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6-11-28王心国
王心国
校企合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王心国
校企合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的教育模式。本文阐述了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实施案例。
校企合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学生知识需求、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学校和企业根据专业特点及企业的用人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考核标准等,一起成立指导委员会,共同聘任导师,共同提供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场地。
企业课堂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在企业提供的教学场地进行理论和实训学习,二是学生在岗位上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进行岗位技能实操训练。这种培养模式能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吸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涵,强化诸如忠诚、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遵守厂纪厂规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在企业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结合自己特长和兴趣重新定位就业方向。
二、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
1.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是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
政府在政策上给企业放宽条件,教育部门给学校一定的支持措施,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才能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找准合适的企业实现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的关键
所谓合适的企业,是指该企业的岗位设置需适合学校的专业发展,且该岗位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让学生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3.学生和家长的认同是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
中职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对专业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从普通的升学教育转入以就业为主的职业教育,他们的适应能力还较薄弱,并不清楚将来要就业的企业或具体的岗位。同样家长也存在这些顾虑,因此,学校通过企业课堂人才培养的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在企业中的实在岗位上学习,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让他们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体验工作性质,产生相应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学校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获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家长看到了希望,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共同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企业岗位具体要求,共同制定既适合学校专业发展要求,又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能积累和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水平,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本地学校和教师等资源培养企业急需和未来需求的人才,能提升企业的技术生产力水平。
2.校企共同搭建合作平台
(1)校企共同提供教学培训的物资资源
企业课堂的特色就是让学生在岗体验在岗成才,学校和企业达成共识,教学场地设在企业,提供独立车间,包括理论实训一体化多媒体教室、企业岗位生产设备,学校提供多台实训设备,提供学生边上岗边学习的条件。
(2)建立完善的双导师机制
为了让教学和岗位培训落到实处,校企发挥各自的特长组建校企导师,服务于企业课堂的教学管理。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生产学习的企业导师,对这些导师要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同时将他们组团派到学校学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达到要求后由企业颁发聘书。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老师也应到企业系统学习,遴选出技能强、改革意识强的老师参与企业课堂,进行授课和管理,成为学校的导师。
3.校企共同制订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依据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提升专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制订,由校企双方组成学生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实现双主体育人。
(1)调查研究明确岗位人才培养要求
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岗位的要求,明确岗位的基本能力、核心技能。同时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实训设备,确定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2)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需求,要同时满足三方需求,就必须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让专业课堂所学内容与企业实岗操作相结合,让岗位工作任务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来,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还要转化成为典型的工作任务,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出发再开发出工作项目,最后按照项目来组织教学和岗位实操。
校企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模块。第二部分综合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以完成岗位工作核心技能和能力要求开发的实训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的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岗位能力。第三部分专业岗位实操课程,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训练,学生在校企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岗位实操训练。目的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能够灵活处理岗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企业专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第四部分共同开发职业素养课程。这种模式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掌握完成企业岗位所必备的岗位技能知识,同时也能尽快融入企业,适应企业,所以校企共同开发职业素养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团队配合、敬业负责、文明礼貌等方面的能力。
4.校企共建企业课堂的运行保障机制
(1)政府主持学校、企业、学生签订合作协议
为了使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能长久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要得到保障,维护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利益,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教育领导的主持下,学校和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书,学校与学生签订协议书,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书。
(2)校企共建办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要为专业的发展服务,企业则强调岗位人才的需求,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技能,因此,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一定会有一些矛盾,例如,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是否一致;企业是否落实学生技能岗位的实训;学生在岗位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工伤是否得到处理;学生作为准员工的工资待遇是否落实,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所以,为了保证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健康长远的开展,保证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校企必须成立办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确定试点专业与岗位,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进行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等。校企双元育人专项工作组要针对试点专业与岗位,联合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不断扩大范围和领域,做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满足学生、企业员工学习深造、终身学习的需要,形成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制度,用于指导、监督、落实在模式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
(3)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专业带头人、企业生产和管理主管共同构成,对双导师的建立、课程的开发、授课的管理、岗位的实训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同时负责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连接,保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顺利的实施落地。
四、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例
佛山市顺德区凯恒电机有限公司始创于2003年,隶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公司,是专业生产串激电机、感应电机、DC电机、罩极电机、无刷电机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凯恒电机有限公司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每年都有专用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在我校所属的辖区勒流政府就对该企业进行了税收的优惠减免,而该企业也获得了“勒流教育局”颁发的支持教育的荣誉证书,该企业于2014年开始与我校进行合作。
凯恒电机有限公司需进行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生产模式,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大批懂得自动化技术的人才。我校抓住该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多次会谈、调研,双方本着满足企业自动化设备维修人才需求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这一共赢原则,我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凯恒机修班”,采用“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
此次合作在上级领导的主持下,学校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提供教学厂室和机器设备,学校提供多台实训设备,给学生边上岗边学习。双方领导组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合作交流搭建平台,由企业副总和校长牵头,领导企业人事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车间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科长、骨干教师等共同进行导师建制、课程开发和项目实施。
1.课程内容架构(图1)
图1 课程内容架构
2.具体实施步骤(以机修岗位为例)
第一学年:
图2 第一学年企业课堂人才培养过程
第二学年:
图3 第二学年企业课堂人才培养过程
第三学年:
图4 第三学年企业课堂人才培养过程
“凯恒机修班”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①凯恒学徒班已有一届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类和管理类岗位人员。②多人被凯恒企业送到深圳客户设备开发企业带薪学习。③凯恒学徒班所有同学参加了企业学院的技术培训,并获得学院证书成为企业人才库储备人才。该企业表示,凯恒学徒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效果。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得到了提升,忠诚、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职业素养教育得到强化,特别是能养成学生遵守厂纪厂规的好习惯。学生还可以根据在企业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重新定位就业方向。通过这种模式,有一部分毕业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和岗位体验,对企业岗位有了认同就会愿意留在企业发展,进而成为企业员工,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如凯恒机修班在毕业的时候,有16名同学留在企业发展,现在都成为机修的技术骨干人员。这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该企业在社会上也赢得了支持教育的好声誉。对于学校来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企合作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电类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系列课程,探索出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诚然,在实践“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通过各方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不断地完善,“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必将提升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 陈春阳
2016-02-26
王心国,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广东 顺德/528300)
G710
A
1005-1422(2016)04-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