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思考
2016-11-28金曦霞梅良君
金曦霞?梅良君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上有很多有关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的学科学习中,要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小学是基础阶段,语文学科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一门学科,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能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品德,其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小学语文教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品格、心理进行培养,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教学。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研究课本,挖掘积极内容
(1)让学生与课本对话,利用课本的文字内容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教学,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沟通。如学习《龟兔赛跑》时,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乌龟会赢得最终的胜利?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反复阅读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认识到乌龟和兔子因为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明白坚持就是胜利、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这种方法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惰性思维以及遇到困难时对家长的依赖性。
(2)在课文上找到可以拓展的地方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向外拓展的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如对《落花生》这篇文章的教学,教师单方面的教授不能令学生印象深刻,所以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花生”或是“苹果”,选择相同的学生为一组,双方进行讨论,说说为什么想要成为“花生”或者是为什么不想成为“花生”,通过这样的辩论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好比花生虽然朴实但是却没有展现自己能力的勇气。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学会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对任何人或事进行多方位、全面的评价,不随波逐流的思想。
2.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更多的实践内容,加强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更多的具有开放以及自主等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中有很多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在娱乐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并且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内容,如组织一个小型的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临场表现能力,学生对于这种不是很严肃的以及不枯燥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并且可以更加投入,在课堂上体验成功与失败。学生只有参与进去了,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更多的游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例如,组织一次手工大赛,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是手工作品,如一件小饰品,也可以是一道菜,学生自带材料,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最后由所有学生进行互相评比,选取最优秀的作品并颁发奖励。学生在活动中不但锻炼了自我动手能力,还体验到自己动手的魅力,在过程中遇到挫折时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以及被他人认同的自豪感,能够承受自己的失败,明白付出就会有回报的道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从小就具备是非分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3.在课堂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课堂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地点,是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阵地,教师要利用好课堂上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语文课堂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不可能完全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要教师要合理地进行渗透,抓住课堂上的一切机会,发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之后再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用心发掘合适的方向,根据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在教学中,要加入个性化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目的中,研究合适的方法,合理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基础,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能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J].学周刊C版,2013(27):171.
[2]吴令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谈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