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职生存与发展规划

2016-11-29马小卉指导教师周建忠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人间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特色

马小卉指导教师:周建忠(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农村中职生存与发展规划

马小卉
指导教师:周建忠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130000)

目前的农村中职与城市中职同样面临着招生就业与课程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其地处农村,生存环境更加严苛,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如何改善农村中职教学质量和发展教学特色,如何更好的生存于农村大地和发展新型综合农村中职成为了未来农村中职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

农村中职;生存环境;发展规划

一、目前农村中职所面临的窘境

(一)教师倦态与流失。

农村中职教师无论在薪资待遇抑或是福利等方面都与城市职教老师有着一定差距,加之研究环境和研究设备的局限,其自身个人发展性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也成为农村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态的重要原因。两因素夹击之下,不少中职教师资源流失,这样的状况也让很多新教师对农村中职望而却步。改善农村中职教师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是解决农村中职教师资源流失的重要手段。

(二)学生招生困难与流失。

农村学生数量基数可观,但由于中职院校零散加之很多院校并不为人所知,在招生方面可谓是困难重重,专业的种类在增加,而学生数量不能保证的状况下,想要发展谈何容易。并且,目前中职学生辍学打工的状况非常普遍,一方面是农村中职的教育水平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村中职的课程过于枯燥,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流失大量学生。从这个情况出发,农村中职在课程方面不能一味模仿城市教学,要开展新颖特色“接地气”的课程和专业,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三)校企合作的举步维艰。

中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农村中职的校企合作为何举步维艰,一方面是相关部门缺乏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农村中职的不重视。许多企业更愿意和办学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学校开展活动,强强联合,而对于农村中职的需求置若罔闻,一方面,确实农村中职的学生素养有待加强,知识水平也与城市中职学生有一定差距,但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同时,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展校企合作的场地优势和资源优势,企业在联合农村中职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能收获到商机和益处。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农村中职开展校企合作依旧困难重重,对于自身院校来说,拿不出与企业合作的特色项目,对于企业来说,对农村中职仍抱有偏见。这需要的是长期的战略统筹安排和政府的有力指导。

二、农村中职的兼并与课程改革

(一)加速农村中职兼并与合作。

农村中职在发展问题上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分布零散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这一问题,而很好的措施就是进行农村中职的兼并,在原有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开设基础之上,两所甚至更多所院校进行兼并,统一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现,院系开设和后勤保障系统。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学校知名度加大招生,也为开展科研交流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兼并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有办学,而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原有的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在兼并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寻找更加人性化的兼并方案,是农村中职更快更好发展的一剂强心针。依托政府的帮助,借助原有的办学资源,把农村中职院校的规模做大,把课程的改革拉入新的轨道,是农村中职向着积极方向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兼并之后,新的专业体系课程模式都将有新的发展,新的专业特色和教学改革也将重新树立和发展。

(二)农村中职特色课程开发。

要将农村中职办活一定要注重农村特色,对口就业一直是农村中职的“老大难”。农村中职的课程不应该也没必要一味模仿城市中职,应当开展更加符合生产实践的课程,例如农林专业开展村镇生产实践课程,或者经验交流课程,都能够加大学生对农村生产生活的理解,同时,也能丰富课程内容,改善课程灵活性。对于农村中职学生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农村,那么农村中职的课程想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就一定要开发出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特色课程。当然,农村特色中职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开发,学生与教师的不断沟通与交流,才能真正开发出属于农村,属于农村学生的农村中职特色课程。

三、农村中职实训基地的建设。

农村中职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加大创新精神培养和灵活思维能力的训练。建立农村中职实训基地对于更好的开发课程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巨大意义。农村本身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使实训基地的建立更加的便捷。要运用农村资源优势,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同时建立完备的实训机制。农村实训基地的建立弥补了校企合作缺失所带来的实践培养不足,通过农村中职实训基地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专业可以得到实践性训练,更多的学生能更加直观的解除生产劳动,也使得农村中职的实践课程走向新的台阶。值得注意的是,实训基地不仅仅是学生进行实践的场所,同时它也是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大舞台,在基地中,教师可以开展自身课题与项目的相关研究,又可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一举两得。实训基地是促进农村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其建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这就需要政府扮演好敦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加大资金投入和指导人员的安排工作。

[1]刘彬,武建林.《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7(4):89 -91.

[2]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 育研究2006(2):79.

[3]邵艳杰.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5:23-25.

G718.3

A

1671-864X(2016)05-0247-01

马小卉,女,吉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指导教师:周建忠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特色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特色种植促增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