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与“抗战精神”话语的建构

2016-11-28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央日报纪念日纪念

郭 辉



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与“抗战精神”话语的建构

郭 辉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国家纪念日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可资利用的重要政治文化手段,纪念话语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国难”描述,成为滋生“抗战精神”的具体现实语境。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建构的“抗战精神”以革命精神作为历史来源、民族精神作为核心内容、国民精神作为现实表达。“抗战精神”为中国人民抗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持,并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了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国家纪念日 抗战精神 抗战时期 纪念话语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趋严重,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试图利用自身掌控的国家纪念日这一重要政治文化资源为现实抗战服务。“国难”的产生促使国家纪念日中“抗战精神”话语逐渐生成,并具有一定的内涵意旨,产生一定的社会功效。笔者阐述的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包含相当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既有革命理念,也有领袖崇拜,还有民族主义,①而“抗战精神”话语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和指向,本身即应“国难”而生,为抗日战争服务。在现实“国难”语境下,国家纪念日中的“抗战精神”话语表现为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国民精神,为抗战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并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丰富社会的历史记忆。本文即试图观察国家纪念日中的“抗战精神”话语,分析其生成的现实语境、具体内涵,以及社会功能,以此揭示民族危机下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的现实面相。

一、“抗战精神”的现实语境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中有不少关于“国难”的描述,“国难”的产生直接促使“抗战精神”的生成,“国难”成为国家纪念日中“抗战精神”话语建构的具体语境。国难滋生出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应对国难之方。

国家纪念日中使用“国难”一词应是在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0月10日国庆纪念,当时《中央日报》社论将“国庆”冠以“国难中之国庆”,但所言“国难”除“九一八”后日本的侵略外,还有国家的内部纷乱。社论指出:“今年二十周年国庆纪念,吾民族正遇重大之国难。环顾国中,无一处不破碎,无一事能差强人意,二十年来继续不已之兵争及政治上之纷争,已消耗无限光阴,无限国力。建设不必谈,即极幼稚之生产事业亦受战祸及灾害之影响摧毁殆尽。”一是“党内仍迭有纠纷,致中央预定之训政步骤,多所掣肘”;二是“本年复罹空前未有之水灾,哀鸿遍野,饥溺载道,灾情之重,及被灾面积之辽阔,亘古罕见。即集全国之力量以救灾筹赈,亦将不足以登斯民于袵席”;三是“暴日更乘我之敝,肆意寻衅。九月十八日之事件,竟破国际间事变之记录。吾民族立国以来,有史以来,从未遭过如此野蛮之民族,从未被外力侵略凌逼至于如此其亟者”。②因为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肆虐,这一年的国庆阅兵喊出了“速起共赴国难”的口号。③国庆纪念标语中也不乏“在国难中纪念国庆务须下必死的决心共赴国难”、“在国难中纪念国庆必须作最大的努力光大国庆”之类的标语,④并被布置到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会场。⑤1931国庆纪念,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告同志同胞书中也指出:“本党正从事于肃清封建余孽,……以巩固国家的基础;不幸忽有亘古未有之水灾,人民流离逃窜,惨不忍睹;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复乘我天灾人祸交相逼迫之日,不宣而战,忽于九月十八晚,侵占我沈阳,屠杀我同胞,辽吉两省,相继失陷,亡国惨祸,迫在眉睫!我们今日纪念国庆,不幸遇着这样严重的国难,实在觉得十分悲痛与愤慨。”⑥同样将“国难”指称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该年国庆纪念中国难话语勃兴。

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上下更多地关注并致力于实际抗战行动。况且,随着日寇侵略的不断深入,国人更多的需要心理安慰,而不宜过多谈论屈辱的“国难”事实,以避免造成“气馁”气氛。在相关国家纪念日的纪念活动中,“国难”一词出现的频率虽然没有之前那么高,但“国难”内涵已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国难”的宣扬成为“抗战精神”话语建构的现实语境,正因国难才需要人们发扬传统革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国民精神,为抗战这一当时最大的政治现实服务。

二、“抗战精神”的具体内涵

历史与现实、政治与文化的激荡交融产生出抗战精神。抗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样也有不少汉奸和卖国行为,精神信仰则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与日本力量悬殊,物力、财力、武器装备等皆不及日本,则特别需要精神的力量鼓舞人心,激励抗战。

三、“抗战精神”的社会功能

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中的“抗战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精神资源,同时在抗战精神的鼓荡下,也提升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地位。当然,抗战精神本身也可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而存在。

其次,“抗战精神”提高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地位和声誉,增强了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纪念日纪念不仅是人们纪念特殊事件,也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表达现实政治诉求的途径,尤其是为了赢得抗战胜利,而有精神方面的要求。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通过国家纪念日塑造出的“抗战精神”,是自身形象的形塑。反之,也有利于社会认识国家,增强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塑造国家认同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通过相关国家纪念日纪念不断宣传抗战精神,将之通过相关活动影响及社会,增强人们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社会各界都深切感觉到抗战不仅是国事,也是个人的事情,在凝聚人心的同时也增强人们的集体认同感。尤其是当时充斥于报端的“民族精神”口号,使中国保持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美好形象,增强了普通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感。如此特殊环境下,历史资源被国家广泛运用,如“九一八事变”作为新发生的“耻辱性”事件,却被当做“新的传统”予以纪念。既是国家政策使然,也是国家在寻求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增强统治权威。社会对国家认同感的增强正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意图追求的目的所在。

最后,“抗战精神”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丰富了人类的历史文化资源。此乃就超越性的历史价值和功能而言,并非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于国家纪念日都会召开不少纪念大会,举行纪念活动。纪念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殊为复杂,但传递和保存“记忆”之一面却不容置疑,国家纪念日宣扬“抗战精神”,包括国难的书写,革命精神的刻画,民族精神的弘扬,国民精神的塑造等,都是值得保存的社会记忆。当然,于一个民族而言,不仅快乐的记忆要珍存,痛苦的记忆也应保存,如此才能丰富民族的历史记忆,提供更多历史经验资源。日本对东北的侵占,对东北同胞的残害属于国难、国耻记忆,应受到人们重视。“九一八”“国难”叙事作为一个民族痛苦的记忆,在抗日战争记忆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为中国空前国难的开始,其后不断的痛苦的民族记忆皆源于此。“九一八”、“七七”等事变形成的记忆资源不同于个人记忆,而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灾难和体验,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但更多的是民族振奋的记忆,人们抗争的记忆,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记忆,通过纪念活动中各种话语不断重现和再造。如此关于“抗战精神”的记忆应受到重视,是“国难”下中华民族的抗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国家纪念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文化政策,“国难”依靠国家纪念日被宣扬,由此而产生出对“抗战精神”的需求。抗战精神作为精神资源在当时危难局势下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抗战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①郭辉:《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革命”话语之建构》,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郭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国家纪念日增设与民族主义的彰显》,郑州:《中州学刊》,2015年第6期;郭辉:《抗战时期民族扫墓节与民族精神的建构》,开封:《史学月刊》,2012年第4期;郭辉:《传统的发明:抗战时期孔子诞辰纪念日研究》,广州:《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郭辉:《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与国家观念的传播》,《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89~304页。

②《国难中之国庆》,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0月10日,第1张第2版。

③《国庆阅兵礼今晨在飞机场举行》,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0月10日,第1张第2版。

④《国庆纪念标语》,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0月10日,第1张第2版。

⑤《中央举行国庆纪念》,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0月11日,第1张第3版。

⑥《国庆二十周年纪念市党部告同志同胞》,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10月10日,第1张第2版。

⑦《国难中纪念总理逝世》,南京:《中央日报》,1932年3月12日,第1张第3版。

⑧社评:《国难中之国庆》,南京:《中央日报》,1932年10月10日,第1张第2版。

⑨《国难中之国庆日市党部召各界开纪念会》,南京:《中央日报》,1932年10月11日,第2张第3版。

⑩《总理逝世八周年 各界昨开纪念会》,南京:《中央日报》,1933年3月13日,第2张第3版。

[责任编辑 李振武]

*本文系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国庆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研究”(项目号14B123)、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资助项目“民国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项目号13XGG03)的阶段性成果。

K265.2

A

1000-114X(2016)06-0112-08

郭 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长沙 410081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中央日报纪念日纪念
纪念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中央日报》对战后南京审判的报道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资本论》广告登上《中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