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化二手交易平台构建思考
2016-11-28嵇美霞
□文/嵇美霞
高校社区化二手交易平台构建思考
□文/嵇美霞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
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高校互联网创业活动方兴未艾。大多数的个案都是通过社交网络或现有电商平台实现创业行为,这为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缺乏对口的消费流量、商品类型雷同、缺乏各环节的监管等问题也日益显现。通过“相会二次缘”这一平台的运营数据,分析渠道、资源、垂直营销等问题所在,旨在完成高校社区化创业及二手交易平台的构建。
相会二次缘;二手交易;创业平台;人文情怀
原标题:高校社区化二手交易及创业平台构建——以宁波大红鹰学院“相会二次缘”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一、国内现有二手交易网络平台及其运营
中国在校大学生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率已经超过了70%;除阿里外,众多二手平台在近一年快速涌现。2015年11月,58同城和微信合作推出“转转”;2014年6月,创业公司“有闲”成立;校园闲置市场也产生了贰货、淘学、云格子铺等中小平台。“贰货”公司创立于2014年,于2015年3月获启动资金,自3月上线至8月已有5万左右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人。2014年11月,“淘学”正处于起步阶段,只适用于北理工,商铺功能刚刚上线,下载量有3,000左右,二手市场的交易量过万,发展态势良好。“云格子铺”于2015年4月10日正式上线,在试运营的一个月内,就已经拥有3,980浙大用户,创造了35,246.06元的交易额。
现有平台虽然有二手交易的功能,但是他们缺少对各个地域校园特色与校园二手交易需求特点的了解,缺乏能做到高度区域资源整合的社区化功能。
二、“相会二次缘”
“相会二次缘”创立于2016年7月,通过公众号进行试运营,共有3名管理人员,上线三个月,拥有接近1,000的流量,发布了6期公众号,引入数十位商家,目前成交了5单,得到一致好评。
(一)起源与构架。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高校互联网创业活动也方兴未艾。大多数的个案都是通过社交网络或现有电商平台实现创业行为。高校创业活动也在逐渐展开,但缺乏对口的消费流量、商品类型雷同、缺乏各环节的监管等问题也日益显现。以达到盘活流量、整合资源、合理引导、统筹协调的目的。个人基于社交平台的创业行为,虽然为高校带来了创新创业的活力,但也随之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支付安全、消费纠纷、商品渠道、人际冲突,等等。因此,建立属于高校大学生自己的交易平台问题迫切地予以解决。众创时代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十分关键。二手平台在市场上有很多(如淘宝、58同城、赶集网、人人网等),但信息零散,和学生的匹配度不够精准,有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安全和质量也不能保障,缺少一个认知度高、专业化、一体化的只服务于学生的二手交易平台。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响应党十八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立足于高校学生交易的需要,建立高校二手交易平台,将变得更可行、更有必要性。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建立,一方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求,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符合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可以为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在高校中提供一个运用专业知识和自主创业的平台。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消费心理、共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多数交易物品都是学生自身需要的商品。如:自行车、书籍、电子产品等。
(二)运营与特色。首先建立“相会二次缘”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以本校师生为依托,由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管理,与校内社团合作,整合资源推广环保的理念,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并且结合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微店作为其中的后续链接相结合的模式为核心,另外它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实现消费诉求的精分。实名制认证的注册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图1)
图1 二次缘二手物品交易平台
1、新型的服务模式。以逆向思维的模式探索新业态,从各个高校入手,把学生必须或者比较喜好的物品与当前普及的互联网融合,形成以二手交易为契机,专门服务于大学生并以促进大学生现实情感交流为目的的本地高校二手交易平台。
2、基于虚拟社区良好的互动性。“相会二次缘”将利用公众号微信推文方式每天选取1~2件极具代表性的二手商品做一次内容营销,即灌输商品内涵灵魂,使商品多一份人文情怀,写出商品的二手故事,一方面促进二手商品的销售,增加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借助商品故事做一些科普宣传、环保理念或正能量故事的传播等,特别像毕业生的二手物品,通常更容易寄予毕业生与商品的感情也更容易寄托上家对下家的祝福,二手商品因为有故事而更富有“人性”,更利于消费者学生了解商品,接受商品。
3、团队以学生为主。“相会二次缘”不仅仅是一个二手交易平台,它是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试点,打造一个贯通两个校区的社区性创业平台,一个二手商品一段故事将会是打通学长学姐与大一新生之间的隔阂、构建起新老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方式不仅更有利于将已有的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和消费流量引导到平台上来,推进校园OTO模式实践孵化的平台,而且更符合平台初衷。同时,使大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物品的需求方向和需求量,同时对于高校内的二手商品获得有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可以锻炼我们身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交谈能力,促进我们经验的积累。
4、品质保证性。“相会二次缘”平台商品少而精,每天推文精心推送。“相会二次缘”平台作为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主打产品为二手产品,但通过前期对宁波大红鹰学院216人问卷调查,其中91.2%的人对二手产品最关心的点为质量,对平台最关心的点为诚信,因此本着诚信第一的信念,严格把关质量的态度,“相会二次缘”打造少而精的商品,避免虚假信息。(图2)
图2 二手产品选择上校友售卖产品信赖感情况图
通过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有68%以上的人更加信赖从校友处购买商品。所以我们的商品主要都是从校友处得来,在校生可以通过线下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还设有3~5天的商品检验期。
(三)现实与社会意义。构建“相会二次缘”交易平台不仅为广大宁波高校学子节省了生活成本,同时也响应党的十八大“节能减排”号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将二手商品充分合理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减轻了环境负担,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广大高校学子的需要,为需求双方提供了一个共赢平台。
高校校园网络覆盖率高,使用群体庞大,很多高校都具备自己的局域网,这为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使其实现24小时全天运行,而且网络费用便宜,可节约成本。高校二手交易平台是高校学生交易所必需的,是根据在校学生交易的趋势所形成的,它不仅满足了广大学子的要求,也体现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理念,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要求、环境保护等形式下产生的,构建高校二手交易平台正是体现了当前发展的趋势。
“相会二次缘”二手平台推出的数期内容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最高浏览量就接近1,000次,在公众号上商品推出三天之内即被买走,并得到买家的一致好评,很受大家的欢迎。“相会二次缘”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这更明确地确定了消费对象的范围,消费层次相近、年龄品味相似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相遇,让闲置物品有了更好的销路,充分发挥了二次缘促进消费流量内引的作用,并且通过平台实现了需求与交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达成双赢。
三、短板与解决方案
(一)短板:宁波高校数量有限,各高校的在校学生数量有限,这也对二手交易平台的服务范围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解决方案:平台发展前期以学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中后期可以尝试拉入一些普通二手商品店或者普通的商品店进入二次缘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增加二手商品的种类,同时可以拉入商家投资,促进二次缘平台与普通商店共同发展。
(二)短板: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冲击着这一市场,加上校园内的一些商家,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解决方案:实行积分活动,给予学生消费者相应的优惠,减少交易的成本,省去物流费用,减少交易时间。同时,可以通过二次缘扩大消费者的朋友圈,通过消费者推荐扩大我们平台的知名度,以此来慢慢替代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可以跟校园内的一些商家进行合作,通过给予商家优惠帮其销售来让商家帮忙推广。
(三)短板:二手市场上交易的物品质量很重要,而我们前期开展的业务顾客不了解,会对我们的信誉产生怀疑。
解决方案: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检验卖家的商品,慢慢积攒二次缘平台声誉。
四、结语
基于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相会二次缘”二手交易和创业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以二手交易与创业平台开发为主要目标,以内容驱动二手物品交易,并以社区属性驱动关联创业项目,达成流量引入与活跃度的持续。通过半年左右的实践运营,达成了宁波大红鹰学院两个校区二手交易的社区性创业的测试目标,并成功地吸引了宁波本地其他高校的流量,达成了与各高校社团平台的合作,孵化微创业项目2个,可以说获得了较好的反馈。该项目为校园二手交易市场运营,也为高校大学生们的二手物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互联网及微信的飞速发展定能促使“相会二次缘”二手交易平台的发展与繁荣。“相会二次缘”是有发展目标的,因为市场有需求。市场和需求在波动,创新就不会停止。
主要参考文献:
[1]蒋辉.高校二手交易平台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谭亚茹.网络校园二手市场的兴起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5.22.
[3]胡桂兰.基于淘宝网C2C平台的大学生网上创业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09.4.
[4]付长青,庄程.校园电子商务——二手交易网站[J].商场现化,2008.10.
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社区化创业网络平台构建”(课题编号:2016R425010)
F72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