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划桨开大船
2016-11-28史艳
史艳
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席卷了教学课堂,可以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局面。现在评价一节优质课的标准之一往往就是是不是存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在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以及解放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这也是它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合作探究,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现在的很多学校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合作学习的贯彻提供了机会。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有一篇文章是《日月潭的传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景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悟,然后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然后布置了《假如我是一名导游》活动设计,要求每一小组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改成适合的解说词,向自己的游客介绍日月潭的美景。这样准备的时间为一周,学生们不仅参照了课文,还利用课下的时间找来了其他的资料,在展示的过程中,利用自己制作的道具以及精心准备的讲解词,妙语连珠,激情澎湃,效果极好。通过学生的展示可以发现,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了解。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有了自己的空间,也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重视了每个学生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学会和大家合作以及分享的精神,可以说,既享受了语文学习,也获得了知识,实现了“教”“学”的双赢。
二、以生为本,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在新课标中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语文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交流空间和时间。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知识的储备也不足,但是教师不能因此就不让学生讨论交流,而应该更加鼓励,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性提高。
例如,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时,教师在课堂预设时就将交流讨论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储备得并不多,很多学生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维生素,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的讨论交流顺畅,首先在预习环节就为学生布置了任务——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文章十分有趣,那么,什么是维生素C呢?大家找一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们找到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明白了什么是维生素C,它对于我们身体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维生素C,哪种水果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等等。由于学生的准备充足,所以在课堂交流中非常顺利,也让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为课上的交流做准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由于有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很顺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轻松解读文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体验教学,给学生参与的激情
新课标提倡在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班化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有了更多体验学习的机会。教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解读文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整合所学,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们对于《詹天佑》这篇课文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对于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以及巧妙地打通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的情节更是兴致盎然,但是,在具体理解上却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实际上,课文的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但是如果只是教学语言的讲解,学生没有直观的印象,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细读课文,仔细琢磨文本中的描述,然后互相合作,在纸上画出相关的示意图。经过大家的协同努力,各组的示意图完成了,这时教师让小组的代表通过实物投影将示意图进行展示和讲解,并且谈一谈自己的依据,最后师生合作交流,得到正确的答案。
所以,教师采用实践体验、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而然就起到了深化认知的目的。小班化的教学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现在合作学习已经深入人心,成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让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