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式墙面绿化在广州和深圳的应用研究

2016-11-29周玉洁唐光大李剑

广东园林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

周玉洁 唐光大 李剑

摘要:新式墙面绿化对日益缩减的城市绿化环境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广州和深圳30个新式墙面绿化场所,分析其种植形式、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总结出深圳和广州新式墙面绿化的植物应用现状和景观效果,并讨论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式墙面绿化;种植形式;植物种类;配勘乡式;景观效果;发展前景

广州和深圳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使其人口剧增、居住绿化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挖掘新的绿化形式,拓展城市绿化空间,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减缓生态矛盾对广州和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垂直绿化可有效缓解绿化用地紧缺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垂直绿化通常使用攀援植物或悬垂植物,种类少、见效慢、欠灵活,并且对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新式墙面绿化作为传统垂直绿化的改良,为高密度城市绿化提供了方向。它也称为设施类墙面绿化,即利用模具结构或其他支撑物,将植物直接种植于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等垂直立面的绿化形式。新技术的应用使植物选择范围从藤本拓宽到草本、灌木甚至乔木,极大丰富了绿化的形式与可能性。然而,新式墙面绿化的种植生境特殊,土壤稀少瘠薄,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调查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墙面绿化场所,分析其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和景观效果,并通过案例现状结合市场调查总结出效果较佳的新式墙面绿化材料和配置形式,为华南地区的新式墙面绿化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1.调查地概况

广州和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均为国内城市人口最密集、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线城市,且均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与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在新式墙面绿化方面,广州和深圳先行先试,绿化技术和面积在国内较为领先。

2.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实地调研广州和深圳两地30个随机选取的新式墙面绿化场所,记录植物的种类、种植方式、配置形式和景观要素等信息(表1)。其中种植方式以模块式、铺贴式、攀爬或垂吊式、摆花式、布袋式、板槽式进行分类统计,植物景观要素从植物叶形、质感_6]、叶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分别计算每种植物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中出现的频度以及综合频度,其公式为:

频度=(某种植物出现在某种种植类型的次数/某种植物类型的样方数)×100%

综合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总次数/全部样方数)×100%

3.结果与分析

3.1新式墙面绿化场所概况

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和深圳新式墙面绿化主要使用的种植形式为铺贴式、摆花式、模块式和板槽式,各自的特点见图1。30个新式墙面绿化场所中,平均绿化面积为43.22m2,最大面积达297m2,最小仅4m2,而小于30m2的绿化场所占了56.67%。平均使用的植物种类为7种,最多为13种,最少仅2种,低于10种的比例达76.67%。调查到室内案例10个,半室外案例2个,室外案例18个。室内墙面绿化植物多存在生长不良的情况,特别是徒长现象;而室外植物主要表现为缺乏养护,部分植物生长过快破坏了预先设计的图形纹理,未及时更换大面积死亡枯萎的植物等。

3.2新式墙面绿化植物应用

3.2.1植物习性

30个墙面绿化场所共记录了68种绿化植物,隶属于27科,以天南星科、百合科和竹芋科为优势科,占总数的8.82%-17.65%;五加科和马鞭草科等13科应用植物种数次之,占总数的2.94%-5.88%;铁角蕨科、芸香科等11科植物应用最少,均占总数的1.47%(图2)。

从植物的习性上看,草本植物最为丰富,为45种,占调查植物总数的66.18%;灌木植物次之,为16种,占总数的23.53%;乔木和藤本植物较少,分别为4种和3种,占5.88%和4.41%。从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来看,以喜阴植物为主,统计出40种,占总数的58.82%,且多数为室内的观叶植物;喜阳的植物次之,占总数的32.35%;中性植物较少,占总数的8.82%。

3.2.2植物应用频度

30个墙面绿化场所中,出现综合频度较高的植物为鹅掌藤占8.59%、绿萝占7.36%和长叶肾蕨占7.36%(表2)。鹅掌藤、绿萝、吊兰、广东万年青、紫背万年青、红背桂等植物出现频度均较高,生长也较好,是华南地区较为理想的墙面绿化植物。而长叶肾蕨、袖珍椰子、花叶万年青等应用频度高,但长势较差,选择时应谨慎考虑。

3.3绿墙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

新式墙面绿化植物的叶形(图3-A)以卵形叶与条形叶植物为主,卵形叶植物作为块状纹理,条形叶植物镶边勾勒,分别调查到19种植物;其他叶形的植物用于点缀调和。在植物质感方面,粗质感植物叶形较大,质感粗糙,能起到视觉聚焦;细质感植物叶小精细,能拉远景深,形成层次感;中质感植物介于两者之间,起调和作用。调查中,中质感植物使用种类最多,共计27种;粗质感植物次之,共计25种;细质感植物使用相对较少,共计16种(图3-B)。丰富的叶色变化使整个墙面绿化富有动感和活力,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多会针对不同的空间和营造目的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调查中,以翠绿叶和花叶植物为配置基底,分别调查到26种和24种植物种类。其他叶色的植物用作点缀突出,使用的种类均低于10种(图3-C)。

调查场所中,广州东站东方宝泰广场(图4-a)、深圳京基100广场(图4-b)、深圳花卉世界润城公司室外项目(图4-c)、深圳园博园金鸿公司展品(图4-d)、广州红棉国际服装城(图4-e)、广州猎德天銮国际(图4-f)6个绿化场所综合考虑了植物的叶形、质感、叶色等特性,墙面绿化景观较佳。每个案例都运用了条形叶、掌状叶、卵形叶等叶形,整体上富有变化。质感上,粗糙程度有变化,形成高低远近的错落感,以深圳京基100广场最为明显。叶色上,以绿色为主基调,从黄绿过渡到深绿,并用红色或紫色叶作为点缀。广州东站东方宝泰广场室内案例还使用彩色光使植物的颜色更加艳丽。endprint

4.结论与讨论

4.1种植方式改良

调查中发现,目前广州和深圳4种主要种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较难克服灌溉系统因日久老化而堵塞的问题,也无法确保持续的绿化效果。铺贴式种植布毡质量较差无法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水肥在布毡上分布不均导致植物生长参差不齐,且绿化施工复杂、更换植物繁琐导致成本和养护费用高昂。摆花式、模块式、板槽式皆存在结构易外露、衔接不自然、种植基质易老化、种植槽易堵塞和积水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加强新型优良材料的应用研究,提高绿化设施的耐久性。如混凝土材料在传统边坡绿化中应用广泛,给新式墙面绿化带来启示。多孔混凝土材料具有成本低廉且与植物适生关系较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实践中应重点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设计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植生结构,保障植物根部的透气性和伸展性等。

2)优化喷灌系统,选用更好的喷灌设施,改善灌水器构造,防止堵塞和老化。另外,合理安置喷灌系统,通过合理控制水压使喷灌均匀,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灌溉条件。

3)对绿化种植构架进行创意化设计,减少生硬外观。可通过改变构架的形态,如设计为交错的种植结构,利用植物来遮挡部分结构;或使种植构架的外观具有较佳的设计感,成为墙面绿化的组成部分;亦或选择叶密度更大的植物种类进行遮挡。

4.2植物应用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和深圳两地新式墙面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少且多数为天南星科和百合科等耐荫植物,植物生态习性选择范围较小;外来植物多,乡土植物少,整体景观单调。其中,忽视植物生长特性,在室内种植了袖珍椰子、红边龙血树等喜阳植物导致植物徒长严重、景观效果较差;而室外种植喜阴的花叶万年青等植物因无法抵抗阳光直射而大面积死亡。草本园林植物在墙面绿化中应用较多,但其抗逆能力不佳,在粗放管养的室外常常会大面积枯萎。植物搭配上,由于植物种类选择有限,导致较多墙体无法顾及传统园林绿化中的层次、色彩、质感等要素。建设较早的珠江新城等墙面绿化仅考虑了大面积的构图,让墙面绿起来;而深圳京基100广场等建设较晚的墙面绿化开始关注植物配置的各类景观要素。由此可见墙面绿化设计正在逐步完善。

综上得出,在植物应用上,急需解决适宜墙面绿化的植物种类筛选和乡土植物开发利用等问题,进一步筛选出抗逆性较强、株形较小的乔灌木,增加墙面绿化的稳定性,模拟自然,形成小型的垂直生态系统。另外,建立一个完善的新式墙面绿化的植物数据库,为墙体绿化提供更多的设计资源,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4.3发展前景

垂直绿化有隔热降温、抑尘降噪、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等优势,有利于实现可持续设计的目标。新式墙面绿化可灵活使用在各种场合,克服了墙面绿化仅依靠攀援和藤本植物覆盖的一些缺点,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新式墙面绿化在我国起步较晚、技术未完全成熟、成本高昂,制约了新式墙面绿化在我国的普及。提升产品技术,开发粗放式管养的乡土植物种类,使新式墙面绿化的苗木形成规模化产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园林绿化,垂面上的绿化生境特殊,对植物应用的要求更为严苛。自然石墙中的植物更适合于垂直墙面的生态环境,是乡土植物开发的重要来源。除了兼顾美感,墙面绿化设计师应更多考虑植物的适生性,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应不断攻克相关技术难题,逐步让城市墙面绿起来,成为真正的“垂直森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
从支付宝看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探微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析当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