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两种异质文学之间影响发生的思考
——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开端为例

2016-11-29赵晓颖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天津300457

人间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异质现代文学

赵晓颖(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天津 300457)

对于两种异质文学之间影响发生的思考

——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开端为例

赵晓颖
(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天津300457)

中国现代文学的变化、文学渊源问题在现代文学研究中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从两种异质文学之间的影响发生出发,通过对近现代文学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关系角度,进行思考和梳理,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

近现代文学;异质文学;近现代文学开端

在马克思的两大历史性伟大贡献之一的唯物史观中,有论及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而社会意识的构成中的高级层次是指思想体系,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是反映经济基础的,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另一类则是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等,与第一类相对,不反映经济基础。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得知,文学,这个属于意识形态类的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映经济基础的。因而我们可以说,文学,不是一个独立发展起来的事物,也不是简单的由个人或者某些人所决定的,它有决定其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既然这样,可以推知,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生的时期,中国是处于一个遭受外来入侵的情况之下,当国人发现自己较之入侵者是那样的落后和弱小的时候,在向自身寻求力量和不得的时候,目光自然的便转向了西方。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起初是伴随着西方文化入侵性质的,是不平等的,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使中国近现代文学向外转的原因。我们最先注意到的当然不是文学和文化,而是与我们关系最近的军事、经济等给我们造成最大打击的方面,随之而引入的才是文学和思想文化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样伴有“闯入”和自觉“引入”众多西方思想的过程,能够那样产生重大影响,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在我看来就是“需要”。我们需要在自身陷入困境的时候借助于先进的军事、经济等我们觉得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的东西,这当然包括思想文化在内,它们是这些我们当时所“需要”的东西的精神表现。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的发生时期,我们更是需要这样的“新”的思想文化来与我们“封建传统”文化来对抗,在那些倡导者的努力下,吸收有益于我们“新文化”的东西。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而使得国民觉醒,使得国家强大起来。

可以说文学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是不得不,但又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对西方的依赖。或许可以直接一点来说,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文化、文学上的影响是很难不占重要地位的,这其中要包含一个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关注程度有关,当然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等多方面最好的反应,因而我们在急于发展和变革的时候,就必然的会向先进的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投去更多关注了。虽说对西方是多有依赖,但这样的源自需要的“引入”也是在传统限制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从鲁迅、胡适等人身上便可看出。至于之后的无所筛选的“引入”是因为缺乏清醒的认识而盲目所造成的。

因而,正是这种近现代的中国自身求新、求变而使得近现代文学呈现出了这样的发展特点,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能够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轨迹。甚至于现在我们可以逐渐明显的发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地位上升,世界影响力扩大的同时,中国文化、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随之在扩大。这样的例子自古便有,经济实力强盛繁荣的唐朝,虽有文化传播的功劳,但各国的朝拜和对中国文化的渴求是相当强烈的。日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之后对美国的转向不都是很好的例子么。在苏联文学曾一度影响世界,但随着苏联解体和当今研究对其的冷漠更是强烈对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不光是由“影响”这个外来的力量,更有其自身“引入”这个内在的力量共同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而要看到其发展的特殊环境、条件和目的,可以客观的评价。中国近现代文学在短短的三十年内,获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也出现了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但文学的社会价值的重视而使得过多政治力量的介入,难以自然的发展,相对而言成就当然也就少了很多。

在以前我们更多的提到“影响”,我们希望找到属于自己本身“纯净”的文化、文学,渴望在某些方面占有主导地位,获得某种优越感。这在诸多国家,法国、美国都曾有这样的明显的表现。比较文学中法国的影响研究、美国的平行研究便是出自各自文化、文学特点的考虑。其实,现在大家也是一直在追求这样的一种优越感。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是越来越提倡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的,这样便使得众多参与者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提供更多渠道的传播和理解,而追求一种世界文化、文学的理想状态。

就文学而言,借用对评论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世界性的视野、人类的目光、普世的价值、全球化的伦理,是当代作家反映当代世界或对当代是做作出反应的一种‘品质’意义的要求”。这确实是“全球化”作家的特质,是诺贝尔奖所追求的目标。但具备这样特质的作家在何种文化与文学环境下能够产生呢,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宽容。

[1]鲁迅:《文化偏至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3]陈子平:《 “中国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

[4]程文超:《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中山大学出版年社,2004.

I054

A

1671-864X(2016)05-0006-01

赵晓颖,现任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异质现代文学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复合锌基钎料铜铝异质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