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有效地上好初中数学课

2016-11-28闫富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白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张家口750000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闫富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白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张家口 750000)



怎样有效地上好初中数学课

闫富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白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张家口 750000)

摘要:数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通过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降低了老师的负担,也减少了学生接受新教材时的困难,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培养兴趣;提高效率;钻研教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教学要求,为了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选择教科书,甚至选择教学大纲以外的内容进行教学,以便于深刻理解。知己知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尽可能的利用新技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的方式来理解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自己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只有教师的教妙趣横生,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活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这样设计了问题情境:现有一颗不可攀登的旗杆,怎样才能测出它的高呢?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

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和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目标,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 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过程和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作用于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题目)、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运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数学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知识的教学即使有最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空洞和盲目的。殊不知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数学课堂应是以是否落实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否培养学生数学修养为唯一目标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尊重规律,我们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规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跃性。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如此。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图文并茂、声形同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效果良好。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的长度进行动画演示,学生很清楚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结论,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演示了其对应角,学生又很轻松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在讲授同类二次根式概念时,我设计了“找同类二次根式朋友”的游戏。事先准备好配组的同类二次根式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同类二次根式的朋友,找对的同类二次根式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愉快专心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也在同座讨论中得到顺利解决。全班学生个个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互帮互学的精神风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会富有生命力。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问题情境,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就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乐意的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时:我先将学生分为8组,给每组准备了足够的一元和两元的纸币,看看共有几种方法能凑够十元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同学各执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老师再适时对题目进行点拨分析,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掌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而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正确处理好练习课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持了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需求,总之,广大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的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88-01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六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感悟语文教学魅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基于控制器刷写效率的软件开发方法