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空心村”成为扶贫攻坚盲区

2016-11-29秦风明

支部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壶关县空心村盲区

□ 秦风明

谨防“空心村”成为扶贫攻坚盲区

□ 秦风明

春节期间,笔者深入壶关县一些帮扶村和村干部座谈,谈及致富产业项目引进时,村干部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有村干部说:“帮我们把基础设施建好就行,致富产业项目就算了,引进来了也没有人做,年轻人都到外地去了,村里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哪有力气做哟。”

这位村干部说的,是眼下农村许多“空心村”的现实。村里“空心”了,致富产业就没法发展。走访中,笔者发现农村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现象,大部分村外出务工人员比率都在30%到60%之间,一些偏远的山区村外出务工人员甚至达到90%以上。就拿笔者家乡壶关县板安窑村来说吧,户口本上有250多人,可留在村里的只有三四十人,且多是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儿童。

笔者对村干部说:“或许有了致富产业项目,且项目发展顺利,那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经济效益好,又会返回来呢?”

村干部苦笑着说:“农村致富项目,不外乎是种植、养殖两大方面,发展这些项目,一来需要大面积的宜种、宜养的土地。我们这山高林深,全村300多亩土地,还有很大一部分处在交通不便的山林里,不适合大面积进行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发。二来农业开发项目风险极大,得靠天吃饭。即便风调雨顺,头一两年赚了些钱,难保别人不跟风种养,市场一旦饱和,效益就会直线下降。村里年轻人哪有不明白这道理的呢?他们是宁愿寄人篱下在外面吃‘汗水饭’‘青春饭’,也不愿返回来从土地里刨饭吃的。”

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到每一个人,“空心村”不能成为扶贫攻坚的盲区,无论是外出还是留守的村民,自然都不能例外。可是,如何在“空心村”里发展致富产业,吸引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致富,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并予以解决。

(责编:张灵霞)

猜你喜欢

壶关县空心村盲区
山西省壶关县晋庄镇十里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华章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盲区50米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空心村”民生调查
人口迁移流动下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
重庆事件与医保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