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动画形象成功塑造及其启示
2016-11-28常凤霞张志宇苏锋
□文/常凤霞 张志宇 苏锋
“哆啦A梦”动画形象成功塑造及其启示
□文/常凤霞1张志宇1苏锋2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
在中国,日本动画形象“哆啦A梦”影响了(还正在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哆啦A梦”的动画形象是日本众多动画形象中最为炫目的一个,它的成功塑造不但给日本动画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更给全世界亿万儿童观众带来了成长中的快乐。分析“哆啦A梦”的成功对促进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哆啦A梦”动画形象;中国动画产业;启示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5日
一、引言
“哆啦A梦”(日语“ドラえもん”,英语Doraemon,旧译叮当或小叮当)既是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笔下最著名的漫画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根据该漫画创作的动画作品的名称,也指该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藤子·F·不二雄(1933~1966),曾长期与另一位漫画家安孙子素雄(笔名藤子·不二雄A)共用藤子·不二雄的笔名。1964年凭借《Q太郎》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在日本漫画界的重要地位,而他的代表作《哆啦A梦》更是掀起了无法替代的旋风,成为世界亿万儿童心目中永恒的经典。“哆啦A梦”作为这部连载持续多年的鸿篇巨制的主人公、来自未来世界的猫型机器人,儿童眼中的“蓝胖子”,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各种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入一个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藤子·F·不二雄虽然已经过世,但他的后继者仍然把他1969年12月连载的作品继续不断地写下去,1979年哆啦A梦系列动画片在日本朝日电视台首次播出,截至2015年10月,这部科幻、滑稽、亲子、益智的TV版短篇动画已经更新到2577集。“哆啦A梦”作为一个常青的形象伴随着亿万儿童成长。
二、“哆啦A梦”在中国的传播
在1991年中央电视台二套正式把电视动画形象哆啦A梦带到大陆观众之前,引进到中国的日本动画片只有《铁臂阿童木》、《花仙子》等科幻历险类作品,以及像《聪明的一休》等略显沉重的少数历史题材作品。《哆啦A梦》第一次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展现真实的家庭场景和学校生活。每天忙着养家糊口的爸爸、用心照顾家又脾气暴躁的妈妈、戴着眼镜一脸严肃的班主任、让人头大的作业、心惊胆战的考试,一幕幕,又熟悉又亲切,就像在记录着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引起了中国儿童的共鸣。2006年7月20日,《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2006》在中国上映,成为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2015年夏季,日本半年前公开的3DCG哆啦A梦动画电影《伴我同行哆啦A梦》从5月28日在全国上映,5天内票房收入达3亿元人民币(60亿日元),一时居全国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哆啦A梦”的影响令人震惊。这与“哆啦A梦”这部作品及这个形象在中国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哆啦A梦”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987年。1987年前后,中国的几个出版社在没有取得著作权的情况下先后出版了漫画版《哆啦A梦》。当时的译名为“机器猫”、“小叮当”、“机器猫小叮当”、“叮当机器猫”等几种。当时“哆啦A梦”的音译名称还没有采用。此时中国儿童开始接触到“哆啦A梦”漫画版。1989年,广东电视台购进了“哆啦A梦”的电视动画放映权,以“叮当”为题目的动画电视剧开始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播放。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正是看着电视“哆啦A梦”长大的。正当“哆啦A梦”以漫画、动画、游戏、玩具的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政府实施“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见到成效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哆啦A梦》中登场的众多人物,如贪玩懒惰的大雄、可爱的优等生源静香、强壮有力暴躁粗鲁的刚田武、家境富裕娇生惯养的骨川小夫等,他们都能在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中找到类似的人。这种陪伴成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哆啦A梦》的漫画、电视动画、电影动画、人物形象通过书店、电视和电影屏幕,似乎把非现实中的梦幻变成了现实中的事情。电影《伴我同行哆啦A梦》,主推怀旧情绪,带着看着《哆啦A梦》长大的成年观众进行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之旅,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友情、亲情、恋情的重要,同时体验到怀旧的感伤和温暖。这是电影《伴我同行哆啦A梦》在中国一时独霸票房鳌头的重要原因。
三、“哆啦A梦”在世界的传播
1979年《哆啦A梦》系列动画片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后,影响很快波及海外。1992年系列动画片在东南亚和南美各国播出。2000年“哆啦A梦”30周年庆祝活动在台湾、香港等地进行。2002年哆啦A梦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英雄,也是到目前为止获得此荣的唯一一位虚拟动画人物。鉴于哆啦A梦在世界上的声誉,日本政府决定授予“哆啦A梦”动画文化大使的称号。2008年6月17日,“哆啦A梦”作为动画文化大使对驻印尼日本大使馆进行了表敬访问,并出席了记者招待会。2008年是日本印尼友好年,在6月20~29日举办了“DoraemonDreamland”,在5月31日至7月21日举办了“Doraemon Roadshow”等与哆啦A梦有关的活动。7月6日,“哆啦A梦”作为动画大使在泰国访问了儿童福祉设施。8月30日,在斐济举办了日本文化节,放映了《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2006》。9月11日,在中国香港举办的为庆贺漫画家刘云杰在第二届国际漫画节获最优秀奖的招待会上,日本动画文化大使哆啦A梦发表了祝词,这增进了日本与中国香港的交流。10月19日,在加拿大举办的日本电影节上,上映了《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2006》。10月27日,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和的黎波里,上映了《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2006》。11月5日在卡塔尔、8日在丹麦、16日在俄罗斯(日俄儿童交流会上)也上映了这部动画。2009年7月2日,在缅甸举办的日本-湄公河交流年活动上,也上映了这部动画电影。2011年成为曼谷杜莎夫人蜡像馆第85尊塑像。2012年日本在亚洲各地举办“100个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巡回展览。2013年3月25日,东宝电影公司宣布剧场版《哆啦A梦》从《大雄的恐龙2006》开始的33部作品累计观影人数突破1亿,成为首部观影人数超过1亿人次的日本系列电影,票房收益空前。2013年4月5日,“哆啦A梦”成为首位东京申奥特殊大使。
四、《哆啦A梦》的剧场版电影与效益
《哆啦A梦》从1980年开始播放剧场版以来,每年春天都要推出一部动画剧场版电影(2015年两部)。2015年3月上映了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英雄记》。2016年3月5日上映了电影《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5月4日票房达40亿日元)。2017年度的电影《哆啦A梦南极大冒险》已经推出了宣传网站。从仅仅在日本国内就高达数十亿日元的票房可以看出,《哆啦A梦》电影给制作委员会成员投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表1)
五、“哆啦A梦”动画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一)乘着我国动画产业转型提质的东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动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出现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在海外有广泛影响的动画作品,也出现了一些深受欢迎的动画形象。但作为产业从2004年开始也只有10余年的历程。10年来,我国动画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逐步进入到转型提质和优化升级的新阶段。2013年我国动画产业总值870.85亿元,2014年总值超过1,000亿元,动画企业4,600多家,专业动画人员接近22万人,从业人员50万人以上,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动画企业24家,1亿元以上为13家。中国顶级的动画企业有奥飞动漫、华强动漫、腾讯动漫、中南卡通、炫动传播、淘米动画、央视动画等。
目前,我国少年儿童喜爱的动画60%是日本的,30%是欧美的,国产的只占10%。喜欢的动画形象中,有日本的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海贼王、樱桃小丸子、凯特猫、宝可梦(神奇宝贝)、龙猫等。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中国动画学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四次中国十大动画形象金奖名单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熊小米、大飞、雷鸣、逗逗虎、阿U、小鸡彩虹、琪琪、阿铁打和张小盒。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揭晓的“我最喜爱的中国十大动漫形象”依次是葫芦娃、马良、孙悟空、三毛、黑猫警长、胡巴、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阿凡提、哪吒、光头熊大熊二。从这两次评出的结果看,重复的形象并不多。这说明为广大观众所长期认知的动画形象非常少,真正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除了孙悟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喜羊羊和灰太狼、光头熊大熊二,其他就很少了。在海外,孙悟空和熊猫是最为影响力的动漫形象。我国动画产业正处在提质升级阶段,应该把提高动画产品的质量、打造本公司的动画形象作为我国动画产业的主要努力方向。因为没有一个闪亮的动画形象就像一部动画没有灵魂、没有骨骼一样。
(二)努力制作充满民族特色的、高质量的动画精品。《哆啦A梦》作为日本动画系列的代表作,制作得非常精致,并且富有内涵,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我国的一些动画往往带有生硬的说教意味。《哆啦A梦》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它的画面的精致,而且还表现在对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对故事细节的严苛描绘。哆啦A梦虽然是系列科幻作品,但内容的演绎并非荒诞不经,离奇万分,在儿童的心目中完全可以理解。哆啦A梦,秉承“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信条,在哆啦A梦这部科幻系列动画产品中,渗透着很多日本元素,富有民族特色的日本建筑、风景、街道、服装、美食、生活习惯、日本风味非常浓郁,例如假定恐龙喜欢吃的生鱼片等。
表1 哆啦A梦电影票房(日本国内)收入前10位
(三)掌握动画形象设计的数个要素。打造个性鲜明的动画形象。我国动画与日本动画相比较,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角色的形象塑造和个性设计上不够优秀。哆啦A梦系列作品中的哆啦A梦,除了形象与性格鲜明外,它的语言多数幽默诙谐。优秀的动画角色不仅应该形似,更应该栩栩如生,它的塑造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造型配上一个简单的性格,它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形象。为此,在设计动画形象时应该注意使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结合它所在的地域特点,赋予其契合作品主题的一以贯之的性格特征。在具体画技等技术层面,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百炼成钢。哆啦A梦形象今日的辉煌经历了漫长的跋涉。
(四)通过与日本动画企业合作,吸收日本在动画形象塑造方面的长处,打造我国的动画形象。2016年是我国动画产业与日本动画产业合作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我国电商巨头企业主导的动画进入到了日本主流媒体。由腾讯动漫、日本动画企业STUDIO DEEN、中国绘梦动画联合制作的动画电视剧《灵剑山》3月份在日本主流电视媒体播出;由百度旗下的爱奇艺、日本GREE株式会社、MEDIALINK株式会社、东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动画电视剧《龙心战纪》4月份在日本电视媒体及视频网站播出。中国动画公司在中日联合制片中的主导地位将克服以往合作中日本同行惜授技术的弊端,便于我国动画创作和制作人员深入吸收、借鉴日本动画人塑造形象的经验。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优秀动画形象是一种文化力量,对青少年的内心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符号。我国动画必须生产自己的动画形象,我们相信通过借鉴“他山之石”,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就一定能创造出象“哆啦A梦”一样闻名世界的中国动画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日本朝日电视台哆啦A梦节目专用网站:ドラえもん/テレビ朝日.http://www.tv-asahi.co.jp/doraemon/2015/10/12.
[2]日本朝日电视台哆啦A梦节目专用网站:ドラえもん/テレビ朝日.http://www.tv-asahi.co.jp/doraemon/story/0451/2016/ 08/01.
[3](日本)外務省:広報文化外交(海外広報、文化交流)、各国在外公館におけるイベント実施状況.
[4]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人民网.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BGL133);2013年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研项目:“动漫云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N130823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G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