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指向思维的核心区
2016-11-29王雷
王雷
摘 要:追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引导学生思维的策略。小学生思维的连接点、转折处、交叉口等都处于思维的核心区。数学教师的追问应当指向学生这些思维的关键区域。
关键词:思维连接点;转折处;交叉口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通过小学生的积极参与,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他们的内部思维活动。不过要让小学生数学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的引导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
一、教师的追问要指向小学生思维的核心区之一——思维连接点
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历程,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发生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连接点,都处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区域。教师恰当地、准确地、有效地刺激这些点,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跃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刺激的一种高效手段就是追问。
例如,一位教师让学生独立尝试: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8个小组全部正确,无一组错误。这时候,一般教师的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教师和学生一起重新回顾一遍计算的过程,并强调十位上“6加7得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1;第二种,教师指名学生讲计算的过程,老师适时强调十位上满十要向百位进一;第三种,教师拎出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大评特评,或大批特批。我们来看这位老师和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不一样的方法。教师先说:“老师非常高兴,全班同学全做对了!一开始个别同学错了,后来全改正确了,同学们还有问题吗?”(全班没有举手)。教师再问:“同学们没有问题,老师有个疑问:百位上2+3得5,怎么变成6了?”(生1:又加上了十位进上来1,5+1得6。)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十位向百进一?”(生2:6加7得13,满十向百位进一。)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十位上满十要向百位进一的?”(生2不会说)教师再追问:“哪位同学帮他说说!”(学生:……)
这位老师追问的很有价值,不但突显出教学的重点,关键是通过老师的追问,倒逼学生理清自己思维的路径,学会学习和思维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感知到,用先前的知识可以同化现在的知识,现在的认知可以借助先前的认知来完成。同时,引导学生将新的认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也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理解“哪位满十,都要向高一位进一”的计算法则打好基础。
二、教师的追问要指向小学生思维的核心区之二——思维转折处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正迁移相对来说比较多,这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不少好处,当然,也为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很大阻碍。我们知道,人类学习时,都习惯于用原有的认知同化新的认知。一旦遇到不能用原来的知识解释或解决时,人的思维就遇到巨大的挑战,即产生思维的困难,这就是说思维到了转折处。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使用追问,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时,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出示:“把一盘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这几?”(图略)
通过老师追问,我们了解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追问中,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三、教师的追问要指向小学生思维的核心区之三——思维交叉口
数学学习,在知识的连接点,在知识的转折处,可以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小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同化新知,实现正迁移,帮助小学生顺利通过思维的拐角处,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提升。而当小学生思维到了交叉口,就更需要教师关注和引导了。所谓的“思维交叉口”,就是指小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时,出现多种思维选择,但学生又不知谁对谁错,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需要教师介入进行适当引领,当然引导方法很多,不过,追问仍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来看一位老师引导学生的追问过程:
“我们先要干什么?”(生:将12个三角形硬纸片平均分成4份),老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平均分的过程;老师接着问:“平均分的总份数是多少?”(生:4份)。“4应写在哪里,做什么?”(生:分数线下面,做分母);“我们要表示几份的?”(生:1份);“你从哪知道的?”(生:每份……);“1写在哪,做什么?”(生:1写在分数线上面,做分子);“其他几个分数为什么不正确呢?先在小组内讨论。”
……
我们相信,通过上面教师指向思维核心区的“追问”,“逼”学生重新经历一次分数产生的过程,学生会有新的和深刻的感悟。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核心区域就是小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适合教师追问的思维生长的“块”“线”和“点”还很多,但是,只有当教师完全了解了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后,才能恰当使用“追问”这一策略,帮助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施晓芬.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追问[J].教师,2012(6).
[2]陆云霞.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艺术[J].学习(教育新理念),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