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
2016-11-29米文英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小学河北保定072150
米文英(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小学,河北 保定 07215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
米文英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小学,河北 保定07215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际教学中,训练学生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善于发现和注意积累,才能找到最佳的路径。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往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用乐学替代苦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干,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实践证明,只有将这种教学思想作为教学前提,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努力抓住每一个试验,并以此为突破口做出相应的项目延伸才能获取更好地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对语文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阅读训练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也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考虑到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充分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引导语。比如说在讲解“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如同我们的好朋友一样,谁也离不开谁。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下雨时天气是怎样的,风是怎样的,雨水是怎样的以及庄稼又是怎样等实际情景,”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紧接着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接下来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由此可见,引导语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一定要注重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此外,在对小学生进行授课时,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则容易致使学生心浮气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只要在上阅读课文孩子可以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或者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时要有一定的感情,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需要对他们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其次,还要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这种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逐渐得到加强,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长此以往,这种循环往复的叨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
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讲解时,教师只需要做到精讲多读,读出感情即可。此外,讲读课文时只需要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而对于通俗易懂的句段,则需要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自己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同时,在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全权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谈论,最后再做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相应的教学任务也能轻松愉快地完成。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创造意境给学生理解,提供阅读背景给他们,对他们自身学习方法能力提高是有相当帮助的。“它包含情感的语音与文字、富于情感的场景与画面、表达情感的音乐与效果。”因此,笔者在教学前,要及时充分准备相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置电动课件等。如此一来在特定的已经当中,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欣赏,同时又能够领悟到作者自己的情感,对陶冶情操有相当的帮助,这样的教学就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事物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转变教学角色,将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角色来进行,这样就能够真正达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目的。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训练语文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虚心求教其他的教师或者自身的不断学习来充实自身,从而寻找到最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小学阅读训练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1]邓立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2008,03.
[2]郭秀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
[3]田宝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4]高晓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5]杨玉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G623.2
A
1671-864X(2016)05-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