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词义追溯
2016-11-28周津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周津(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现代性词义追溯
周津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现代性一词在十七世纪英语中开始流行,十八世纪后期霍勒斯·沃波尔将它运用到美学语境。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详细梳理了“现代”的发展渊源,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追溯与梳理现代性词义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现代性;五副面孔
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曾经详细地叙述“现代”概念的起源,②他认为“现代”概念首先是在与古代、中世纪的比照与区分中呈现自己的意义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概念经常与古代概念匹配使用,在十八世纪,这个概念经常指建筑、服饰和语言的流行时尚,基本上在不屑一顾的口气中被提及。直到十九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这一概念的意义才开始发生变化。
现代性就广义意义而言,即成为现代,适应现时及其无可置疑的“新颖性”。现代性一词在十七世纪英语中开始流行,十八世纪后期霍勒斯·沃波尔将它运用到美学语境。在法国,“现代性”只是在十九世纪前半期才被使用。要精确地表明一个概念出现的时间总是很艰难的,像“现代性”这样极富争议和错综复杂的概念更是如此。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只有在一种特定的时间意识框架中,即线性不可逆转、不可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马泰·卡林内斯库认为现代性的观念虽然与欧洲历史中的世俗化过程有关,但这个概念却起源于基督教的末世教义世界观,因为这种世界观所隐含的时间意识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现代性的概念在异教的古代世界观中显然不存在,它产生于基督教的中世纪。
他还认为,在西方文明史上存在两种现代性:一种是西方文明史的现代性,另一种则是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并且在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这两种现代性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我们关注的是西方文明史的现代性概念。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比现代性概念更远离宗教。似乎“现代人”都是不信教者或“自由思想者”。现代性与世俗世界观的联系仿佛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我们将现代性放在一种历史视野下就会发现现代性与世俗世界的关系比起现代性与基督教的关系来显得微乎其微。马泰·卡林内斯库把现代性与基督教的关系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世纪的人对“现代人”这一名称的使用是相对于“古代人”的名称而言的。前者是指当时的人,新来者,而后者指任何一个其名字从过去流传下来并为敬意所包围的人,不管他生活在基督之前还是基督之后,也不管他是基督徒与否。这反映了“古代人”传统的本质的一致性,其连续性没有被基督的到来而打断。
第二阶段,从文艺复兴延伸至整个启蒙时期,其特征表现为现代性逐渐与基督教分离。作为文艺复兴的结果,“古代人”这个名称经历了重要的语义变化,它不再是一个不加区分的过去,而是指过去得天独厚,足资垂范的部分——那些异教的古典时代和希腊罗马作家。现代人应该模仿古代人,然后赶超他们,直到现代人宣称他们优于古代人。这一时期,权威原则仅在宗教之外受到挑战,传统仍然是神学的基石,但是即使如此,现代批判精神也已经导致了区分启示式的、歪曲的、虚假的传统和真正的传统的努力,对广为接受的基督教传统所做的各种各样非正统的解释背后,也有着现代批判精神的存在。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即使坚定的现代人中的好的基督徒也觉得宗教观点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非时间性,从而使自己只限于使用出自理性与进步哲学的世俗概念。在启蒙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时期趋近尾声之时,现代性的概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先前的中立性。它同宗教的冲突最终变得正面化,做一个现代人基本上就是做一个“自由思想者”。
第三个阶段,覆盖浪漫主义时期,十八世纪后期文学上的宗教复兴,对于情感和直觉的新的强调,对原创性和想象的崇拜。这一切同对哥特风格和整个中世纪文明的普遍狂热相结合,构成一场更大,有些混乱复杂的运动的一部分。这就是反对启蒙时期干瘪的理性主义及其在美学上的对应物新古典主义的运动。浪漫派把“现代天才”等同于“基督教天才”,并认为有两种自律的,被不可跨越的鸿沟所分隔的美:一种是异教的,一种是基督教的。启蒙时期谨慎的相对主义式的哲学现在被一种宿命论式的历史主义取代,后者强调文化周期之间的总体不连续性。生活在基督教周期即将结束之时,生活在一种既广阔又狭隘、既崇高又富有悲剧性的现代性中,我们想象他们拥有的意识:一种基督教正在死亡的新的现代性情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浪漫派首先想到“上帝之死”,并于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的预言教义中给予“上帝之死”以中心地位之前很久,就将这个本质上现代的主题纳入了他们的作品。奥克塔维奥·帕斯在论现代诗歌的著作中,以惊人的洞见指出“上帝之死”这个浪漫派神话的矛盾内涵。他所写的著作名为《沼泽的孩子》,论文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现代性是一个“纯粹的西方概念”,而且它与基督教不能分离。“上帝之死”的神话实际上不过是基督教否定循环时间而赞成一种线性不可逆时间的结果,作为历史的轴心,这种线性不可逆时间导向永恒性。他写到:“上帝之死是个浪漫派主题。它不是哲学上的,而是宗教的:就理性而言,上帝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如果他存在,他就不可能死;如果他不存在,一个从不存在的人又怎么可能死呢?但只有从一神教和西方直线不可逆时间的观点看,这种推理才是有效的。……如果有人说:‘上帝死了,他是在宣告一个不可重复的事实:上帝永远地死了。在作为一个线性不可逆进程的时间概念中,上帝之死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上帝之死敞开了偶然性和无理性的大门。对此有双重回答:反讽,幽默,理智悖论;还有诗学悖论,形象。这两者都出现在浪漫派中……尽管每一种态度的源泉都是宗教上的,但这是一种奇怪而矛盾的宗教,因为它包含了宗教乃虚空的意识。浪漫派的宗教性是非宗教的、反讽的:浪漫派的非宗教是宗教的、痛苦的。”①
第四阶段,始于将近十九世纪中期,这个阶段重新肯定了“上帝之死”,它主要关心的是上帝死亡所带来的后果。现代性和基督教之间的分裂似乎是彻底的,但如果想想众多被我们归入“现代”的最杰出作家要么离开了犹太—基督教传统就无法理解(无论如何离经叛道,他们都继续代表着这个传统),要么奉行了一种有着无可置疑的激进无神论,我们就会质疑现代性和基督教之间的彻底分裂的真实性了。“上帝之死”似乎开启了宗教求索的一个新纪元。现代性似乎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上帝之死”这个诗学悖论。但是,正是在这一宗教求索的新纪元中,诞生了像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头撞开理性石墙,反对自明真理,敢于面对绝望和濒临现代性深渊的绝境。并在绝望中到《圣经》中寻求启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反抗自明真理。
注释:
①参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注意、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出自奥克塔维奥·帕斯.《沼泽的孩子》.参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204 -01
作者简介:周津(1982.06 -),女,汉族,四川隆昌,讲师,硕士,武警警官学院,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