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2016-11-28王鑫
王鑫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职能战略制定和选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要点,并从财务投资战略、财务融资战略、财务分配战略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剖析具体财务职能战略的选取和应用原则。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企业 财务战略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面对经济新常态,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尤其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在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时,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时要认清形势,顺势而为。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选择
下面从企业职能战略层面展开,对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选择进行分析。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职能战略具有本质的区别,财务战略关注的集中点为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恰当的资本结构并对资本、资源实施有效使用。财务战略的目标是通过资本的配置与使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既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又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从资本筹措和使用的角度,财务战略可划分为扩张型战略、稳健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三种。其中,扩张型战略是为配合企业实施一体化或多元化战略而进行的,它以实现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为目的。它的优点是通过为新产品和新市场进行资本配置,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现金净流入。但它的缺点也十分突出,一旦投资失误,财务风险集中爆发,企业财务状况将急剧恶化,甚至导致破产。稳健型战略是为配合企业实施市场渗透或开发战略而进行的,它以实现企业业绩相对稳定增长为目的。它的优点是能够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兼顾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双重特点。缺点是可能容易错失扩张时机,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防御型是为了配合企业收缩、剥离、清算等活动而展开的,以防止发生财务危机、谋求生存为目的。它的优点是财务状况稳健,为将来发展积聚大量现金资源,缺点是企业会因此丧失部分产品领域或市场空间。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首先,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紧跟经济实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阶段做出正确判断,关注经济发展趋势,深入领会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最新出台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当前新常态下,我国总体经济增速回落,有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将长期呈现“L”型低成长态势。面对该情况,在进行财务职能战略选择时,应尽量避免采用过于激进的战略,而应采取相对保守的财务战略。
其次,财务战略的选择也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即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相适应。作为一个企业的所属发展阶段并不一定与整体经济周期相一致。在经济衰退期,也存在大量的初创企业和相对繁荣的行业,这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经济结构已发生全面且深刻的变化,并进行不断优化升级。现阶段我国新的行业兴起,如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生物、大娱乐大健康行业蓬勃发展,这些行业中许多优秀企业已通过初创期,步入扩张期。而如矿业、制造业、能源等高耗能产业渐渐失去昔日辉煌,正进入衰退期。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适应。一般来说,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高而财务风险相对低,适合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成熟期的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适中,适合采用稳定型财务战略;衰退期企业经营风险低而财务风险相对高,适合采用防御型财务战略。
二、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原则和要点
前面分析的是对财务战略总体类型进行选择的依据,当面临对财务战略中具体的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和分配战略进行选择时,又有各自不同的注意要点。
(一)投资战略
选择投资战略时应考虑对投资规模与投资方式做出适当安排,以确保企业投资规模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企业投资方式与企业具体的风险管控能力相一致。投资战略按投资方式可分为直接投资战略和间接投资战略。
其中,直接投资战略通常与实物投资相联系,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要将直接投资的时间、规模和方向同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和资产需要量协调一致,以满足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需要。根据目的不同,直接投资战略可进一步划分为: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提高技术进步效益的投资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投资战略、盘活资产存量的投资战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前,中国一直处于高增长阶段,面对GDP每年10%以上的增长,我国相当比例的企业在直接投资中选择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以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而容易忽视其他三种直接投资方式。在进入新常态后,后三种直接投资方式在企业财务直接投资战略选择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间接投资是企业通过发放贷款、一级市场融资、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将资本投入到其他企业,其他企业利用该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的投资方式。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持续的为企业获取股利或利息,它聚焦于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确定投资时机、期限和规模。我国间接投资通常指证券投资,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仔细甄别,选择具有成长潜力,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二)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是为投资战略服务的,融资战略的选择主要是为解决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需求以及各种融资方式选择和结构比例确定的问题。在进行融资战略选择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它们分别是成本最低原则、规模适度原则、结构最优原则、时机最佳原则、风险可控原则。根据企业投资战略中的快速增长型投资和低增长型投资,相应的融资战略的选择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保守融资战略和积极融资战略。
企业在实施快速增长型投资时,一般投资对象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对未来发展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资金需求量也较大,经营风险较高,因此应选择相对保守的融资战略。在进行融资工具选择时,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选择合理、恰当的能从企业内部为投资提供资金的股利支付比例,最大限度的利用内部融资。
第二,合理运用债务融资,保持一个相对保守的财务杠杆比率,控制借贷规模,使其持续拥有充足的借贷能力。
第三,将现金和未使用的借贷能力作为保持流动性的缓冲垫,以便在投资需求激增时,为超过内部可用资金来源的投资年度提供充足的资金。
而企业在实施低增长型投资时,资金需求量较小,经营风险较低,因此应选择积极的财务融资战略。该战略能为股东创造大量现金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大量的负债融资,增加财务利息支出,以获得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效应,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在财务风险可控情况下,较高的财务杠杆,提高了企业财务费用,进而刺激管理人员增加收入的动机,进而创造更多利润。
第三,通过股票回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从而推高股价,以获得更高的股东财富。
(三)分配战略
分配战略是指从企业战略的视角确定企业收益留存与分配的比例。包括企业收益分配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等,在此主要讲股利分配战略。在选择股利分配战略的过程中,应优先满足企业战略实施所需的资金,向市场传达企业健康发展的信息,把股东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财务分配战略制定者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以确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何时发放股利等战略决策。
股利分配战略选择的类型包括零股利战略、剩余股利战略、固定股利支付率战略、稳定和持续增加的股利战略、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战略。这五种分配战略各有利弊,应根据不同经济环境和企业不同发展需求,进行恰当选择。
其中,零股利战略即将企业全部盈余投资回本企业,适用于高速增长的成长期企业,它为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现金流,保证了企业资金需求。剩余股利战略优先保证企业投资需求,有剩余再发放股利,该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投资为先,发展为重。固定股利支付率战略与剩余股利战略实施正好相反,优先考虑按企业盈利支付一定比例的股利后,才考虑保留盈余。这种股利战略能使股利和企业盈余联系密切,充分体现了投资与收益的对等,体现按企业盈余多少进行分配的原则。但是,在以上三种战略下均具有相同的缺点,那就是各年的股利波动较大,甚至没有股利,极易在市场上形成企业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企业股票价格十分不利。
稳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战略,则不考虑企业盈余,股利分配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不变或按固定的增长率持续增加,这传递着企业良性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稳定股票的价格。而该战略的缺点是股利与企业盈利能力相脱节,不考虑公司流动性与内部积累资金的要求,容易造成资金短缺,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而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处于日益繁杂的竞争环境中,如既想在资本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要保证内部盈余留存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战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企业可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正常按此金额发放股利,仅当积累盈余较多时,才支付额外股利。这种分配战略使企业在股利分配时保持了较大的灵活性。当企业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一个较低但稳定的股利;而当企业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加股利,把企业成长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企业的信心。这既有利于维护企业股价稳定,又能保证投资人的基本利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职能战略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型的特点,作为财务战略的制定者一定要把握经济态势,认清企业形势,合理地制定和选择恰当的财务战略,以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物资天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