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考试法在普通话课程中的应用

2016-11-28夏慧敏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普通话应用

夏慧敏

摘 要:普通话课程,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项专业基础技能课程,而且是其他与口语表达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尤其是师范专业,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师范类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针对我校任课教师少、学生多的实际情况,我校实行了阶段性考试法,以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阶段性考试法;普通话;应用

普通话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基本技能课,如何把这门课上得有特点,并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许多普通话课程教师都着力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针对本校学生、师资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是每一位教授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大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地方大学,师范专业类学生占有很大比例。以2012级学生为例,师范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计算机教育、小学教育等,其中涉及文学、史学、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类别,师范学生总数约有800人。这些学生将来都要从事教师职业,普通话课程是其必修课程。面对这么多学生,普通话课程的授课任务量很大。为此,教师在大连大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授课中,尝试性地采取阶段性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即是定期对学生所学过和后面未学过的内容进行考核,如果达到规定的要求,便可以不用继续跟班学习。接下来,笔者将从实施阶段性考试法的原因和方法对此种方法做一介绍:

一、实施阶段性考试方法的原因

1.师资力量不足。大连大学没有专门教授全校中文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部,教授全校文科共同课程的部门——社科部只负责全校“两课”方面内容的课程,而如普通话、教师口语、大学语文等与中文专业有关的课程,则全部由文学院来承担。文学院也没有专门的普通话教研室,之前上这门课的教师多是学院中文专业教授现代汉语、写作等课程的教师,而且是兼职教师。他们很多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普通话训练,对普通话课程也是边学、边教,对普通话理论的认识也多是从感性到理性。这些教师一般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只有在完成了自己教学任务后,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教授普通话课程。全校每个年级大概有800名学生需要上普通话课,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师资力量的贫乏,学生数量的增多,无疑给普通话课程的正常开设加大了难度。同时,普通话课程又具有精讲多练的特点,如果采取合班上课的方式,固然可以减轻任课教师的压力,但对于学生来说,合班就减少了训练的次数,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学生普通话水平不等。目前,大连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我们知道,我国共分7大方言区,方言之间的差别很大,即使是来自同一方言区,其内部差异也比较大。同时,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已经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程度不一。一般情况,来自北方方言区的学生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而来自南方的尤其是闽、粤方言区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低;而且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般都比较好,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般较差。面对此情况,任课教师难以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但又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若尝试性地采取阶段性的考试方法,定期对学生的语音知识、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已经合格的学生不再跟班学习;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尽量趋于一致,这样也适合于教师的教学。

3.教师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普通话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极为有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理论,然后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训练,也就是“少讲多练”。这种方法,一般说来,比较适合于口语水平差别不大的班级。而面对同一训练内容,有的学生认为是难点,有的学生并不这样认为,所以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做到“有的放矢”。而要想做到这点,则必须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口语水平有所了解。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在课下练习的方式,不能发现学生在口语中存在的发音难题,训练也只是起到纠正不标准音的作用。但如若采取阶段性考试的方法,则能够对教师以后的教学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教师能通过测试结果发现问题,并能在以后的教学训练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提高口语水平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本门课程是公共课,所以学生普遍不重视,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开不开都没关系,即使上了这门课,也都是上课说普通话,下课依旧说方言。面对此情况,学校在教务处的领导下,经过人文学院领导与任课教师协商后,尝试性地采取阶段性考试方法。此方法是只要学生通过了阶段性考试,理论成绩和口语成绩都达到合格要求,此门课程就可以得到“及格”成绩,可以不必再跟班学习。学生为了早些通过考试,势必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注意发现自己在辨音、口语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或向学得比较好的同学请教,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主观能动性。

二、阶段性考试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1.开课前的考试。此考试是针对全校开设普通话课程前,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理论、口语水平测试,这次考试任务量大,动用了中文专业的很多教师。考试集中在一个下午对要开课的师范专业学生进行测试,测试以系为单位,每个系由三位教师负责。测试内容以朗读为主,以百分制记分,从声韵母的发音、声调的准确性、音节的拼读、音变的使用、语调的运用等几方面进行打分,最后核算出总分。

2.开课后的考试。普通话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在周一和周四下午3点到6点之间进行,每次三学时,每周六学时,根据学时,我们尝试性地把阶段性考试安排为两周一次。阶段性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各占50分,笔试部分不仅包括已讲过的内容,还包括后面没有讲过的内容,重点放在已经讲过的内容上;口试以朗读和会话为主,朗读内容多选取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篇目,会话题目多出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题目,也有些会话题目教师自己出,如“我看希望工程、环境与生存、如何度过我的大学时代”等,学生进行2到3分钟的口语表达,教师可从发音的标准程度、语句的连贯性等方面进行打分,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当场指出,示范发音,使考试与训练同时进行。阶段性考试以后,教师对考核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不及格的人数。同时,分析考试中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对自己前一段的授课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对个别学生典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进而加强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授课打下基础。

3.期末考试。普通话课最后的考试依然由口试和笔试两部分构成,笔试的内容是这个学期讲授过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的实践应用,口试以会话为主。期末考试成绩,主要以最后一次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参考前几次的阶段性考试成绩,并对每个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前几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刚开课时测试存在的问题是否依然存在。将学生在发音、口语表达等难点方面进行前后对比,看看学过本门课程后,普通话理论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是否比以前有所提高,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测试标准,重点检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是否有提高,提高多少。

阶段性考试法在普通话课程中的应用在我校仅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实行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如开始命题、执行考试标准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而且这个方法是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同时更需要行家的指正和引导。

参考文献:

[1]王莉.论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特点及教学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6(8).

[2]杜丹妹.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6(15).

猜你喜欢

普通话应用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