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教研如何实现预期目标

2016-11-29李华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教研

李华

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研活动的目标能否顺利达成。那么,我们该如何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教研活动?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研究”为例作具体分析。此次活动的目标为:让教师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地位,让教师学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研究教材,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首先,我们让参与活动的教师通过网络、书籍进行学习,初步感知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而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则是有“形”的。

然后,我们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素材,并思考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再设计一个总体思路。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设计思路可以这样:(1)由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2)在此基础上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的认识;(3)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表象,分析其本质特征,并用文字表述它们的概念;(4)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概念符号化。这样设计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二、分析学情,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分析学情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四大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实践与综合运用中,出现了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假设、比较、类比、转化、分类、集合、建模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如何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检测了解学生对三角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新知识的熟悉程度及感兴趣的学习方法,然后再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方式。

三、分析课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好时机。如在“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中,当学生无法直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我们可以把大小相同的小方块分别填在两个图形上,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具象思维。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很自然就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了。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如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图表、课件展示的方法,让学生逐步领会“假设”的思维方法。教师还可以在复习小结中渗透,如教学“梯形面积”这一单元后,教师及时复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尝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形成知识“转化”的思维。

四、交流反思,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课后反思是对预设问题、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否在教学中顺利完成进行剖析,这是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可以设计几道要运用移动、割补等方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是教研活动开展的方向,适当、明确的目标能够增强活动的效果,而合适的实施方式则能够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教研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