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在职消费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2016-11-28袁庆禄

关键词:高管薪酬货币

袁庆禄,周 欢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经济研究·

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在职消费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袁庆禄,周 欢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银行业高管超高薪酬和过度在职消费问题,加重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通过选取16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两种不同形式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占比与银行绩效都显著正相关,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对商业银行绩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银行应充分发挥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本身的机能作用,解决委托代理矛盾。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应对银行高管采取适当的薪酬管制,这对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管薪酬;在职消费;经营绩效

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银行业高管超高的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广为大众诟病。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答中外记者会时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降低金融业的高管薪酬,优化金融业的薪酬结构,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当前,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诸多制度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业利差逐渐收窄,利息收入开始下降,盈利增长的压力变大。那么,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对银行绩效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作为显性激励的货币薪酬和隐形激励的在职消费是相互促进,还是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探索高管层薪酬激励制度,保持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从既有的文献看,国内外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都剔除了银行业,即便对银行业高管薪酬和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也不统一。一部分学者认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不相关[1];宋增基等大部分学者认为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综合绩效正相关[2,3];宋清华、曲良波和刘立枫发现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分别对高管薪酬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4,5]。

国外很少有专门针对上市银行在职消费进行实证的研究,国内关于在职消费的理论分析则主要散见于其他有关公司治理的论文中。陈冬华等通过定量研究认为,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非国企中不存在这种显著关系[6]。卢锐等利用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对在职消费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职消费与业绩负相关,不能起到激励作用[7]。

也有一些学者对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夏冬林和李晓强把范围限制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发现管理层的在职消费对货币薪酬存在替代作用[8]361-369。树友林发现公司高管货币报酬与在职消费并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9]。傅颀和汪祥耀选择不同所有制结构下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两种薪酬激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货币薪酬替代在职消费[10]。

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对高管货币薪酬、在职消费和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在银行业几乎没有涉及。本文选取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货币薪酬、在职消费和银行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统计

数据,2015年1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58%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在职消费和银行经营绩效构建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检验两种契约成本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银行解决不同激励契约的选择问题寻找新的证据。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本文以国内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7—2014年。数据来源为各上市银行年报和锐思数据库。变量选择如下。

(一)因变量

资产收益率指标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相关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是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采用平均资产收益率(ROAA)作为因变量来衡量银行的经营绩效。

(二)自变量

(1)货币薪酬占比(APAY)。以上市商业银行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占高管总薪酬的比重作为高管货币薪酬的衡量指标。

(2)在职消费占比(APERK)。关于在职消费指标度量,因为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财务报表中的业务及管理费用,并且银行年报披露了该项目中大额的明细项目,所以本文采用业务及管理费用中扣除职工费用、折旧费、资产摊销费等明显不属于在职消费项目后的金额作为在职消费数据。为了反映在职消费的程度并便于和货币薪酬占比进行比较,我们使用相对数的在职消费变量,将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的金额除以业务及管理费用总额。

(3)银行性质(N)。我国5家国有控股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制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职消费在国有银行中普遍存在,因此把上市商业银行是否国有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变量。若为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赋值为N=1;若为非国有控股银行,赋值为N=0。

(4)其他控制变量。由于考虑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信用风险、银行规模等因素同样会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所以选择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银行总资产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

建立关于资产收益率的面板模型:

ROAA=β0+β1APAYit+β2APERKit+β3NPLit+β4CARit+β5TAGRit+ɛit

其中,βk表示对应于不同解释变量的系数向量;k=1,2,3,4,5,表示解释变量个数;i=1,2,…,16,表示16个上市商业银行;t=1,2,…,8,表示2007年到2014年的时间点;ɛit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自2007年以来,我国上市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呈现增长趋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盈利能力在2008—2009年间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之后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三家城市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在2008年之后一直趋于下降状态,但仍然比另两种类型的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高。

2007—2014年货币薪酬下降趋势明显,在2012年降到最低,之后有所回升。大型银行的高管薪酬水平明显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而且在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了自2009年开始,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金融国有企业与金融国有参股企业的薪酬管制制度,在2010年逐渐显现限薪作用。进一步分析,2007—2014年间,作为隐形薪酬激励的在职消费占比基本稳定,但明显高于作为显性的货币薪酬。其中,大型银行和城市银行的在职消费占比远远高于货币性薪酬,而且大型银行两种不同形式的薪酬激励差距在2013—2014年逐渐减小。

(二)单位根检验

对各变量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时,为避免单一检验的误差,对变量数据分别采取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从表1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检验方法拒绝原假设,表明各变量均具有平稳性,选择上述变量进行模型估计不会存在虚假回归现象。

表1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分别代表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伴随概率值。下同

(三)回归结果分析

经过F检验建立了变截距模型,利用Hausman检验和LR检验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表2 模型实证回归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高管货币薪酬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公司在考核管理者业绩以决定其薪酬水平时,将公司业绩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促使公司管理者做出符合公司利益的决策。因此,高管与银行之间签订薪酬契约后,高级管理者需要提高银行绩效来争取更高的薪酬水平。上市银行的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确定高管薪酬时,也充分考虑了高级管理层对银行盈利水平做出的贡献。

在职消费占比系数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作为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调节更为灵活。货币薪酬合同的签订,就决定了货币薪酬仅限于合同范围内变动,而在职消费可以灵活调整而不需承担法律后果。而且,在职消费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节约银行内部成本,其数量的多少取决于银行业绩,业绩好可以分配更为充足的在职消费,业绩差则在职消费随之减少。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16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激励体制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管薪酬水平与银行经营绩效是正相关的

高管薪酬水平与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说明薪酬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综合绩效。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会对商业银行绩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在职消费占比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

在商业银行中,在职消费作为隐性激励表现出积极的效率观,有效弥补了薪酬管制的缺陷。因此,应当积极探索影响在职消费的因素,合理利用在职消费,发挥在职消费的良好激励效果。

综合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增强银行经营业绩和高管薪酬的契合度,优化高管薪酬激励制度

一方面,要有效区分高绩效者、平均绩效者和低绩效者,重视薪酬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要强调风险责任,银行业的风险短期内有时很难暴露出来,如果高管行为失当一旦被证实,且造成公司损失,高管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从优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出发,充分发挥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本身的机能作用,解决委托代理矛盾。

(二)强化监管约束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制定涉及面更广、更具有操作性的企业法律,健全行业规章制度。推行商业银行高管的准入制、退出制。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的考核体系和更加透明的薪酬披露制度,使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并发挥实效。从政府层面对银行高管进行适当的薪酬管制,对银行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调整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同时,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

(三)效率观与代理观在理论上同等重要

为生产率高的员工提供在职消费。由于生产率高的高管更需节约时间,因此,公司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能节约时间的在职消费。当在职消费能有效节约时间时,更应该为高管提供在职消费。在我国,尽管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在职消费预算制度能从公司层面减少代理问题,但国外研究表明,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的约束等市场监督机制或许能更有效地减少在职消费中的代理问题。比如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要求公司披露一定限度的在职消费,有效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更有效地保护股东利益。

[1] AGGARWAL R, SAMWICK A.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de-off: The Impact of Risk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65-105.

[2] 宋增基,杨天赋,王戈阳.上市银行董事会独立性、CEO薪酬与绩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0):88-94.

[3] SIERRA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Multiple Governance Forces Within Bank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t,2006,(29):105-123.

[4] 宋清华,曲良波.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中国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1,(12):69-79.

[5] 刘立枫.影响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4):60-63.

[6]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7] 卢 锐,魏明海,黎文靖.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5):85-92.

[8] 夏冬林,李晓强.在职消费与公司治理机制[C]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9] 树友林.高管权力、货币报酬与在职消费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5):86-89.

[10] 傅 颀,汪祥耀,路 军.管理层权力、高管薪酬变动与公司并购行为分析[J].会计研究,2014,(11):30-38.

(责任编辑:吉家友)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Perquisite Consumption and Bank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

YUAN Qinglu, ZHOU 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The high salaries and excessive perks of executives have already been a problem in Chinese banking. It aggravates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panel data of 16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07 to 2014,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kinds of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deals to the bank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ank performance and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s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the perquisite consumption ratio in Chinese listed bank. The reasonable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deals a positive effect on bank performance. By setting the incentive system of senior executive salary, commercial bank can optimize the corporate structure and solve the principal-agent conflicts. Moreover,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senior executive salary will enhance the social justice and adjust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erquisite consumpti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2016-09-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JY172);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课题(GZS071)

袁庆禄(1973—),男,河南罗山人,经济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F830.33

A

1003-0964(2016)06-0063-04

猜你喜欢

高管薪酬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古代的货币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古代的货币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