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静也能健脑

2016-11-28李迪

饮食保健 2016年20期
关键词:健脑内心世界噪音

文/李迪

安静也能健脑

文/李迪

安静对大脑的重要性超乎想象!它就像一种“脑黄金”,对维护大脑健康、提升大脑功能意义重大。不过专家们也有些担忧,认为现代生活越发嘈杂,寻得安静的外界环境和内心世界并非易事。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晓东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耿同超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冰

安静也能健脑

说到健脑,很多人都会想到做计算、吃核桃、常运动等方法,却怎么都想不到安静其实对大脑有诸多好处。

改善记忆

2013年,发表在《大脑结构和功能》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在安静环境下生活两个小时,利于老鼠大脑中海马区细胞的新生。由于海马区与学习、情感、记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推测安静利于提升脑力、改善记忆。基于这点,科学家认为,安静环境或将成为治疗痴呆症、抑郁症的有效方式,以便改善这些患者大脑中神经元减少、不活跃的问题。

丰富想象

《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认为,当人们不被外界噪音所打扰、情绪较为平和时,思考问题会更为深刻,同时也更有想象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速度得到大大提高。

缓解压力

国外研究还发现,噪音可导致大脑中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长期如此,内心世界也会难以平静,从而导致体内“压力荷尔蒙”处于较高水平,不利身心健康。相反,安静益于人们缓解压力和紧张。发表在《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沉默两分钟,比听放松的音乐更利于改善大脑血液循环,起到更好的减压作用。

看清自己

研究同时发现,安静可帮助大脑进入更自觉、更有意识的状态,让人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的更加客观。

治愈创伤

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费恩伯格结合问卷、访谈和脑部扫描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正处于心理创伤初期的人来说,安静的环境和短暂的沉默,比劝慰和倾听更利于他们摆脱心中的痛苦,从而恢复得更快。

内心不安别提健脑

对于上述研究,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耿同超表示认同,但他强调,安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你处在安静的环境中;二是你处于安静的状态里。前者强调外界环境的安静,后者强调内心世界的安静,两者不分伯仲,对大脑健康都很重要。不过,现实生活中做到这两点并非易事。

首先,我们的生活越发嘈杂

早在19世纪末,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就曾预言:“早晚有一天,为了生存,人类将不得不与噪音进行斗争。”果不其然,如今,噪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噪音除了不利于健脑,对身心还有许多危害,比如损伤听力和心血管,让人急躁、失眠、疲倦。可怕的是,人们正逐渐习惯嘈杂,甚至竭力回避安静,比如环境一旦安静下来,有些人就会难以忍受,从而耳机不离手、音乐不能停。

其次,内心难以安静

俄国文豪普希金曾说:“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内心的安静作为基本特征。”亚洲积 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指出,即使身处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但若内心焦虑急躁、暗潮涌动,人也是不安静、不幸福的,更别提维护大脑功能了。

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行色匆匆,干啥都着急,匆忙吃饭、睡觉,过马路闯红绿灯;他们爱发牢骚,抱怨不断,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其焦虑不堪;他们每天被工作和生活搞得头昏脑涨,时时为名利和钱财绞尽脑汁……“让内心世界回归安静,或许比隔绝噪音更难,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悟性。”

“三少三多”静心护脑

汪冰建议,首先,静心需要牢记“三少三多”:少点焦躁和匆忙,多点从容和淡定;少点抱怨和功利,多点感恩和信仰;少点痛苦和彷徨,多点豁达和自信。

其次,心烦气躁、心内不安时,静坐是一个养脑养神的好办法,方法是:端坐姿势,双肩下垂,双腿分开,手放膝盖,肌肉放松;背部挺直,下颌微收,头颈正直,闭目闭口;排除杂念,舌顶上腭,腹式呼吸,舒适为宜。

再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发现,看树利于身心平静,仅需6分钟就能显著减压,天气好时不妨出去散步,晒晒太阳,闻闻泥土的芳香。

猜你喜欢

健脑内心世界噪音
健脑四原则
噪音,总是有噪音!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无法逃避的噪音
健脑解郁黄花菜
坑人的“健脑片”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