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前二元对立视域下的《道德经》
2016-11-29宋维梅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100
宋维梅(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 657100)
浅谈前二元对立视域下的《道德经》
宋维梅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657100)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很多看似相反的概念,该如何看待这些概念,大家众说纷纭,各持一柄。本文用“前二元对立”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浅要分析,由于个人学术水平有限,就只对《道德经》中的“道”“有”“无”“仁”“不仁”等概念做了粗糙的梳理。在此之前提出现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中超越二元对立的困境,并介绍了超二元对立的两种方式“前二元对立”和“后二元对立”。比较了“前二元对立思维”与“一元论”的区别。
道德经;超二元对立;前二元对立;有无;仁;不仁
中国的文艺理论界最初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非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直接引入的原观点,而是从苏联辗转引入。这种被简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思维模式是典型的二元对立。保留了二元论的形式而抛弃了对立面的联系、渗透和转化的精髓。他们虽然也在使用二元论的一些理论概念,如主体与客体、现实与反映、创作与欣赏等,但往往将每对概念看成对立的两极,或者接纳其中一极抛弃另一极。他们把充满辩证法的二元范畴还原成了笛卡尔的机械二元对立。
一、超越二元对立的困境
近代二元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灵肉。有无等二元分离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①这样的体系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侧面,也符合事物的客观存在形态,例如:天地、男女、老少、美丑、善恶。直到20世纪中期,二元思维方式仍是人类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影响也是直接,深刻的。这种极端的二元思维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足以指导人类认识和分析事物。于是当今主张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超越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解构式、建构式、替代式、完善式。那究竟应该如何超越呢?这是一个难题,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前二元对立与一元论
在对二元对立的超越探讨中,我们似乎可以在海德格尔的文艺理论中找到答案,叶秀山先生指出:“欧洲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分裂主体与客体以来,也曾经有过几次大的综合。康德提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原则区别,经过费希特,到了谢林,以主客体的直接性统一为先验唯心主义的归宿,以理性的辩证统一代替了直接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仍然归于概念式的把握,因而在现代西方人的眼光看来是先割碎了再拼起来的,而肢解以后,活的东西已成死的东西,拼起来也活不了。②
这种主客体的统一,把它肢解以后再拼起来的做法,可以称之为“后二元对立”。这种超越在海德格尔看来并未从根本上超二元对立,只是基于“二元对立”思维框架的一种“统一”方式。所以需要找到另一种超二元对立的根本方法,这就是海德格尔认为的“前二元对立”。真正的超二元对立的世界,应该是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立”尚未分化的“前知识”、“前科学”、“前道德”的“本源性”世界,我们可以把这种领域称之为“前二元对立”世界。③
按这种思维看,前二元对立是主体和客体等“二元对立”尚未分化的世界,看似与以前的一元对立相似,但是二者却有差别。一元论思维方式的局限很明显,既然没分离那就是为“一”的,并没有二的概念。由于它过分追求简洁性,“丰富多样的现象必定会被简单化地纳入某种先在的解释模式之中。在这种条件下,差异、变化、他者便不可避免地被遏制了,只剩下一种思想、一种价值、一种标准。”④这样,其实一元论思维方式就不可避免地蕴含了思想专制的危险性。
“前二元对立”虽然和“一元论”都是尚未分化的世界,但是它是有“二”的概念的。这种“二”的概念是可以转化的,是同一的。例如:老子的“有为”和“无为”看似“为”的两级其实却是一个范畴,“无为”会转化成“有为”,“有为”也会转化成“无为”,二者实质是同一的。
三、前二元对立视域下的《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中使用了多组看似相对的概念,如有无、难易、虚实、开合、得失、清浊、唯阿、昭昏、全曲、直枉、轻重、静躁、雄雌、吉凶、张敛、兴废、刚柔、厚薄、贵贱、阴阳、损益、寒热、生死、亲疏、利害、祸福、智愚、牝牡等等。在这里我单纯的用“前二元对立”的观点去看看《道德经》。
《道德经》中多次提及“道”“有”“无”的概念。“有”、“无”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说二者与“道”是并列的。例如: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 有无相生。第十一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认为道包括无与有,二者同实而异名,因此可见道之玄。老子以“有无相生”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有”即“无”,二者都同出于“道”,它们是一体不隔的整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者相互转化。这是符合前二元观念的。就犹如鸡生蛋、蛋生鸡、白天与夜晚周而复始是一样的,无从判断始末,相互孕育。
再如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里的“仁”与“不仁”,看是残酷实则不然,这里的“不仁”说的是天地和圣人无所偏爱,正是无私的表现。天地的“虚”看似一种空、无为的状态,其实却是一种实、有为的积极态度。虚含有无尽创造的因子,动而愈出就使天地生生不息。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首先是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对立下的状态形成的。其次是事物向相反的对立面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并没有升华,是反本复初的。他在说道时,说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时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循即是循环的运动,周行而不殆是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初都从其产生,最后都复归于它”。
注释:
①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②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③蒋永青.如何超越"二元对立"—中国艺术美学基本问题的相关讨论[J].南开学报,2010年第1期
④周宪.从一元到多元[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蒋永青.如何超越"二元对立"—中国艺术美学基本问题的相关讨论[J].南开学报,2010年第1期
i106.4
A
1671-864X(2016)05-0121-01
宋维梅(1986-),女,汉族,云南人,硕士研究生,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