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
2016-11-28王真真王羲之故居山东临沂276000
王真真(王羲之故居,山东 临沂 276000)
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
王真真
(王羲之故居,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物品或遗址,我国文物修复起源已久,文物修复是将受损的文物进行还原,使其达到外观上或功能上的恢复。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也随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探究文物修复的发展历史,是梳理我国文物修复发展情况以及减少发展阻碍的良好方式。
关键字:文物修复;发展;历史
一、我国文物修复的基本情况
1.文物修复的价值。文物在历史进程中随着时空的转变,极易造成损坏,文物的修复应运而生。文物是一个时代社会文明的体现,对于后世的研究与参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受损文物进行修复,旨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文物样貌和功能的大致恢复,以便更好的将这一时代在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展示给世人,也为研究这一时代的各项事宜提供佐证或参考。
2.探究文物修复发展历史的意义。对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较为系统的对我国文物修复情况进行总结和思考,结合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现在的文物修复情况,以史为鉴,为我国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文物修复工作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促进文物修复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文物修复的发展历史
1.我国文物修复技术上的发展。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是我国文物修复发展的核心。我国文物修复工作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修复方式,长期以来,文物修复工作一直是以手工修复的形式对文物的外形和功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复,修复技术也多通过手艺人手手相传的形式来进行传授。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文物修复工作有了较为系统的手段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在近代我国由于遭到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多提升,甚至一些手艺已经失传。建国以来,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我国战乱时期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工作逐步开展,文物修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等科技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得到了质的提高,如可通过高倍放大对文物进行细致检查、通过三维扫描为文物进行智能修补定位等,使得我国文物修复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我国文物修复观念上的发展。文物修复在观念上的发展是促进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一大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仅仅停留在对受损的文物进行修修补补的层面上,对文物修复背后的工作意义认识不足,文物修复手工艺人的地位往往和各种匠人大致相同。近代以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遭到破坏,许多珍贵文物可能从此无缘与世人见面,这使得我国逐渐意识到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对文物修复工作有了一定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文物的价值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认识到文物背后所承担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因而文物修复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也促进了文物修复技术的提升。
三、我国文物修复的发展瓶颈
1.我国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空缺较大。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发展而来的还有传统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多的面临着失传或灭绝的危险,这也推动了我国基层博物馆的建设,我国博物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需要修复的文物数量巨大,而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却面临着很大比例的不足。[1]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专业人才的空缺是我国文物修复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不仅如此,我国文物修复工作的系统化发展不全面,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以及考核方式还有待提高,文物修复工作的从业者大多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专业人才的空缺是阻碍我国文物修复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我国文物修复事业长远的发展,有关单位应当着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文物修复人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文物修复领域人才的空缺。
2.文物修复的发展与体制上的矛盾。体制对于文物修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的文物修复工作中,体制是对文物修复发展状况影响颇重的一大因素。在我国文物修复领域的体制中,文物修复工作的经费不足,相关单位对文物修复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很多博物馆中都普遍存在。文物讲解与文物研究人员较多,而文物的修复人员的比例却较少,这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并无益处。对文物的良好修复是还原其历史价值的体现,文物修复的发展与文物研究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因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应当注重文物修复的发展,从体制改革入手,加强对经费、人才等资源的投入,提高文物修复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加强体制上对文物修复发展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3.我国文物修复在技术发展上的局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他技术领域的科研进步为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如计算机、三维扫描等科技设备已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应用。虽然我国文物的修复技术水平得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的文物修复水平的整体层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仍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亟待攻克。[2]计算机、三维扫描仪等科技化设备在文物修复工作中的专业化应用的契合度仍有待提高,技术设备的不配套使得在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来达到理想的文物修复效果。因此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力量在文物修复中的专业化应用程度的限制,使得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在发展上有所局限。
四、结语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对自身文明的研究与总结,文物作为一个时代社会文明的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是一部技术与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的历史,在了解清楚我国各项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状况的同时,也为现阶段我国文物修复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以帮助我国在后续文物修复发展中开阔思维,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学忠.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2010.
[2]张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文物修复中的运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02期,36-38.
前言: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物本身作为一个时期文化与经济的体现,文物的修复工作不仅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对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进行把握。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既有其自身的发展特性,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颇深。对我国文物修复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是对文物修复发展进程的总结与反思,我国文物修复的发展历史对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