大幅改善了村落生态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本工程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广州市城市绿化协会颁发的优良样板工程奖“金奖”。
诚然,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还有不足之处。例如:由于部分村民对建设项目不理解,以及存在未解决的土地纷争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施工期常受到部分村民的干扰,使一期工程未能按计划修建东南角果林地块上的木栈道和池塘西侧的消防车行桥,实感遗憾。因此,要贯彻市政府“美丽乡村”的行动计划,不仅要做好规划设计、施工工作,更要尽早向村民做好宣传工作。只有得到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方能更加顺畅地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