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2016-11-28□荆

现代语文 2016年30期
关键词:补语离析偏误

□荆 琳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荆 琳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数量众多且用法广泛,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从离合词的常见用法出发,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一至四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合词在本教材中的设置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 离合词 新实用汉语课本

一、引言

离合词,因其可“合”可“离”的特殊性,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1957年,陆志韦在《汉语构词法》中首次提出“离合词”这一术语。虽然关于离合词的研究陆续展开,但关于离合词的多个理论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例如,离合词的语法性质、离合词的类型、离合词的离析形式等。正是由于这些争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一直是教学难点。很多教材简单地把离合词标注成普通动词或短语,教师在讲解离合词时,也多将其归于一般动词。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导致学生对离合词的认识模糊,常常出现使用偏误。

王瑞敏(2005)在关于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中提到,“不纠缠于至今尚未定论的理论问题,但要指出这类词的特殊性,让留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词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由于离合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在学生母语中几乎不存在,如何行之有效地讲解离合词,让学生正确运用离合词,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

二、离合词的用法

离合词可“合”可“离”,因而在句子中担任的成分非常灵活,特别是在“离”的情况下,不同的离合词,可插入的成分不同,显示出的语法意义也不同,没有哪条规则可以对离合词的用法一言以蔽之。在此,笔者总结了离合词比较常见的一些用法。

(一)“合”的形式

“合”的时候,离合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全面。不同的离合词所能充当的成分不同,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是比较常见的离合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

【注】:当充当谓语成分时,大多数的离合词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例如“见面、帮助、结婚、敬酒”等。当离合词有受事存在时,常常借助介词“跟、给、为、向、同、与”等,将离合词的受事提到主语前面,充当状语。这也是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之一,即离合词后直接带宾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重点强调。只有少数几个离合词可以带宾语,包括“担心、放心、出席、进口”等。

(二)“离”的形式

“离”的时候,离合词的两个构成语素中间可插入的成分比较多,不同的离合词可插入的成分也不尽相同。在此,以“见面”为例,离合词可插入的常见成分见下表(AB表示一个离合词)。

【注】1.当补语为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时,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把补语直接放在离合词之间,如“我今天散了半小时步”,也可以重复前面的动词性语素,再加补语,如“我今天散步散了半小时”。2.当补语是情态补语时,必须要重复前面的动词语素,如“我散步散得有点儿出汗”。3.当补语是趋向补语时,如“起来”,离合词和“起来”要分开,如“我们两个一起散起步来”。

以上列举的离合词的这些用法并不能概括离合词的所有用法,所有的离合词也不是都适用于上述的用法。正是因为离合词的无法完全概括性,加大了学生对离合词的习得难度。对离合词的习得不能一蹴而就,熟悉并掌握高频离合词的常见用法,由点到面逐渐扩大自己对离合词的认识,才是习得离合词的正确方法和态度。

三、《新实用汉语课本》(1~4)册离合词统计及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珣主编。作为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之一,在国内外应用范围比较广。全套书共计6册,本文以前4册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初级和中级阶段的离合词。该套书中,对离合词的词性标注为“动宾式动词”“动补式动词”。笔者结合《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对四册书中词性标注为“动宾式动词”且被大纲收入的词语整理如下。

(一)第1册和第2册

上表中的22个离合词,第1册有10个,第2册有12个。根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在甲级语法大纲中,没有涉及“离合词”,《新实用汉语课本》前两册也没有引入“离合词”这一语法点,所以几乎所有的离合词都是以“合”的形式出现,只有“上课、排队、开玩笑、帮忙”这4个词在生词示例中出现了分的形式,课文中都没有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在“离合词”这一语法点还没有引入之前,教师可以将离合词作为整体性动词讲解,从而减轻学生的习得负担。

“化妆化了半个小时”是离合词和时量补语连用。时量补语是第20课的语法点,所以在讲解时量补语时,可以从“化妆”这一词条的特殊性,扩展到学生已经掌握的词条“睡觉、散步、游泳、上课、排队、考试”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该类词语的特殊性。

(二)第3册和第4册

第3册第27课的语法提到了“离合词”。课本中对离合词的解释如下。

汉语一部分双音节动词有时候可以拆开使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这类动词叫离合词。离合词大部分都是V+O结构,如我们以前学过的“游泳、吃饭、起床、睡觉、开学、上课、发烧、看病、住院、开车、打的、罚款、过期、排队、化妆”等以及本课出现的“说话、聊天”等。

(1)他没有游过泳。

(2)老师说了很长时间的话。

(3)他在银行排了两次队。

(4)我想在这儿聊一会儿天。

(5)我朋友帮了我的忙。

离合词一般不能带宾语。如不能说:“我朋友帮忙我。”

如带时量补语或动量补语,只能放在离合词的中间,不放在离合词之后。如不能说:“老师说话了很长时间。”“他在银行排队了两次。”

V+O式离合词的重叠形式是“AAB”,或者“A一AB”“A了AB”式。如“散散步、聊一聊天、游了游泳”。

4册书中,离合词作为语法点只出现了这一次,讲解了一小部分用法,这个设置量远远无法达到对离合词的讲解要求。第27课出现了“聊一会儿天、散散步”,涉及到了离合词加时量补语和离合词的重叠。后面几课以及第4册中,虽然出现了离合词的多种离析形式,但教材设置中都没有再次提及该语法点。

除了表中列出的离合词及其用法外,第3册和第4册课本中也出现了1、2册课本离合词的多种离析形式,例如:吃不下饭、睡不好觉(31课);唱起民族歌来(37课);唱唱歌、跳跳舞(38课);干一杯、放长假、帮帮忙(42课);打过工、打两次工、打三四天工(47课);挂个专家号、跑跑步、做做操、挂了一个专家号(49课)等。

四、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一)语法词汇化

离合词涉及到数量众多的词语,杨庆蕙《现代汉语离合词词典》(1995)收录的离合词多达四千多条,而且离合词的离析形式多样,不同的离合词离析形式不尽相同,多数情况下需要具体语境具体分析。因此,试图将离合词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讲完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外国学生缺乏语感,只有学过、见过某离合词的用法,才能保证运用正确,否则常常因为语际或语内负迁移而造成使用偏误。

将语法词汇化,是指将某个语法点融入具体词汇中,例如在引入“离合词”语法后,当生词表中再次出现离合词时,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并列举常用用法。课文中出现的离合词,特别是其离析形式,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将繁多复杂的离合词分解到每篇课文、每节课中,这不但能减轻学生负担,也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比较法

学生母语的负迁移和语内规则的过度化是产生离合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因此,比较法是讲解离合词时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针对以上两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比较法分为目的语和母语比较、离合词和普通动词比较,以及类比法。

1.目的语和母语比较:离合词中的相当一部分词,对应到学生母语中,就是简单的及物动词,因此学生使用时常常出现偏误。教师在讲解这部分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进行直译,而是要通过对比阐述其用法的不同。例如“见面”,学生最常出现的偏误就是在后面直接加宾语。

2.离合词和普通动词比较:将离合词与普通动词进行比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离合词的特殊性。

3.类比:类比法是将用法相似的离合词,让学生集中练习,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例如“和+受事+结婚/见面/散步/聊天/开玩笑”等。再如:离合词和时量补语连用时,教师通过课文例句“化妆化了半个小时”提炼出“A+B+A+了+时量补语”,然后列举其他有类似用法的离合词“跳舞、聊天、散步、照相、结婚、跑步、游泳、上课”等。这种正确用法的重复练习,会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使用偏误。

(三)互动练习法

无论是教材还是练习册,对离合词的设置量都非常小。学生得不到足够的练习,学过的语言点得不到反复的输出练习,也是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语境、对话等,引导学生使用离合词,特别是离合词的离析形式。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偏误,及时用正确用法引导学生,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

对离合词进行多次重复性练习,是培养学生离合词使用能力的重要方法。离合词不是作为一个语法点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多个语法点交叉使用。因此,教师对离合词的讲授和练习安排,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离合词,尤其是离析形式的辨别和使用能力。

五、结语

离合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特殊群体,可“离”可“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中离合词的统计分析,概括总结了该教材中的离合词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了针对离合词的几个教学策略。希望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借鉴。

本研究只是统计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前4册中的离合词设置情况,后续研究中,可以从整套课本或者多种对外汉语教材入手,更广泛地统计和分析离合词的设置和运用。也可以对离合词各种用法进行具体统计,分析总结离合词各种用法所占的比例和出现的频率。

[1]金美虹.韩国大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情况考察[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林丹丹.探讨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之现状与对策[J].漳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1-4)[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平井章子.日本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情况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王瑞敏.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7]熊晓青.离合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现代汉语(语言研究版),2015,(8).

[8]周上之.汉语常用离合词[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荆琳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300204)

猜你喜欢

补语离析偏误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高速公路路用性能影响与分析
离析模式对沥青混合料密度和构造深度的影响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
离合词“连”字句离析形式的特征、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干混砂浆成品仓防离析装置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