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巴山区人居生活质量研究:关注城市发展建设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2016-11-29RobertMarans徐滢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移民工程

Robert W. Marans,徐滢

(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密歇根州安娜堡市48103)

DOI 10.15302/J-SSCAE-2016.05.013

Robert W. Marans, Xu Y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48103, USA)

秦巴山区人居生活质量研究:关注城市发展建设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Robert W. Marans,徐滢

(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密歇根州安娜堡市48103)

地处秦巴腹地的陕南地区正在开展一项大规模的避险移民工程。此项工程意在通过涵养自然生态、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和城市就业、加大新城新区建设等以达到防灾、扶贫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本文建议在秦巴山区开展以评估人居生活质量为主题的纵向社会学研究。此项研究主要依靠当地居民从个体视角出发,对生活状况的综合主观评价来衡量移民工程的社会意义。研究重点关注三类人群:已经完成搬迁安置的新移民,尚未搬迁——其中包括在未来有移民意向的农村居民,以及移民迁入地区的原有城镇居民。此项研究可以用于监测移民工程和城乡建设的进展,分析此工程对各个社会群体民生状况的现实影响,并对当地及其他地区政府的后续的政策规划提供参考意见。以此为出发点,本文综述了在社会学领域内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发展和研究体系,并针对秦巴山区的具体状况提出了若干建议。

生活质量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社会影响评价;移民;新城新区建设;秦巴山区

DOI 10.15302/J-SSCAE-2016.05.013

Robert W. Marans, Xu Y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48103, USA)

一、前言

在绝大多数的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人们对民生福祉的关注度都日益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腾飞在释放广泛的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带来一系列始料未及的社会与环境难题。提高人民的综合生活福利就成为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中国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本文所关注的正是陕南秦巴山区正在进行的一项大型避险移民工程。该工程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质量,同时促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新城新区建设和已有城镇环境的改善。本文首先简述了此工程实施的背景和现状,并讨论了和此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类人群,包括新建安置区的移民,尚未迁出农村的遗留家庭(其中的一部分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移民),以及居住在新建安置区周边的原有城镇人口。本文讨论了针对这些人群的生活质量研究对于移民工程的绩效评估、实施和未来的政策规划所能产生的重要意义。以此为目的,本文综述了社会科学在“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生活质量”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并针对秦巴山区的具体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建议。

二、秦巴山区的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质量研究

(一)研究背景

位于中国中部的秦巴山区是14个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秦巴山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同时面临着可耕地面积有限、粮食产量不足、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山区的天然地理屏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劳动力流动,阻碍了秦巴山区的城镇化进程,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1]。

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工程在秦巴山区大面积开展(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世界银行资助的秦巴山区扶贫工程)。在此基础上,陕西省政府在2011年提出了“陕南秦巴山区避灾生态扶贫移民工程”—— 一项集扶贫减贫、生态恢复以及城镇化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方案。这次的生态移民方案计划在10年内将240万农村人口从生态脆弱、灾害频发地区迁移至城镇或是自然和经济生态较好的乡村地区[2]。至2014年年底,已有至少140万人口已完成搬迁安置。其中将近70 %的家庭迁至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安置社区内。大部分的安置社区集中在安康、汉中和商洛及附近地区。移民工程的实施使得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五年内迅速提高了6个百分点[3,4]。

为了适应人口的增长,一系列相应的城市建设在陕南移民安置地区开展起来,新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也在进行当中[5]。大规模的移民和快速的发展建设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当地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生态。

(二)衡量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对城乡生态的影响

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探讨。第一种是宏观的方向,通常用客观的社会经济指标来评测这一地区建设发展的成果(如贫困率、城镇化水平、人均寿命期望、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基于这一方法,已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公告和学术研究对陕南移民工程的现有成果进行了评估,并得出较为乐观的结论,即移民工程已经对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8]。另一种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评估移民工程的成果,根据城市建设的社会学效益来指导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这其中就包括基于居民的满意度、生活行为规律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程度等指标来评价这一地区的人居生活质量。这类以“城市生活质量”为主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城市以及农村广泛开展[9]。

此次由政府主导的移民工程和相关的城市发展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大幅度改善山区人口的总体生活质量。移民地区居民对其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正是衡量工程效益的一组重要指标。或者说,从当地居民的个体视角出发的主观评价与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客观评价均对权衡政策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所指的当地居民不仅仅是迁入城市的新移民,同时包括农村遗留人口(其中部分居民也许在未来有动迁意向),以及安置扩建项目周边的城镇原居人口。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移民政策和这一地区的建成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都可能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此次移民政策出台的目的旨在使广大农户可以通过搬迁广泛受益,其中包括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享受到更便利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增加就业机会。基于此目的,当地政府大力推广了集中规划、集中建设移民点、集中安置的搬迁方式。这种安置方案有益于维护移民社区原有的社会关系,方便当地政府及规划部门统一有效地分配社会公共资源,以及规范安置点的建设管理标准[5,10]。然而,另外一些基于西方社会的城市研究也发现,发展这种社会经济属性单一的社区(尤其是当社区整体收入相对较低时)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社会风险,如新建社区容易被孤立,与周边原有环境难以融合,社区管理难度加大等。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相对孤立的移民社区容易成为培养城市新贫民群体的土壤[11,12]。就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这一点来说,集中安置的方案在实践中究竟是在更大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还是阻碍的作用,我们还未能定论。开展关于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证调查有助于系统分析理解此类政策与规划方案所对应的社会收益和风险。

同时,对原有城市居民来说,移民工程带来的居住环境和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有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福利以及压力。例如,伴随移民工程而启动的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的更新,以及大量劳动力的流入都可能使得原有居民的生活变得更为便捷。然而,城市原有居民与新移民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如因对有限的福利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重新分配,或是因两个团体之间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导致的矛盾。深入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未来政策和规划的发展方向。

(三)理解城市发展对人居生活影响的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在西部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之后,越来越多的学术讨论开始关注此类工程的短期和长期的社会影响。其中大部分的研究课题集中于评估工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8,13~15]。而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开始逐渐扩展到相关的社会和文化领域[16~20]。我们认为,对于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制度性移民,需要充分讨论其对该地区及其人口的长期社会学效应。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制度性移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一项尚未定论的社会实验。

陕南秦巴山区的移民工程到目前为止尚在实施。已有三分之二的农村移民已迁入城镇新居,而更多安置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建议在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和周边地区开展一项关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长期纵向研究。研究范围也可以扩大到尚未搬迁的地区,包括在未来有搬迁意向的农村地区。这项研究工程可以对已完成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反馈信息,并以此来协助制定未来的工作方向。具体而言,此项研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1)此项研究从受影响人群的立场出发,为移民工程的绩效提供第三方的独立客观的评价。

(2)纵向研究有助于监测此项工程的长期进展及其社会后果。

(3)此项研究可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提供反馈信息,以便于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据此对政策规划予以调整。

(4)此项研究深入讨论城市规划、居住区和住宅设计的具体细节,并分析出各项指标对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和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政策制定部门、城市规划和设计人员可以依此对城市建设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对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做出合理有效的分配。

(5)纵向研究的结果还可用于关注移民社区及城市原有居民中的特定人群,诸如低收入家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以及少数民族。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我们可以判断移民工程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三、生活质量研究——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

多年以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各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生活质量一词通常是指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总体福利状况。与其相关的课题包罗万象,如国际关系、健康、就业以及不同范围的物理环境状况,大到国家、城市,小到居住区、住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始讨论关于生活质量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测算和评估体系[21,22]。一直以来,对生活质量的评价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根据场所的各项客观指标来测算;另一种更多地侧重于所在地人民的主观评价[23]。

客观评测一般依赖二级数据,反映的是一定地理单位的统计信息,包括国家、城市以及更小的区域,如人口普查单元、治安辖区、学区等。这些数据通常由政府机构收集管理,或是来源于政府间机构,如联合国或国际卫生组织[24]。

主观评价体系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直接获得,属于反映特定群体或是个体层面的原始数据,包括对人们的行为和其生活方方面面的评估。Campbell、Converse 和Rodgers的开创性工作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22]。他们认为,质量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现象,不同的个体对于生活质量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某一群体或个人所认为的高质量的生活,常常很难得到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认同。 所以,Campbell和他的团队将人们的“生活体验的质量”定义为其总体的身心状况或是生活满意度①当然,满意度和健康状况并不是定义生活质量的唯一方法。近年来,其他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也用幸福感作为主观评价的衡量标准[25~28]。。它取决于一个人对其生活各个层面的评估——家庭、婚姻、健康、经济状况、精神信仰、休闲娱乐及其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包括住宅、居住小区、社区以及所在的国家和地区。Campbell的团队对美国全国社会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逐一分析了以上各个因素和个人整体生活质量体验的相关性。他们研究发现,社区、小区和住宅虽然不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居住环境确实是关系其个人生活状况的因素之一[22]。

另一些城市地理学者,如Gerald Mulligan和他的研究团队[28]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人们对其所处的物理和人文环境的满意程度。这些环境特征通常根据其地理范畴的大小而归类。其影响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群,比如家庭、单位或经济体。这类研究更为直接地讨论场所本身对研究对象行为意识的影响,所以我们通常称其为城市生活质量研究。多年以来,包括城市规划专业的很多学科的学者已经在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详细研究了与城市生活质量相关的主要因素[9]。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关注点不仅局限于社区,同时包括居住小区、住宅以及这些物理环境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属性。这些因素通常是城市规划、设计从业者和建筑师的关注重点,也是场所营造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的数量和质量都可能对居民在新环境下的的生活状况产生潜在的影响。图1描绘的是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相关元素[9]。此模型所讨论的人居生活质量指的是人们对住宅、居住区、城市甚至更大地理范畴内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对个人生活其他方面的满意度(如家庭、健康、财产状况等)。简单来说,人们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反映了其对一系列具体环境特征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例如,居民对居住区的满意程度受到他们对当地学校、交通状况、噪声和拥挤程度的感受和评价的影响。而人们的主观评价又和环境本身的客观特征直接相关。如居民对小区拥挤程度的感知通常和小区的容积率有关。(更多关于此模型的解释请参见Marans 和Rodgers 在1975年及Marans 在2003年的论述[29,30]。)

图1 居住满意度与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系列关于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开展,其中包括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新社区居住状况研究[31,32]、底特律地区居住状况研究[33],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居住状况研究[34]。这些实证调查为发展此领域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也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9]。

一般来说,城市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性质的指标进行测评[9]。

(1)客观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的集合性数据,通常由二级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获得。

(2)主观指标——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用以反映个人对于其城镇生活各个层面的主观意识、评估和评价。

(3)行为指标——反映人们的态度、决策、社交模式以及其他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如交通方式、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和社区参与度等)。这些数据可以由二级数据、社会调查或是行为观测等方式获得。

大多数关于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都倾向于使用主观指标。然而,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兴趣与背景,还有很多研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标相结合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9,29]。

表1列出了以上三类指标中经常使用的变量[9]。在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使用这些变量时,调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和人口构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例如,对于在秦巴山区开展的项目,有必要首先研究城市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对于当地居民的意义。以当地环境的具体特征为基础来界定调研的范围,设计问卷的形式和细节。

表1 城市及居住区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变量

四、关于秦巴山区生活质量的研究方向与方法的建议

为了了解移民工程和相关城市建设的长期社会效应,我们建议在秦巴山区开展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的社会学研究。理想的情况下,这项研究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追踪评价生活质量或是城市生活质量的体系,包括以下三组研究对象:①已完成搬迁的新移民;②农村地区尚未搬迁的进展(在未来有或没有搬迁意向的居民);③安置区周边居住的原有城镇居民。

(2)一项可以评估此工程的长期社会影响的纵向研究。通过对三组调查对象中的抽样家庭进行定期回访,此项研究主要记录:①移民工程在多大程度对移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生活质量产生影响;②尚未搬迁的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期望;③移民工程对城镇原有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对以上三类人群的分别调查可以方便我们开展比较研究。具体而言,迁入移民新区的居民可以和周边的原有城镇居民做对比讨论。研究结论有助于城市规划者理解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变化分别会对以上三类人群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同一地区的其他的移民安置形式(如在这次工程中小部分采用的是分散安置),我们还可以对照研究讨论这些不同规划模式的社会收益和风险。

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也可以包括在调查范围内,如居民对建成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管理和参与以及对个人生活的需求和期待等。调查的成果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和规划者更好地理解社区的人口流动、社区参与等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反映移民地区发展建设情况的各项客观指标和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行为指标也应包括在研究数据中,来和主观指标结合分析。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数据分析和研究中,来分析所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其他客观数据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地理信息系统同样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属性(如收入、教育水平、性别等)、主观评价(如满意度、可居住性、吸引力等)和其相应的地理信息整合起来,用以发现这些重要特征在空间维度上的聚集效应和规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质量研究开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问卷调查所收集的分散型信息转化为反映一定地理范围内经济、社会或环境特征的集合信息。例如,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将统计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分析了昆士兰地区居民的宜居性评价及其相关因素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35]。研究结果发现了三种不同的“社区吸引力”及其代表性居住区在这一地区的地理分布状况。这三种形式的居住区分别为“审美主导式”“生活设施主导式”和“社交主导式”。类似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导的数据分析也可以应用到秦巴移民地区的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其结论有助于政府和规划部门理解移民工程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并为新建安置点的选址提供有效信息。

五、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陕南秦巴山区开展针对移民工程的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此项研究用以评估移民工程的社会学内涵,并关注其对以下三类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完成搬迁安置的新移民,尚未搬迁(但包括在未来有移民意向)的农村居民,移民工程和新城建设可能涉及的城镇现有居民。本文认为这类研究会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性意见,并有助于相关部门在更长的时间里分析了解中国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民生状况和变化。

[1] World Bank.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for the China Qinba mountains poverty reduction project [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6.

[2]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R].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notice about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Immigration resettlement plan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Interim)” [R]. 2011.

[3] 钟莹. 走出大山, 65万群众进城入镇——陕南移民搬迁系列报道之三 [N/OL]. 陕西日报, 2016-05-18 [2016-08-01]. http://news. cnwest.com/content/2016-05/18/content_13845119.htm. Zhong Y. 650 thousands migrants have resettled in urban areas —migration in southern of Shaanxi (3) [N/OL]. Shaanxi Daily, 2016-05-18 [2016-08-01]. http://news. cnwest.com/content/2016-05/18/ content_13845119.htm.

[4] 胡晓, 陈键.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陕南城镇化率5年提高6个百分点 [N/OL]. 人民日报, 2016-06-05 [2016-08-01]. http://finance. people.com.cn/nl/2016/0605/c/004-28412110. html. Hu X, Chen J. Sportligh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migration in southern of Shaanxi: Urbaniz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by six percentage in five years [N/OL]. People’s Daily, 2016-06-05 [2016-08-01]. http://finance.people.com.cn/nl/2016/0605/c/004-28412110. html.

[5] 张静晓, 石昌林, 田曙安. 新型城镇化下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问题 [J]. 开放导报, 2015, 180(3): 72-75.Zhang J X, Shi C L, Tian S A. On new urbanization and southern Shaanxi migr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J]. China Opening Journal, 2015, 180(3): 72-75.

[6] 李聪, 柳玮, 冯伟林, 等. 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陕南安康地区的调查 [J]. 中国农村观察, 2013(6): 31-44. Li C, Liu W, Feng W L, et al. The influence of relocation policy on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 stratergy: Based on the household survey data in south Shaanxi Province [J]. China Rural Survey, 2013(6): 31-44.

[7] 李聪, 柳玮, 黄谦. 陕南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生计资本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6): 106-112. Li C, Liu W, Huang Q.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on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 capitals in the background of migrates’ relocation of southern Shaanxi [J].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2014, 36(6): 106-112.

[8] 赵剑波. 陕南生态移民政策对农户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Zhao J B.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of rural households caused by the immigration policy in southern Shaanxi (Master’s thesis) [D]. Yangl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2014.

[9] Marans R W, Stimson R J. Investigating quality of urban life: Theory, method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 Berlin: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1.

[10] 何得桂. 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4): 398-402. He D G. Risk of large-scale disaster-induced migration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avoidance strategy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3, 34(4): 398-402.

[11] Massey D S, Gross A B, Shibuya K. Migration, segregation, and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poverty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4, 59(3): 425-445.

[12] Bloom N D. Suburban alchemy: 1960s new tow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M].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 初春霞, 孟慧君. 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27(2): 104-109. Chu C X, Meng H J. Ecology mi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6, 27(2): 104-109.

[14] 孙国强. 循环经济的新范式: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Sun G Q. New mode of recycling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on ecological city of recycling economy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5] 孙燕一, 王振洲, 刘懿, 等. 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的实效, 问题与对策——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调查分析 [J]. 西部论坛, 2013, 23(2): 44-50. Sun Y Y, Wang Z Z, Liu Y, et al. The effect,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government-led style ecological migration [J]. West Forum, 2013, 23(2): 44-50.

[16] Foggin J M. Rethinking “ecological migration” and the value of cultural continuity: A response to Wang, Song, and Hu [J]. Ambio, 2011, 40(1): 100-101.

[17] Wang Z M, Song K S, Hu L J. Response to “rethinking ecological migration and the value of cultural continuity” [J]. Ambio, 2011, 40(1): 102-103.

[18] 东日布. 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 [J]. 中国贫困地区, 2000(10): 37-40. Dong R B. Practice and enlighenment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J]. China’s Underdeveloped Regions, 2000(10): 37-40.

[19] 汤榕, 邹玉忠, 许静怡, 等. 生态移民迁徙前后生活状况比较和对策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6): 5-6. Tang R, Zou Y Z, Xu J Y, et al. Comparison of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cological migrants before and after migration [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5(46): 5-6.

[20] West J J. Perceptions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Summary of fieldwork and relevance for climate adaptation [R]. Norwa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Oslo, 2009.

[21] Moore W R, Sheldon E B. Indicators of social change: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s [M].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68.

[22]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Rodgers W L.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M].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76.

[23] Andelman R, Board R, Carman L, et al. Quality of life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A discussion docu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M]. Blacksburg: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1998.

[24]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12/2013: Prosperity of cities [R]. London: UNHSBITAT Earthsoan, 2013.

[25] Praag B M S V, Ferrer-i-Carbonell A. Happiness quantified: A satisfaction calculus approac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6] Lyubomirsky S. The how of happines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M].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7.

[27] Diener E, Wirtz D, Biswas-Diener R, et al. New measures of well-being [M]//Eiener E. Assessing well-being. Berlin: Springer Neterlands, 2009: 247-266.

[28] Mulligan G, Carruthers J, Cahill M. Urban quality of life and public policy: A survey [J].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2004, 266: 729-802.

[29] Marans R. Rodgers W L.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satisfaction [M]//Hawley A H, Rock V P. Metropolitan America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1975: 299-352.

[30] Marans R W.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rough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The 2001 DAS and its us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dicator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5(1-2): 73-83.

[31] Burby R J, Weiss S F, Zehner R B. A national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merican new towns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75, 35(3): 229.

[32] Zehner R B. 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new communities [M]. Cambridge: Ballinger Pub. Co., 1977.

[33] Marans R W, Kweon B S. The quality of life in Metro Detroi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illennium [M]// Marans R W, Stimson R J. Investigating quality of urban life: Theory, methods, and empiricalresearch. Berlin: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1: 163-183.

[34] Stimson R, Mccrea R, Western J. The Brisbane-south east Queensland region, Australia: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urban life and changes over time [M]//Marans R W, Stimson R J. Investigating quality of urban life: Theory, method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erlin: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1: 185-207.

[35] Chhetri P, Stimson R, Western J. Using GIS to derive region-wide patterns of quality of urban life dimensions: Illustrated with data from the Brisbane-SEQ region [M]// Marans R W, Stimson R J. Investigating quality of urban life: Theory, method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erlin: Netherlands, 2011: 405-434.

Ⅰ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A Program of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Ⅰmpacts of New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a major migration program has been underway in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of China’s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initiative aims of this program are to alleviate poverty, prevent natural disaster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for local residents. This paper suggests a longitudinal program of research in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that focuses on measuring progress in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local population. This research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migration, and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 population’s views about their lives. In this paper, three population groups are impacted by the migration program — migrants who have moved to the new urban developments; the extant rural population (some of whom may eventually become migrants); and the residents in existing cities and towns affected by the new urban development. Such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am’s progress, identify the program’s reality effect on each group, and contribute to future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in Shaanxi and other Chinese province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and outlines an approach for conducting a study in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social survey research; social impacts evaluation; migration; new urban development;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C-915

A

2016-07-26;

2016-08-10

Robert W. Marans,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研究、公园与景观规划、环保意识与行为学;E-mail:marans@umich.edu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2015-ZD-05)

本刊网址:www.enginsci.cn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移民工程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秦巴山区枇杷丰产栽培及关键管理技术
签证移民
子午工程
Immigration移民
工程
工程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