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俄汉互译可译性探究
2016-11-28沈亚芬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36000
沈亚芬(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36000)
文化视角俄汉互译可译性探究
沈亚芬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36000)
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是五彩缤纷。文化的这种相异性给翻译带来了阻碍,也因此产生了一些不可译的文本。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以俄汉互译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文化;中俄互译
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一)可译与不可译的绝对性
众所周知,翻译离不开语言和文化的范畴,而原语国家和译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又普遍存在,因此,在研究翻译理论的过程中衍生出另外两个名词,即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可译论者认为:人类在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使得各种语言都有可理解性,因此所有的文本都是可译的;不可译论者强调不同的语言文化因素,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产生了不可译的文本。文化是每个民族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它们具有民族特性和传统特性。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文化伴随意义的文本时如果我们对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视而不见,那么会使译文和原文的思想大相径庭。这样的译文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伴随意义的文本大多是绝对的不可译的文本。
(二)可译与不可译的相对性
虽然带有文化色彩的文本例如诗歌,小说存在不可译性,但是翻译工作者不能消极对待这种不可译性。可译与不可译不是简单的能与不能。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密切程度加深,跨文化交流的加深,人们更多的了解到他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对带有民族色彩的精神文明成果接受度增大。这使得一些文化伴随意义的文本由不可译向可译转变成为可能。因此可译和不可译也失去了其绝对意义。不可译和可译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一个文本在某个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译的但换到另一个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可能就变成可译的了。可译与不可译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相互转化。
二、可译性的途径
(一)文化性词语转译法
俄罗斯和中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历史,两国人民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自的语言与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共性和异性。翻译工作者不能因为异性文化的不可译而置之不理,需要全面的了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涉及到对异性文化的剖析并将其译成译语文化可接受的文本。例如:
Лично мистер Гарольд придерживфлся такого мнения,что заняв нефтяные участки на севере Ирана,Америка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ьет даже не двух,а трёх зайцев.(Ибрагимов)
译文:加劳德先生个人所持的见解是:美国夺得伊朗北部油田以后,甚至不是一枪打死两只兔子,而是三只兔子。
众所周知:译文的最高境界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让译语读者能读懂并能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译文将“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ьет даже не двух,а трёх зайцев”译成“不是一枪打死两只兔子,而是三只兔子”。译文貌似忠实了原文,但是中国的读者无法接受这种译法,读了译文会感到莫名其妙,不能与原文读者产生共鸣。这种译文仅仅做到了忠实原文的“形”而丧失了原文的“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文本就是不可译的文本。为了转达原文词汇所包含的意义,译文可以弃形追意,牺牲原文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用能引起译文读者共鸣的语言加以诠释。换言之,就是用译语读者可以理解的形式来表达原文。上面例中的“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ьет даже не двух,а трёх зайцев”就可以译成“不是一箭双雕,而是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和“一石三鸟”是中国古代的成语,具有一定典故,翻译成这样的译文更能令中国人接受,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再看一个例子:
(二)文化性词语补偿法
本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会赋予一些词汇特殊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伴随意义的词汇表达了人们对事物所持的态度,评价和感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而这些内涵为不同民族所不知。对同一客体不同民族得到的感受相异,因此对此类词汇的翻译造成了阻碍。请见下面的例子:
Новые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а вынуждали их что-то предпринять,чтобы сын не 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в школе“белой вороной”.
译文:新环境迫使他们采取一些措施,以免儿子在学校里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乌鸦,在汉文化中是令人讨厌的鸟,象征着不幸。在中国乌鸦通常用来描述不好的事和人,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是描述那些同流合污之辈。而在俄罗斯文化中乌鸦除了是不详之物的代名词之外还被用作它意。“белая ворона”在俄罗斯是用来描述与众不同的人,特殊人物。在例3原文中的语境中显然“белая ворона”已经发生了转意,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如果译者不对其进行改动直译为“白乌鸦”会使中国读者费解。再见一例:
结语
翻译是用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之于文化传播的意义不言而喻。翻译可译性问题的理论探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们对翻译可译性问题的认识也更加实事求是,不再是简单的能与不能,针对那些不可译的因素采取宏观与变通的手段,以期达到最终可译的目的。
本文就词汇和表达形式两个层面探讨了可译性问题,简要总结了翻译过程中应该总体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努力消除两种语言蕴含的文化性不可译因素,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参考文献:
[1]Тюленев.С.В.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М]М.,2004
[2]Бархударов.Лю.С Язык и преиод.[М]М.,1975
[3]蔡毅,孙桂芬.俄译汉教程(增修本)[М]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149 -01
作者简介:沈亚芬(1990.12 -),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学生,俄语语言文学硕士,辽宁大学,研究方向:语言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